李承天看的沒錯。
這八句詩,確實在兩句一組,在押韻。
多,歌,波,荷,都在一個韻部——平水韻是下平五歌韻。
李承天雖然不知道它們具體在哪個韻部,但感覺到它們五個韻母相近,將之歸位押韻,卻是沒錯的。
可八句兩兩成組,要選對組,才能過關,光知道押韻,并沒有什么用。
這一點,李承天并沒有意識到,他依舊在為自己看出兩兩押韻的事情,趕到高興。
“知道了你們都是押韻的,那你們的秘密就難以隱藏了,一定就是在這押韻之中,讓我找兩句和春曉押韻相似的。”
“對,就是這樣,不然怎么整出來押韻的詩句?”
這么一想,他越發(fā)覺得自己找到了答案,開心不已。
“讓我看看,春曉是怎么押韻的?!?p>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第一句第二句第四句都是押韻的,這八句應該也是要找到這樣的規(guī)矩,湊出四句,然后一三四句押韻?!?p> 他越想越覺得正確,馬上就開始四句一組,找一三四押韻的組合。
“一三四押韻,第一句就要是多歌波荷四字之一?!?p> “先從多開始,遙山煙霧多,左邊是白沙澹無跡,右邊是郁然懷君子?!?p> “唉,怎么左右兩邊都沒有押韻的句子?”
他終于發(fā)現了這八句押韻與春曉押韻的不同。
“難不成,不是找一三四押韻?”
“可是,如果不是找押韻,那是找什么呢?”
他又沒了頭緒。
一點提示沒有,他自己對詩又不夠熟悉,完全不知道該怎么辦。
左思右想,反復看了半天,依舊沒什么想法后,他不得不再次像系統尋求幫助。
“系統,這八句詩,各自之間有什么關系?你能看出來嗎?”
“八句之間并無關系,它們非一人所作,乃是八人之詩,集合在此?!?p> “八個人的詩?”李承天聞言驚訝,他本來以為,這是一個人寫的,還是孟浩然寫的,沒想到竟然是八個人的八句詩。
這太有點讓他意想不到了。
“不是一首詩,集合在一塊,有什么用意?”
“八句集于此,背后用意,明道系統亦無法得知?!?p> “……”李承天無語。
他這時候真覺得,自己這個明道系統,真是一點用都沒有,還不如白也者在身邊。
如果白也者在,這會兒肯定能從多個角度,去分析這八句詩的玄機了。
“不是一個人寫的,還搞押韻,這明顯坑人的嘛,想讓人往押韻的路上帶跑,把人帶到坑里去?!?p> “也不知道大白那邊是什么情況,這種腦力活,交給他才是最應該的。”
他暗暗感慨,往地上一坐,有些喪氣。
過了一會兒,情緒才有些轉變,重新振奮了精神。
“我現在這樣子雖然才五歲,可好歹我這靈魂已經二十五了,和白也者也沒差年紀,憑什么要靠他?沒有他,前兩關,我不也一樣過去了?”
“我能過前兩關,那這一關,我一定也能過?!?p> “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八句詩嗎?還能難上天?”
他又重新從地上站起來,仔細看了一遍八句詩。
揚楫越平湖,曲池揚素波。
蘭氣添新酌,開軒臨芰荷。
白沙澹無跡,遙山煙霧多。
郁然懷君子,長嘯激清歌。
這次起看的柱子和之前不一樣,得到的八句詩的排列,也有所變化。
這么一看,他發(fā)現,這八句竟然挺和諧,縱然知道是八個人的詩,可是放一起,似乎也沒什么問題。
揚楫越平湖,曲池揚素波。
劃船玩水。
蘭氣添新酌,開軒臨芰荷。
中間喝酒。
白沙澹無跡,遙山煙霧多。
看看風景。
郁然懷君子,長嘯激清歌。
想想朋友,唱唱歌。
理解起來,竟然很是和諧。
不過即便如此,這一次,他也沒就把這種排列組合,當做線索。
理智告訴他,他的水平,不可能這么簡單就找到真正的線索,這看起來像回事的東西,多半都是陷阱。
他不能相信。
準確的來說,是不能相信自己輕易得到的感覺。
雖然這樣說有些不自信,但其實這是很好的反應,是一種自知的覺悟。
知道自己的見識,不去被自己的浮念妄想影響,努力去追尋真正的答案,這就是自省自知。
“不能再去關注押韻了,這是陷阱,整齊的押韻,越看越會讓我忽略別的東西。”
他提醒自己一句,來說故意不按押韻的順序去看這八句詩。
曲池揚素波,蘭氣添新酌。
開軒臨芰荷,白沙澹無跡。
遙山煙霧多,郁然懷君子。
長嘯激清歌,揚楫越平湖。
這么一看,八句之間就少了一整首詩的樣子,讓他不再老是往押韻成詩的事情上去想了。
“古詩除了押韻,還講格律,押韻這么明顯,是為了不讓人注意格律嗎?”
“而且我記得,白也者好像說過,春曉是絕句,句子有格律,什么平平仄仄的,前面一個考字意,一個考句子結構,這次會不會因為春曉是有絕句格律的詩,所以考格律呢?”
“不管是不是,反正是個方向,眼下也想不到別的,就這么試試看?!?p> “八句詩的格律是——”
“無語,忘了我對格律現在還是一竅不通了。”
“不過好在有系統,可以請教一下?!?p> “這系統這次應該有點用了吧?”
他馬上向系統尋求幫助。
“明道系統,八句詩為什么放在這里你不知道原因,那八句詩的格律,你應該知道吧?”
“格律自是知道的?!?p> “那把它們的格律都給我整出來。”
這次系統很給力,馬上就把八句詩的格律,全都標注了出來。
揚楫越平湖,曲池揚素波。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蘭氣添新酌,開軒臨芰荷。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白沙澹無跡,遙山煙霧多。
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郁然懷君子,長嘯激清歌。
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
李承天看了一遍,覺得很有感覺,不過同時也意識到一個問題。
光有這八句的格律,卻不知道春曉的格律,也是完全沒用。
于是就又讓系統,把春曉的格律,也給展示了出來。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
這么一展示,李承天看著眼花繚亂的平平仄仄,雖然一下子仍然沒什么頭緒,但隱約覺得思路似乎清晰了許多。
好像這八句詩的秘密,最后的正確答案,就藏在這些平平仄仄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