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有光時代

第0007章 賣魚有門

有光時代 孤風寂 2000 2021-05-21 14:42:01

  回到家詳談,山愛華要5000元活動經(jīng)費,被山建國駁回,最后只拿到3000元。

  看著女兒拿著大把鈔票,在那用手背拍的得瑟樣子,山建國決定了,等下就去把正上班的周紅花喊回來,她媽媽不在,還真治不了她!

  ……

  殺向商場,不看便宜的,直接找貴的。

  幫山愛國整了一套黑西裝,一雙男士尖頭皮鞋,看起來有針鋒相對的氣勢。

  山愛華則挑了一套時尚女士風衣,一雙女士中靴,美其名曰,戰(zhàn)袍戰(zhàn)袍。

  然后弄了兩副眼鏡,一個平光鏡給山愛國,她則是墨鏡。

  那走路帶風的樣子,山黛振臂高呼,“小姑,好酷!”

  ……

  印好名片,奔赴戰(zhàn)場。

  300多噸海魚,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對有路子的人來說,利潤還是可觀的,有人當場就想買下。

  山愛國倒是想敲定的,但山愛華不讓,每每都會打斷,拉他走人。

  一天下來的收獲就是,帶回來一堆名片。

  ……

  晚上,一家人一邊吃飯一邊合計。

  山愛國挑出最中意的,一個姓張的商人,他非常有誠意,都報了價。

  山建國一聽也心動了,“這個好啊,那就這個吧。”

  “哼哼,哼哼哼……”

  “好好說人話,陰陽怪氣的得瑟什么呢!”

  周紅花給了女兒一把掌,拍在背上,響而不痛。

  山愛華得意道:“告訴你們,這位是個倒爺,就會滿嘴跑火車,根本不能信?!?p>  山愛國傻了,“怎么會?”

  山愛華撇嘴,“怎么不會,買東西哪有不看品相的,現(xiàn)在報什么價都是假的。”

  “他自稱不懂魚,讓你把貨運到他指定的地方,然后找人看貨,再簽合同。

  “但等你答應了,把東西運到他了,那貨是什么價碼,還不都是他說了算?”

  水蘭天皺眉,“這不是強買強賣嗎?”

  山愛華解釋道:“簽了合同就不是了,懂嗎?而不簽合同,你根本走不了?!?p>  山愛國被打擊得無語了,山建國解圍,“好好,那就讓我們家的大才女說說,到底該找誰。”

  山愛華拿來名片,當撲克牌一樣洗過,然后一張張?zhí)簟?p>  “這個,這個……這些應該是騙子。”

  “這個……這些都是小倒爺,是從沿海往內(nèi)地販東西的,什么都要,就是價格難說,但能以物易物,能跟他們換古董,真假就不能保證了?!?p>  “這個,這個會俄語,說的很溜,是真倒爺,走的是北方線,應該是去蘇聯(lián)的,那邊膽子夠大就去闖,聽說一車皮罐頭能換一車皮金礦石呢。”

  “這個美國人,也不錯,就是路太遠了,要橫跨太平洋,成本可想而知?!?p>  “這個、這個……這些是島國人,他們看起來都不急著要訂單,壓價會很厲害?!?p>  “最后是這個,中村健太,東京人?!?p>  “雖然我也不喜歡島國人,但改革開放,求同存異,兼容并蓄,所以呢,最佳選擇就是他了,在這邊看貨簽合同,然后送去東京,損耗不多,而且你們要清楚一點?!?p>  “什么?”

  “各位,只要走雇傭合同,再用日元結賬,兌換成美元,再匯到國內(nèi),我的天哪,全是鈔票?!?p>  眾人面面相覷,完全不懂這位陶醉個什么勁。

  山愛華感慨道:“唉,跟你們說也不懂,反正包你們賺大錢,這個懂吧。”

  “山愛華,你皮癢了,有這么跟父母兄嫂說話的嗎!”

  周紅花真生氣了,二指禪一出,就揪住了女兒的耳朵。

  “痛痛,老媽,我錯了,還不成嗎?”

  “下次給我注意點?!?p>  “是是是?!?p>  ……

  抱著試試看的念頭,山愛國與中村接觸,帶對方看了貨,然后在山愛華談判與建議下,以中文建立了雇傭合同。

  甲方受雇于乙方個人出海捕海魚,并去東京灣交付給乙方,然后是海魚的大致種類與數(shù)量。

  乙方以日元購買魚,并幫忙兌換成美元,匯款回中國。

  同時,中村在了解情況后,提議簽訂一個五年協(xié)議,不過要追加一個保密條款,即除了警察等檢查管理機構,不準泄露給任何人。

  時間是永久,否則賠償所有經(jīng)濟損失。

  山愛華趁機提了價,對方猶豫著答應了。

  而這一次交易的凈利潤金額算出來,把山愛國父子都嚇了一大跳,所以想也不想就同意了。

  ……

  事后,抓著山愛華上課,才明白問題所在。

  不是別的,是人工成本和銷售價格,是由雙方生活水平?jīng)Q定的。

  22名己方船員出海2個月,不過4.5萬元,相當于1.2萬多美元,匯率按3.7算。

  22名對方的船員出海2個月,至少得支付1200萬日元,相當于9萬多美元,匯率按133算。

  當然,由于自動化更高,同樣的海員時,島國的船更大。

  不過,還有船只與捕撈用品的損耗折舊與保養(yǎng),這也全能折算為人工費。

  己方魚罐頭生產(chǎn)出來賣幾元一個,送到國外雖然漲價了,但前有生產(chǎn)成本,后有運輸和上貨成本等。

  300噸海魚,300000千克,賣給罐頭廠,也就賣幾十萬元,扣除漁船的60天租金與燃油損耗等,一趟下來賺不到幾萬元。

  而對方生產(chǎn)成本,決定了對方的魚罐頭生產(chǎn)出來就賣幾十元一個,平均至少5倍的價格。

  對方買他們的魚,就省了貨源環(huán)節(jié)很多開銷,自然樂意購買。

  哪怕他們的價格提了些,但比他們從他們國家漁夫手中拿貨,可便宜了一半不止。

  當然,前提是魚的品相過得去,否則這生意也做不了。

  同時,山建國以個人名義簽的合同,交易可以全部視為境外個人所得。

  根據(jù)國家的法律政策,不用交這部分所得稅。

  其實這個人所得稅是有,但卻不在境內(nèi),是在對方國家,因為是那邊達成的交易。

  但山建國在那邊沒有任何產(chǎn)業(yè),也不住那里,完全可以不理他。

  還有,對方把日元兌換成美元,再從匯過來,對方也可以進行合理避稅。

  雖然不多,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啊。

  ……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