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穿越之玩轉(zhuǎn)大宋

八四二 靖康之變(一零七)

穿越之玩轉(zhuǎn)大宋 錢塘江潮信來 3457 2024-07-19 20:53:36

  金軍連續(xù)攻打城池十余日,襄州城安然無恙。這讓守衛(wèi)襄州的眾將士都有些地得意滿。就在這時,他們又接到了一個好消息。

  原來時遷想盡辦法將宋徽宗送到了京兆府。種師道聽說宋徽宗到了京兆府心中非常高興,此時他已經(jīng)接到了江南錦衣衛(wèi)的傳信,就是康王趙構(gòu)在鎮(zhèn)江府登基繼位,對外年號為建炎。

  種師道心中埋怨種世仁,種世仁沒有將趙構(gòu)帶回西北,反而讓他在江南繼位。如今大宋一南一北出現(xiàn)了兩個皇帝,而種師道的華夏國的地位也更加尷尬。

  種師道讓錦衣衛(wèi)想辦法將趙構(gòu)帶回西北,但是人王定六失蹤,時遷在洛陽附近。這讓種師道指揮起來錦衣衛(wèi)有些捉襟見肘。

  就在這時,時遷給種師道帶來了驚喜,就是時遷將宋徽宗和折可求送回了京兆府,跟隨宋徽宗回來的還有李綱、王善、秦光弼、紫虛真人等人。

  種師道聞之大喜,宋徽宗來到西北后,華夏軍終于有了一個正統(tǒng)的名義了。種師道立刻請宋徽宗登基繼承大位。可是宋徽宗就是不同意登基,這讓種師道有些惱怒。不過種師道也是沒有辦法,只好將宋徽宗好吃好喝的養(yǎng)起來。

  從中原帶回來宋徽宗,時遷立了大功。種師道于是在延安府召見了時遷。

  種師道對時遷道:“你這是剛從京兆府回來?那趙官人還是不同意登基?”

  時遷道:“那趙官人不識抬舉,我軟的硬的都用了,他就不松口?!?p>  種師道說道:“聽說那趙官人視你為虎豹,還封你為護國公,你倒是威風的很啊?”

  種師道一說嚇得時遷急忙跪倒在地,道:“王爺明察,小人對華夏軍可是一片忠心啊!”

  種師道見狀抬手讓時遷起來,道:“本王有沒有怪你,我不方便與趙官人見面,總得讓他有一個忌憚的人物。你做的很好,那個東西你做好了嗎?”

  時遷擦了擦頭上的汗,道:“王爺請看?!闭f罷取出一個小盒子。

  種師道打開盒子,里面有一方印璽。一看就是剛剛雕刻而成,看起來比較粗糙。種師道翻開印璽上的字,卻是兩個漂亮的瘦金體楷書“政和”二字。

  種師道看了看,道:“這就是趙官人寫的字?!?p>  時遷道:“正是小人向他‘求’來的,趙官人的那原本有十方印璽都丟了?!?p>  種師道說道:“這字不錯,就是印璽材質(zhì)太差,我那里還有十幾塊上好的故寧行省的美玉,需要找人重新篆刻?!闭f到此處,他突然想起了什么,道:“算了,反正這個印璽也用不了多長時間?!保ǚN師道印璽見四一三)

  時遷一聽以為種師道有替代宋徽宗之心,道:“如此甚好,諸將都盼著王爺重整乾坤?!?p>  種師道一聽,愣了一下,道:“你們這些人……休要亂說。那一天不是那么容易到來的。我的意思是等溪爾(種世仁名種溪)帶康王回來就讓就用不到這個了?!?p>  時遷道:“從傳遞過來的消息看,康王似乎留在鎮(zhèn)江不愿意走了,他在那里登基繼位了,年號建炎?!?p>  種師道說道:“這個我知道。所以也是我招你前來的原因?!?p>  時遷道:“請王爺吩咐?!?p>  種師道說道:“這些年王定六建立錦衣衛(wèi)居功至偉,可是這次去接康王,他卻因為舍不得他那3匹鐵蹄馬才引出如此多的事情。如今他失蹤了,錦衣衛(wèi)群龍無首。我就任命你為錦衣衛(wèi)指揮使,接替王定六的職位。另外,要快些尋找到王定六,死活都行?!?p>  王定六在三河鎮(zhèn)沒有跟這康王的船隊走,很多人都傳言是他那3匹鐵蹄馬上不了船,才決定從陸路去江南的。結(jié)果在路上在與金兵遭遇,生死不明。

  種師道留下了“死活都行”這句話也是在時遷的意料之中的。不過種師道任命自己為錦衣衛(wèi)指揮使,卻讓時遷欣喜異常。

  時遷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半晌道:“王爺放心,我定然盡心竭力重整錦衣衛(wèi)。另外,派人全力尋訪王大人,如果王大人回來了,我在將指揮使之位交還于他?!?p>  種師道一聽,怒道:“糊涂!錦衣衛(wèi)是什么,是本王的私軍,最重要的是根基清楚,對孤忠誠。王定六失蹤,要是戰(zhàn)死也是個英雄。但是若落入金人之手,他知道多少事情,恐怕中原的所有錦衣衛(wèi)都要重新部署。就算他沒被金人抓住,這都快2個月了,音信皆無,他去哪里了。他就是回來也不可大用了?!?p>  時遷一聽頓覺后背發(fā)涼,當初王定六是一個多么受種師道信任之人!那是可以不經(jīng)過稟報直接進入種師道書房的錦衣衛(wèi)唯一之人。如今只是2個月不見,就經(jīng)歷滄海桑田的轉(zhuǎn)變,看來無情便是帝王家,這句話一點也不假。

  時遷定了定神,道:“王爺放心,小人定然全力打探王定六的下落。”此刻他稱王定六已經(jīng)不加“大人”二字了。

  種師道繼續(xù)道:“如今襄州戰(zhàn)事吃緊,你要親自趕往襄州,幫眾吳麟等人打探消息。還要調(diào)韓世忠水師前往襄州助戰(zhàn)。襄州事關(guān)我軍能否與江南順利貿(mào)易,萬萬不可丟也?!?p>  隨即種師道就寫了兩封文書,一封就是封吳麟為襄樊二州節(jié)度使,掌管二州軍政大事。另一封就是封吳玠為襄樊二州兵馬經(jīng)略使,掌管軍隊。不過這節(jié)度使也好、襄樊二州兵馬經(jīng)略使也罷,都是種師道杜撰出來的官職。原來宋朝廷的體系中襄州是襄州、樊城是樊城,二地都有各自的地方官員和廂軍長官。

  不過種師道在另一個平行世界中就知道襄陽、樊城已經(jīng)融為一體了,他覺得這兩個地方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將這兩地統(tǒng)一交給吳氏弟兄經(jīng)營。

  種師道寫完這兩份文書后,隨即蓋上了新制作的宋徽宗的“政和”大印,道:“這個趙官人的圣旨雖然粗糙了一些,但是總能給吳氏兄弟一個名義,讓他們能夠調(diào)動更多的資源,守衛(wèi)住襄州?!?p>  其實吳麟第一次打破鎮(zhèn)江府劫了宋徽宗后,他的印信就已經(jīng)落入到了錦衣衛(wèi)之手,只不過后來宋徽宗被送到東京后,宋欽宗立刻下明詔昭告天下廢除了宋徽宗的“丟失”的印璽了(見靖康之變(二十五))這次用新雕刻的印璽,撰寫了兩封“圣旨”也算是種師行了一次“天子”的權(quán)利而已。

  時遷那到了那兩張簡陋的圣旨后不敢怠慢,立刻命人篆刻了襄樊節(jié)度使和襄樊經(jīng)略使的大印后,帶著印信圣旨夠奔襄州,同時派人去江陵調(diào)韓世忠助戰(zhàn)。

  吳麟坐鎮(zhèn)襄州指揮全局,調(diào)動各方資源支持吳玠作戰(zhàn)。吳玠則指揮襄州各路人馬,連續(xù)擊退了金軍十多天的攻擊,守衛(wèi)城池的華夏軍和其他軍隊也就覺得金軍不過如此了。城中充滿的勝利的氣氛。

  時遷潛入襄州后就覺得不對勁,襄州城內(nèi)并無緊張的氣氛。時遷覺得奇怪,他并沒有立刻去見吳麟、吳玠兄弟,而是先來到的了錦衣衛(wèi)的商棧打聽消息。

  時遷很快得知了眼前的戰(zhàn)事情況,他想覺得金軍肯定有什么陰謀,想去提醒一下吳麟??墒寝D(zhuǎn)念一想,吳麟乃是華夏軍中第一武將,本來武將集團、錦衣衛(wèi)集團、文官集團就有些不合。自己剛剛掌管錦衣衛(wèi),也不好對吳玠指指點點的。

  如今王三在錦衣衛(wèi)掛名,時遷將王三叫道了身邊,道:“王三哥,我感覺城中氣氛不對,我隨不懂軍事,但是也跟隨著王爺遠征四方,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大敵壓境還喜氣洋洋的事情。你可是董兵之人,這反常的現(xiàn)象可要上心些?!?p>  王三一聽,也覺得蹊蹺,道:“經(jīng)過大人這么已提醒,我也覺得蹊蹺。金軍驍勇天下皆知,可是在襄州城下卻拉胯的很,被吳玠將軍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時遷道:“你能調(diào)動多少人馬?”

  王三道:“吳爵爺(吳麟)進入襄州后,他只是將原來襄州兵馬都監(jiān)李沖的人馬納入的到華夏軍的序列,統(tǒng)一指揮。錦衣衛(wèi)、商隊的伙計、護衛(wèi),他只是讓我指揮。原來我能調(diào)動千余人馬,上城打了十幾日,由于吳玠將軍也看不上咱錦衣衛(wèi),我們作戰(zhàn)的機會不多,幾乎沒有損失。還能有千余人?!?p>  時遷道:“我雖然不懂軍事,可是商隊的護衛(wèi)、伙計不少都是老兵,他們竟然不用?”

  王三道:“商隊人跟錦衣衛(wèi)都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也難怪他們不信任?!?p>  時遷道:“你千萬讓咱們掌控的千余人馬做好應急準備,萬萬不可大意也。”

  王三聽后道:“大人放心,我就去安排?!?p>  時遷道:“如此甚好,我這就去見吳麟?!?p>  王三此時突然抓住時遷的袖子道:“時大人,聽說王定六大人始終了,不知是真是假?!?p>  時遷知道王三跟王定六有些交情,有時候就叫王定六“王六哥”的(見三十八杭州鏖戰(zhàn)(四)),于是也不瞞王三。

  時遷道:“尋找王定六下落是王爺交代的第一要務(wù)。如果王定六要落在金人手中,中原的錦衣衛(wèi)設(shè)置都要重新部署!”

  王三一聽,驚道:“有如此嚴重嗎?”

  時遷并沒有回答,直接帶著圣旨、印信前往襄州知府衙門去見吳麟了。

  吳麟得知時遷前來,非常高興。他雖然不喜歡錦衣衛(wèi),但是錦衣衛(wèi)打探消息的能力還是對他進行軍事非常有幫助的。尤其是他得知時遷接替了王定六的位置,又帶來拉圣旨和印信后,更加高興。

  吳麟對時遷道:“有了這些東西,咱們的就有了大義了。要不然取得再大的勝利,這里的百姓也不真心歸附我華夏國。”

  吳玠道:“應該馬上寫成告示通曉全城百姓,讓老百姓知道,我華夏軍是正統(tǒng)。”

  吳麟道:“好,這就準備文書,蓋上王爺賜給你我的印信,通報百姓?!?p>  吳麟、吳玠都是武官,撰寫文書并不見長,于是交給了營中的主簿書辦去撰寫文書。

  吳麟從懷里掏出鐘表看了看,道:“已經(jīng)快到午時了,看來金兵不會攻城了。不如就在這府上擺上一些酒宴,給時遷大人解封。”

  此刻時遷也不好推辭,于是道:“如此就多謝爵爺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