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廳堂屋里,趙老爺子在和孫子閑話。
正此時,董老太太和親家母從里屋出來,接過話茬兒;
“自打七女從山里回來,就認(rèn)準(zhǔn)你這里了,整天嚷嚷著,要來跟他姥爺學(xué)功夫呢!你是咋個說法?”
董老太太這樣說著,已是在椅子上坐下,接著說道:
“俺還怕你教不好老七,要不,你給他舉薦個名師唄!”
很有心計的董老太太,這會兒用上了激將法。
趙老爺子聽了這話,頓時就有些生氣,坐直了身子,道:
“誰說俺教不好,俺教不好誰能教好?!?p> 董老太太心里暗自得意,但卻依然神情若定,已是在趁熱打鐵,道:
“能教好就成,老七,給你姥爺叩頭,行拜師之禮,來時候咋教你的了。”
董七女很是聽話,趴在地上就磕頭,煞有介事地行了三拜九叩之禮。
太師椅里的趙老爺子,撫須而笑,坦然受之。
待到七女叩完了頭,爬起身來,董老太太這才對趙老爺子說道:
“打今兒個起,孫子就交給你了,你也別藏著掖著的,要是老七沒學(xué)到真本事,你這武舉人的虛名,就別老是掛在嘴邊了?!?p> 聽了這話,趙老爺子心里不怎么受用,卻又不好和董老太太計較。
于是,便有些針鋒相對,沖著爬起身來的董七女,說道:
“老七,去給奶奶也磕個頭,謝她給你小子找了個好師傅。”
看著外孫子又去給董老太太叩了頭,趙老爺子這才咧著嘴笑了,覺得扳回了一局,頓時心情大好,笑著說道:
“老七,師傅送你件入門禮,走!跟姥爺拿去?!?p> 說著,站起身來,拉著七女去了西側(cè)暗間。
只聽得西側(cè)暗間里,頓時一陣翻箱倒柜的折騰,片刻之后,屋里傳出趙老爺子爽朗的笑聲;
“哈哈!找到了,就是它……”
“姥爺,這是啥玩意兒?”
“這可是好東西,來來……姥爺給七女戴上,讓你奶奶也瞧瞧,姥爺送的這件入門禮咋樣!”
這是趙老爺子,針對董老太太的拜師禮,而發(fā)泄著心里的不滿。
兩個老的這樣明爭暗斗,對于董七女來講,卻是得了莫大的實惠。
片刻之后,董七女從西側(cè)暗間里走出來,只見他豎著的大拇指上,套著個晶瑩剔透、質(zhì)地潤澤的翡翠扳指。
只是那個扳指是成人之物,套在董七女的小母指上,晃晃蕩蕩,隨時有可能掉下來的樣子。
這便使得他不得不小心翼翼,挪著碎步,緩慢前行。
堂屋里的董老太太見了,笑著說道:
“他姥爺給了個啥寶貝疙瘩,瞧把俺老七折騰的,都不會走路了!”
這樣說著,拉了七女來到身邊,對他手上戴著的扳指,左瞧了右瞧。
趙老爺子隨后走出西側(cè)暗間,。
今兒個他很高興,覺得壓了董老太太一籌,坐回到太師椅上,不由得想起了扳指的來歷。
當(dāng)年,趙老爺子考取武舉人的功名,幾個比較要好的舊相識,相約一起去喝酒慶賀。
因高興就多喝了幾杯,鬧到很晚才散場,辭別幾位知己,夜已經(jīng)深了。
趙老爺子返回客棧之時,遇到幾個蒙面之人,正在追殺個年輕漢子,他看不過眼,出手相助,救下那個漢子。
那個年輕漢子死里逃生,感激趙老爺子的救命之恩,隨手脫下手上戴著的扳指,送給了他。
往事如過眼云煙,這件事情,一晃兒幾十年就過去了。
如今回想起來,趙老爺子卻怎么也記不起,當(dāng)年那個年輕人的名字,他自言自語的念叨著;
“應(yīng)該是姓袁的,袁什么凱來著……”
趙老爺子努力回憶著,卻沒能喚起塵封的記憶。
這會兒的董老太太,已是摘下孫子手上的扳指,道:
“這么金貴的物件,給老七這樣的小孩子玩,糟蹋了?!?p> 趙老爺子卻是無所謂的樣子,裝著水煙,隨口說道:
“老七的大拇指壞了,正好用得上這個?!?p> “可這也忒大了些,他哪里戴的上去?!?p> “等老七長大了,自然就會用得到,俺家老四,可是老早就惦記著哩!”
趙老爺子不想在這件事上糾纏,連忙岔開了話題,道:
“打明兒個起,老七正式跟著俺學(xué)把式,免不了的要吃苦受累,家里人誰也不許阻攔……還有,接上茬兒就不許半途而廢。”
董老太太聽得明白,趙老爺子這話兒,明顯是說給她聽的,但她卻不予理會,只是端起茶碗喝了口茶,等著趙老爺子的下文。
趙老爺子只當(dāng)董老太太,已是默許他的要求,于是,接著講他的規(guī)矩;
“每天早上,日頭出山之前,老七你必須趕到這里,不許騎馬,也不許坐車,需得自己跑著來趙莊才行?!?p> 趙香聽了,插嘴說道:
“爹!七女還小,這么遠(yuǎn)的路……”
“明年就十歲了,還小啥!”
趙老爺子瞪了女兒一眼,打斷她的話;趙香頓時沒了章程,轉(zhuǎn)而看向婆婆。
董老太太也是覺得,趙老爺子這要求有些苛刻,便反駁著說道:
“起得那么早,還得跑著來你這里……你是他親姥爺不!”
老太太心痛孫子,想跟趙老爺子講條件。
然而,對待七女習(xí)武之事,趙老爺子卻是一點情面也不講,他沒有理會董老太太,而是板著臉問七女,道:
“老七,姥爺說的這些,你小子能不能做到?”
董七女卻是異常堅定,神態(tài)肅然的做出承諾;
“能做到,要是做不到,姥爺打我屁股好了?!?p> 聽到七女這樣一說,趙老爺子高興得哈哈大笑起來,很是欣慰的說道:
“好好……這才是俺趙家的外孫?!?p> 董老太太聽到那爺倆兒,這般一唱一和的默契,知道這會兒已是多說無益,也就打消了爭辯的念頭。
抬頭給兒媳趙香遞了個眼色,娘倆很是默契的沒再言語,表明了就按趙老爺子的章程辦。
原本以為,七女不過是一時的義氣,耍耍小孩子的脾氣,堅持不了幾天也就算了,畢竟,還只是十歲不到的半大孩子。
誰知,董七女卻是鍥而不舍,數(shù)年如一日的堅持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