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離世之前做了三件事情。
大袖扶搖,時光逆流,記憶篡改。
人間煉獄的京都,恢復到屠城之前的祥樂與安寧;
百萬大軍原本陳戈以待,卻不知收到了什么指令,全部撤軍,返回各自營地;
太子呂天秀離奇賓天已有一年之久,喪事過,鴻崇帝攜文武百官出城迎接治療疫情有功而返京的葉林。
葉翰林、葉少保、葉駙馬、葉侯爺……
百姓的救星,王朝的希望。
葉林輕輕駕著驢車,車上拉著仙妙妙和芊月公主。
京都在望。
千里勤王,因儒家初圣的一袖變成了回京受封。
在所有人的眼里,包括仙妙妙在內,沒有人再記得葉林那一炳飛劍的匪夷所思,更不會有人記得他超圣入神的實力。
或許只有仙妙妙還記得葉林是世間少有的光明系元素師,至于實力,也就二三品吧,這對于那些天縱奇才的人來說,已算不得一枝獨秀。
但是在百姓和權臣眼里,咱們的葉翰林還是書呆子一枚,不過真是做得一首好詩啊。
《將進酒》和《登高》注定名垂青史!
這世間,恐怕也就只有葉林和屠城失敗后僥幸逃匿而不知所蹤的年輕宦官知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葉林成就儒圣二代目,更是看透古往今來前后一千年,明白天地人間原來是這般的過往走向,而那些和他一樣的降臨者,或者被稱作“天人”,又是如何的不把這里當人。
這樣一比較,他的心已偏向了人間,替人類鳴不平。
——
眼見城墻逐漸清晰,前一刻的夜晚變成了現(xiàn)在的白日,百萬大軍變成了文武百官,呂天秀變成了鴻崇帝。
京都還是那個京都,只是出現(xiàn)的人全變了。
守望人間千年的儒家初圣,也是真的走了。
“吁——”
葉林叫停驢車,然后站了起來,遙望城墻抱拳行禮。
天地長久的寂靜。
他知道,老人冥冥之中一定是坦然受之的。因為這個有些佝僂的儒家初圣,還幻化成別的模樣,當過自己一段時間的師父。
儒家初圣便是李耳,李耳,曾是老人周游列國時遇到的一個亦師亦友的人。
那個喜歡倒騎毛驢,后來創(chuàng)立道教,遠走他鄉(xiāng),老人便以他之名行走人間,雖扮著道人的模樣,顯得與世格格不入。
但同樣都是周游列國。
師父在上,當然可受徒兒一拜。
《大鴻史書》記載,儒家初圣張仲尼,出生于戰(zhàn)爭紛亂的上古時代,自創(chuàng)儒道,曾帶領部分門生弟子周游列國十四載,助齊魯一統(tǒng)天下,著有《開蒙》,為天地訂立了規(guī)矩,為百姓謀取幸福生活,為文明傳承創(chuàng)造了成果,為開辟永久和平的未來立下了宏偉愿景。
晚年患病不愈而卒,被后世尊為至圣、至圣先師、儒家初圣等。
天下所有讀書人都以能稱他一句先師而感到無上榮光。
以上是世人知道的,世人不知道的是——
老人曾言,“我輩讀書人,自我張仲尼起,善養(yǎng)浩然氣,不求長生,但愿為人間守護?!?p> 連他都不曾想到,這一守便是一千年。
久到連他都迫切希望能夠找個傳人。
“活兒太累,我不想干了?!崩先艘灿欣悟}的時候,可人間走向,恰好又是他的唯一軟肋,放不下,便不能瞑目,于是茍活人間百年后,又百年,以致千年。
千年以來,各地諸國明明“獨尊儒術”,可讀書人讀書僅是為了修身治國平天下,而修行者只能以元素或者是武力入道,成為一名元素師或者是戰(zhàn)士。
之所以有這樣的劃分,皆是因儒家初圣訂立的規(guī)矩。
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天地雖大,各行其道,方能長治久安?!?p> 簡單點便是,讀書人就干讀書人該干的事,修行者就按照自己的道化去修行,大家做好各自的事,才能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當讀書人以文亂國,當修行者以武犯禁,儒家圣人就會站出來教他們“懂一懂規(guī)矩”。
因為天地間的規(guī)矩都是他定的,所有人都得遵守。(儒家圣人和修行者圣人之間的不同,就是儒家圣人可為天地設立規(guī)矩,修行者圣人僅是這規(guī)矩里比較厲害的人的一種稱呼。)
不遵守的,就講道理,道理講不通的,就打!
于是——
道家教人長生,結果是不切實際的幻想,被趕到了遠山。
佛家自成一世界,想脫離規(guī)矩之外,便被趕到了西方極樂之地。
曾有人力拔山兮氣蓋世,但天下已定還想負隅反抗,于是他讓其自刎。
還有人焚書坑儒殺人百萬,他讓其二代而亡。
……
葉林成就儒圣的一刻,前任儒圣的所作所為便一一浮現(xiàn)在他的腦海之中,根本無需老人多言便都知曉了一切。
這算是儒圣與儒圣之間的秘密了。
葉林如今才知道,自己成為第二代儒圣并不是偶然得來的,竟是二十年前就已被“選中”了的。
那時的他初降異次元,被系統(tǒng)“選中”的同時就被初代儒圣“選中”了。
金手指激活后,他獲得兩枚龍印,引發(fā)龍吟沖天而起,金光震百里。
老人第一感覺是有不屬于這個世界的人降臨,本欲趕到葉府除之,正好碰到皇帝欽派的當世大儒方文沖對著葉林朗誦四書五經。
襁褓中的葉林對儒家著述有著本能地親切感,體內泛起淡淡白光。
就是這道光救了葉林的命。
方文沖激動萬分的時候,老人站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也是激動萬分,當即有了傳承之意。
正是老人的“選擇”,葉林才能通過讀書不斷獲得悟性值,而其他的降臨者卻不能!
其他人只能通過努力修行才能增漲悟性,這也是為什么普通人在異次元待夠一百年后,最多讓開元經達到八級的原因。
“為什么你會選擇我?”葉林站在驢車上,冥冥中與老人對起話來。
老人“應邀而來”,就站在他的身旁,白須白發(fā),有些佝僂,但衣襟肅整,只是年邁的連說話都顯得十分滄桑,“你和他們不同,你雖然不屬于這個世界,但是同樣也不屬于他們的世界?!?p> 老人突然抬頭望天,“我守護人間一千年,見過太多的人從天而降,名義上是來這里鍛煉,實則把人間當成了他們的狩獵場,無情的屠戮和破壞,他們才不管人間未來的走向呢,因為就算破壞殆盡了,也可以換個地方再做同樣的事情罷了?!?p> “滾你娘的天人謫仙!”老人破天荒地罵娘了,“我活了千年,便看了你們來這里肆無忌憚地禍禍了千年,如今你們竟然還想得寸進尺,派了一個不男不女的妖人四處在人間撒播氣息,好供你們直接降臨人間,以后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你們把人間、把這些貧民百姓都當成了什么?我草你大爺?shù)模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