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湖鎮(zhèn)’,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就有湖存在。這個湖雖然面積不大,但是深不見底。據(jù)說數(shù)十代人以來,從未變化過。
鎮(zhèn)里人口組成并不復雜,多數(shù)都是祖祖輩輩生活在這里的。這里原本民風淳樸,與世無爭,人們的生活過得倒也愜意。但自從十年前開始,原本的平靜就不復存在了。
涼涼好個秋。風和日麗,時光靜好,湖面無風鏡未磨。
那個湖面乍一看,圓的不可思議。湖水一眼望下來碧油油的。一道白影風馳電掣般掠過,殘影拉過湖面,一如驚鴻照影。
“呵,好一鏡翡綠!”伊婉盈暗暗贊嘆:“嗯——”隨著一陣清風迎面而來,女孩兒情不自禁的微微皺眉。因為風中有一股濃濃的腐腥味,讓人反胃至極。
……
“孩子他爹,這個是家里唯一的碎銀了,你不能拿走??!你拿走了讓孩子吃什么!天吶??!”一個老婦撕心裂肺的的痛哭哀求引來了一群人圍觀。
“你給我放手!”一個中年漢子一把扯開死死抓住他衣角的婦人:“你敢再阻止我去,看我不打死你!”說完,頭也不回的走了。
“天——吶!你就長長眼睛吧!就看看我們這個古湖鎮(zhèn)吧??!啊——”婦人哭天搶地的。
人群中好多人見狀,不僅沒有人出來安慰,而且有的看著看著還跟著一起哭了起來。一瞬間,哀嚎遍地,好不慘然。
“哎!都說老天有眼!咱們古湖鎮(zhèn)歷來與世無爭,善男信女。怎么無端端的就糟了這災難吶!”
“是啊!原本好好的生活,現(xiàn)在到處都烏煙瘴氣的啦。舉鎮(zhèn)上下,已經(jīng)五六成人家家破人亡了。這可啥時是個頭啊!”
“狗娃他娘,你也不要再哭啦。省點兒力氣吧,孩子還小,還需要你照顧呢?,F(xiàn)在已經(jīng)這樣了,你哭也于事無補啦。還是想想你和孩子,怎么才能熬下去吧!”
人群中你一言我一語的,可是卻沒有一個人的語氣是不痛苦的。過了很久,人們才漸漸的、搖頭晃腦的、唉聲嘆氣的散去了。因為今天這樣的事已經(jīng)數(shù)見不鮮了。
日已西沉,暮色如約而至。
一棵老榕樹下,隱約升起炊煙。青石小路彎彎曲曲的向著樹下延伸,一襲白衣踩著余暉,沿著小路而來。老榕樹下,幾間茅屋若隱若現(xiàn)。
“打擾了,請問有人在家嗎?”一聲天籟宛如銀鈴。
女孩兒靜靜的等著,好一會兒了。依舊不見有人應答:“請問——有人嗎——我是路過的,可不可以向您家找點兒水解解渴?!”
“嗯?怎么靜的這樣異常!”直覺告訴女孩兒,多半出事了。她一躍而起,穿過矮籬笆,徑直到了小木門前。
“咚咚咚!??!”
“咚咚咚?。?!”
依舊無人應答。
‘吱——’門輕輕被推開了。光線有點暗,一股清粥香味兒撲鼻而來。隨著香味兒看去——
……
“大嫂你怎么樣了?!”看著中年婦女慢慢緩過來,女孩兒輕輕撤回了掌力。
婦女看了看眼前宛若天人的女孩,先是一驚。隨后捶胸頓足道:“你為什么要救我,還是讓我死了吧,反正早晚也是活不下去了的。啊————”
“大嫂,有什么事情是過不去的呢,何苦自尋短見!”女孩兒溫聲開導。
“女菩薩您有所不知!我家已經(jīng)是斷炊了的,說不害臊點,我連喂孩子的奶水都沒有了?!?p> 這時女孩兒才注意到,婦女骨瘦如柴,眼窩深陷,確實是長年累月的嚴重饑餓造成的。
“大嫂,您能不能告訴我,究竟是什么事讓您遭受如此磨難的?!”女孩兒早已不禁潸然淚下。
“事情是這樣的……”婦女看到眼前菩薩心腸的女孩兒,不禁也是心疼起來。所以她把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訴了女孩兒。
原來,這里的人們之所以能夠繁衍至今,生生不息,全憑鎮(zhèn)子西邊兒的那個千百年來永不干涸的古湖。人們的生活飲用,農(nóng)事灌溉都離不開她。
可是就在十年前的某一天,全鎮(zhèn)居民的噩夢開始了。
不知為什么,那個湖水一夜之間就失去了原有的甘甜,變得腥臭起來。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發(fā)濃重了。人們的生活變得糟糕起來。
于是鎮(zhèn)長不得不安排人去外面尋找新的水源。過了大概六七天后,有人回來說,在一個叫做明鏡臺的寺廟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水源。
經(jīng)過初步交涉,住持就答應了讓人們免費取水,但是得自己來運輸。這個原本無可厚非,所以事情就這樣定下來了。
大半年過去了,人們就這樣習慣了往返取水。雖然麻煩了點兒,可是飲水問題總是解決了,生存也與先前基本無差了。鎮(zhèn)上和周邊十里八鄉(xiāng)的人也都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方式。直到有一天,住持大師來到鎮(zhèn)里找到鎮(zhèn)長:
“賢師大駕光臨,快快請坐!”鎮(zhèn)長無比熱情的招呼著突然到訪的住持。
“施主不必客氣!貧僧此次冒昧來訪,實屬不得已?!弊〕譂M口無可奈何的口氣。
鎮(zhèn)長聽后,心下大驚:“難道是和水源有關(guān)系嗎?!”
“阿彌陀佛!”住持點了點頭:“施主有所不知,原本弊寺所在之地乃一位牟姓善人所有。他不僅免費讓我等使用他的土地,更是慷慨解囊,幫我等一眾僧侶修建了這明鏡臺寺。多年以來,他更是不間斷的資助我們寺廟?!?p> “可是誰想,聽說他半年前去世了。去世的時候,他的一個遠房侄兒還特意跑到寺里來告知在下。本寺眾僧人為報大恩,還為其做了三天三夜的唱誦。就在前幾天,牟施主那遠房侄兒又親自來到寺中。說是要收回叔父的那片產(chǎn)業(yè)?!弊〕终f完,心里也是一苦。
“那住持大師如何計較?莫不成當真還與他嗎?!”鎮(zhèn)長錯愕的看著和尚。
“不瞞施主,對于此事,我等明鏡臺寺一眾僧侶更是不愿意??墒遣辉敢庥帜茉鯓又吘鼓欠礁5卦揪褪悄怖鲜┲魉?,人家現(xiàn)在要收回,也是理所當然的。至于我等愿意不愿意的,又有什么打緊的!”
“那大師接下來作何打算,意欲何往安身?”鎮(zhèn)長關(guān)切的問到。
“哈哈,這倒是不打緊的。我們出家人原本就是四海為家,空空如也,何有所哉。只是眾施主的飲水問題貧僧從此往后就愛莫能助了?!焙蜕形⑽⒁蛔饕荆骸鞍浲臃?,貧僧告辭!”
“大師保重!”
……
“水每擔五文錢,愛買不買,不買拉倒!不買趕緊走,別耽擱其他人!”一個彪漢正不耐煩的大聲喊叫著。
“大爺,您行行好,我大老遠來的,怎么就收這許多錢了呢?!家里等著水下鍋呢,要不您讓我先擔回去,下次來的時候一起給你可以嗎?!”
“別扯那些沒用的,沒錢趕緊滾蛋,不然別怪我不客氣!”彪漢說著就要動手。
“二牛他爹,咱們還是走吧!”
于是沒錢的人不得不淚眼蒙蒙的原路返回。
后來那些人眼看五文錢的水還是有人絡繹不絕的前來買,于是借故水源有限,所以提高了價格。三年后,居然一擔水收一兩銀子。
所以不堪重負的人們,年輕的,有能力的,就三五成群的外出逃生。而無能無力的,只得活一天算一天。
可是這些苦難都還沒有到頭。到了第六個年頭,那伙人更是變本加厲。
由于鎮(zhèn)里人口流失嚴重,加上長年累月的搜刮,家家戶戶幾乎都是所剩無幾了。因此人們能省則省,所以去買水的人就漸漸的變少了。那些人的收入也急劇下降了。
因此,為了最大可能的搜刮百姓,他們索性不賣水,而是直接來到鎮(zhèn)里開了個百花樓。這樣不僅解決了自己的享樂,更是能最大程度的搜刮到更多的錢。這也讓很多經(jīng)不住誘惑的男人們泥足深陷,不能自拔。
久而久之,人們都是失去了對生活的希望??墒敲棵拷^望的盡頭,往往也是最后的狂歡。
成癮成魔的男人們不再顧及家人老小,把所有值錢的東西都拿去百花樓抵押消遣去了。婦女小孩則只能坐著等死了。
近來那些人更是喪心病狂。他們直接逼迫已無錢財?shù)娜思屹u兒賣女。少女有些姿色的則直接被充入了百花樓,其他的人則被運往何處,就不得而知了。
狗娃他們家也是如此,再下一次,狗娃的父親就有可能會直接賣了狗娃。所以與其骨肉分離,讓自己的孩子落入虎口,狗娃他娘決定帶著自己的孩子一起告別這個世界。
再于是就有了伊婉盈所見的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