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廷議科舉
太極殿。
李世民坐在龍椅上,文武大臣分兩班站好,世家大族的大臣又少了幾個,李世民心里暗爽。
經過這次玻璃風波,世家大族元氣大傷,已經傷筋動骨了。
現(xiàn)在朝堂上大部分是開國功臣,世家大族的掣肘勢力漸漸消失。
“各位愛卿,朕前幾日讀了報紙的評論,說如今朝廷選才用人的機制有問題?!?p> “官吏的任用全看門第高低,看誰舉薦,卻忽視了官員的才德,沒有做到物盡其才、人盡其用,你們以為呢?”
要想實行科舉制度,必須說服這些大臣,所以廷議是必須的。
這些大臣基本上都愛看報紙,上面有時政新聞,還有詩文、廣告,特別是連載的小黃書,他們最喜歡了。
蘇云在報紙上發(fā)表的社評,他們都看過,有人贊同,有人反對。
韋家的族老韋秀走出來,拜道:“皇上,此言差矣,沒有門第根基的寒門學子不懂官場,只會舞文弄墨,招錄進來也是廢物一個,沒什么用的?!?p> “我們世家大族有家族傳承,能夠提供合格的官吏,現(xiàn)在的制度沒有任何問題?!?p> 崔家族老崔成器也說道:“微臣也以為現(xiàn)在的官吏選任制度沒有任何問題?!?p> 世家大族的大臣全都反對,這也在李世民的預料之中,沒有誰會反對自己。
“眾位愛卿,你們以為呢?”
李世民問其他大臣。
魏征走出來,拜道:“皇上,微臣以為報紙上的社評沒錯,現(xiàn)在的官吏任用很多只看門第,并無真才實學,而有才學的寒門士子卻得不到重用?!?p> “此外,舉薦制度弊端太大,官吏為官必須經過家族推薦,這就造成了門生故吏遍天下的情況,這就是結黨營私?!?p> 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度不僅要求門第,還要求必須有人推薦,否則無法入朝為官。
那些被舉薦的人就成了舉薦者的門生,自然就是一伙的自己人,從而和皇帝分開了。
三國時期,袁紹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說的就是這個問題。
房玄齡和杜如晦也走出來,附和道:“微臣附議,管理選拔制度已經引起了公憤,長安洛陽十幾萬士子聯(lián)名上書,要求用公平的方法選士,如果我們不采納,只怕會失去民心民望。”
李道宗也走出來,拜道:“微臣附議?!?p> 程咬金大大咧咧地說道:“皇上,微臣不懂那么多,不過微臣以為很多出身不怎么樣的人也有才能,比如我?!?p> 程咬金如此不要臉,引來一片哄笑。
寒門出身的開國武將都贊成,李靖、李勣、尉遲恭這些人特別贊同。
韋家和崔家兩個大臣一致反對:“皇上,九品中正實行差不多千年時間,貿然改變,只怕對朝廷不利?!?p> “實行了差不多千年的制度,怎么會有問題,如果不用門第舉薦制度,那用什么制度?你們還有更好的?”
朝中大臣分成了對立的兩派,一派贊成,主張改變;一派反對,要求維持現(xiàn)狀。
李世民也沒打算一次廷議搞定,說道:“朕也是有這個想法而已,此事慢慢商議,退朝吧。”
第二天。
報紙上詳細地報道了廷議的情況,皇上想改變,大臣分成兩派激烈對抗,誰反對誰贊成,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寒門學子看到皇帝有意改變,都感覺到有希望,紛紛議論造勢,不停地集會。
長安城里的輿論漸漸形成,老百姓紛紛贊同改變門第制度。
而世家大族忙著處理內部的債務,疲于應對這個事情。
青龍坊。
此時天氣又變冷了,蘇云坐在房間里打了一個火鍋,長樂公主自己涮羊肉吃,李世民和長孫皇后、房杜幾個人正吃的開心。
“姑爺,你每天都在報紙上刊登社評,不怕那些世家大族找你麻煩?”
報紙是蘇云辦的,長安城的百姓都知道,世家大族更清楚。
蘇云每天在報紙上推波助瀾,搞得世家大族很頭疼。
“若在以前,他們早就對我下手了,但現(xiàn)在他們內耗太嚴重,沒工夫對付我?!?p> “而且,我現(xiàn)在儼然成了寒門士子的領袖人物,他們都稱我為蘇青天?!?p> 李世民喝了一口小酒,鄙視道:“你不覺得慚愧嗎?”
蘇云笑道:“為什么要慚愧?我給他們做了這么多,他們應該感謝我才是。”
房玄齡呵呵笑道:“如果科舉制度真的順利推行,這是利國利民的良策,寒門學子也有出頭之日,朝廷也可以選到優(yōu)秀人才。”
杜如晦說道:“姑爺,現(xiàn)在輿論是有了,但真要實行,只怕世家大族還會阻撓?!?p> 蘇云笑道:“那就看李二的魄力了,看他敢不敢動手?!?p> 李世民喝了一口酒,說道:“現(xiàn)在的世家大族只是紙老虎,沒有錢,家族內部分崩離析,李二要做什么,他們根本攔不住。”
以前李世民會忌憚世家大族,現(xiàn)在不會了,經過蘇云這么一倒騰,世家大族傷筋動骨,無力抗衡皇權。
上次出擊突厥的時候,把世家大族排擠出了軍隊,這次又把世家大族掏空,而李世民卻趁機大賺了一筆。
房杜二人心里都在說蘇云計策毒辣。
房玄齡和杜如晦號稱大唐的智囊,不過和蘇云相比,他們自愧不如。
不是他們想不出這樣的計策,而是蘇云手里有技術,能搞出出人意料的東西。
比如玻璃,他們絕對搞不出來。
還有報紙廣告,一個可以覆蓋千萬人口的東西,一下子就把讀書人鼓動起來了,簡直恐怖。
這就是跨時代思維的威力。
“那就勞煩岳父大人告訴李二,科舉制度可以強制實行了。”
“至于具體的科舉內容,除了詩文以外,主要以策論為主,當官不是為了吟詩作對泡妞,而是拿出真才實學治理政務為民造福?!?p> “這個是我擬定的考試內容,有農學、法學、技藝、算學等內容?!?p> 大唐時期的科舉其實有很多不實用的東西,比如詩文和默寫四書五經,這完全沒用。
相對來說,宋代的科舉就注重策論了。
王安石變法后,廢除明經諸科,只留進士一科,并且主考經義和策問。
同時設置明法科,主考法律和斷案。
所以宋代與隋唐不同,宋代更注重實用。
蘇云采用的自然是宋代的科舉制度,注重以實用選區(qū)人才。
“最后是殿試,由皇帝李二親自巡視考場,中舉的考生就是天子門生,以后所有官吏都尊皇帝為老師,不會再出現(xiàn)認豪門望族為老師的情況。”
蘇云仔細解釋一番。
李世民高興地合不攏嘴,笑道:“如此一來,天下官吏都是皇帝的學生了,妙哉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