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朱高煦離京
南京城外,秦方買下一塊面積不小的土地,專門用作紡織業(yè)。
“這么大的紡織廠?這得雇傭多少的勞動力啊。”
鄭和小小的驚訝一番。
但走進紡織廠的內(nèi)部,鄭和傻眼。
偌大的工坊之內(nèi),一臺蒸汽機器帶動著幾百個紡織機不停的運轉(zhuǎn),工人們時不時的調(diào)整即可。
這是什么?
鄭和難以置信,他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眼前看到的這一幕。
這是什么仙術(shù)嗎?不然的話,為什么會如此呢?
“看到了吧,這就是蒸汽機的力量,而我的遠洋號上想要搭載的,也是蒸汽機,不過是更大,動力更強的蒸汽機。哪怕無需風力,亦可遠洋。哪怕逆風,亦可前行。這是科技的力量。
木船的防御力低,大家能夠想到覆蓋鐵皮的辦法,讓其防御力增加;木船的速度慢,大家能夠想到揚起風帆;但我卻想到了蒸汽機?!?p> 帶著鄭和參觀完畢,秦方再度帶領(lǐng)鄭和入格物學府。
“李二牛,把你的蒸汽輪船拿過來!”
院長發(fā)話,李二牛嘴角帶著笑容,將模型靦腆的遞給秦方。
他的蒸汽輪船,還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不曾解決,他本打算待真正的研究成功,方才交給秦方的。
秦方二話不說,將其放入水中,開始展示!
蒸汽輪船模型如同是箭矢一般,以極快的速度航行。
但許是動力不足等原因,圍繞幾圈即沉底。
“李二牛,可以嘗試改進蒸汽機與動力之間的關(guān)系?!?p> 秦方指點一句話,李二牛撈起水中的模型離去。
“我相信,當我的遠洋號制造好的那一天,二牛能夠完成他的研究,能夠讓我的遠洋號動起來!屆時,遠洋號將成為海域中的霸主?!?p> 鄭和深以為然。
四十八門火炮,通體鋼鐵覆蓋,速度驚人,這樣的怪物,能不成為霸主嗎?
“鄭和,此次下西洋,幫我?guī)讉€學生,能不能學到知識無所謂,但一定要確保他們的安全。我呢,跟你保證,你下次返回時,送你一艘鋼鐵巨輪!”
“可以!”
格物學府內(nèi),自從上次鄭和做完講座后,總有一部分學生上課分神,身體在教室,但心早已飛往大海。
秦方,給他們這個機會!
至于最后能夠發(fā)展成為什么樣子,就看他們自己的造化了!
鄭和離開格物學府。
朱棣的旨意傳下,讓鄭和開始準備第二次的下西洋!
鄭和欣然前往。
但這一次前往的,可不僅僅是鄭和,還有朱高煦的軍隊。
朱高煦!想要親自去丈量這一片土地。
朱棣許是心中愧疚,特批給朱高煦一千火銃兵。這本是他征服蒙古、護衛(wèi)京師的一只奇軍,但卻交給了朱高煦。
這一建制的隊伍,朱高煦知曉。這是大明隱藏最深的一股力量,也是威力最大的一只隊伍。
三十門火炮,一千火銃兵,三千枚手榴彈......
朱高煦信心十足,這樣的配置,如若他戰(zhàn)敗的話,他甘愿死亡。
朱高煦本以為移民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他卻不曾想到,鄉(xiāng)土難離,移民成為他最難的一件事情,貼出告示七日,僅有八人報名。
細細查探之下,五人是逃犯,想通過移民的方式,遠離大明,重新活!
朱高煦心情很難受。朱棣雖允許他移民,但卻是自愿情況下的移民,不能強迫。
朱高煦沒辦法了,無奈之下,他只能請教秦方。
秦方夾起煮熟的牛肉,沾一下油碟,大口的放入嘴中。
“兄弟,你有什么辦法嗎?”
眼看著鄭和下西洋的日期越來越近,朱高煦的心里急啊。
鄭和去過澳大利亞,跟著鄭和一同前往的話,可以省很多的事情。
“大哥,很簡單!移民之后,每人賞賜土地百畝!開出多少荒地,盡皆屬于自己!不收取任何的賦稅,一應收成盡皆歸自身所有,甚至漢王朱高煦可賞賜錢財,鼓勵開荒。移民超過十年,即可申請返回大明?!?p> 大明的人最看重的是什么?土地。第二看中的是啥,地位!第三看中的,則是金錢!
移民十年,可獲得一輩子花不完的財富。
第二天,秦方的日月報上即刊登如此的文章,顯眼的大標題讓每一位臣民都能看見。移民?秦方列舉出九大好處。
第九條:發(fā)媳婦!
第八條:移民三年,即可獲封官位。
第七條......
秦方以土地誘惑之,以官位誘惑之,以金錢誘惑之,于是第二天報名的人數(shù)蹭蹭蹭的上漲。
朱高煦嘴角咧開了花!他很滿意。
讀書人不愿意前往,朱高煦更是許以重禮。直言,日后自身成為海外帝王,爾等盡皆是從龍之臣。對付讀書人,金錢、美人、土地的誘餌不足!
于是乎一大批的讀書人愿意追隨朱高煦。
醫(yī)生,工匠,各式各樣的人才,朱高煦統(tǒng)統(tǒng)籠絡!一同打包帶走!
永樂五年冬.......
鄭和下西洋。
朱高煦前往澳大利亞!
這是一次空前的船隊出海......海域之上,巨大的船只遮天蔽日,一眼望不到盡頭。
朱高煦攜帶的大明子民將近八萬......
鄭和攜帶的格物學府的學子:一十三名。
朱高煦攜帶的格物學府的學子:二十六名。
秦方對他們的要求只有一個,不挑事,不搗亂,認真的觀看著世界!
朱高煦離開大明的消息,不脛而走!
朱棣給朱高煦的許諾,也再也瞞不??!
“長子朱高熾為太子,次子朱高煦分封海外,讓其去打天下!陛下這一手,高?。 ?p> “如此巧妙的解決內(nèi)部皇位的爭奪矛盾,朱棣可稱大帝!”
“朱高煦?為什么會同意呢?明明他可以爭奪帝位的!”
這是一句大逆不道的話語,但也是很多大臣的心聲。
他們注定不會知道答案!
朱高煦的離開,最得利的莫過于朱高熾。
支持朱高熾登帝位的大臣,統(tǒng)統(tǒng)跟隨朱高煦離去。朝堂之中,僅剩下太子黨!
不,嚴格意義上說,他們都是朱棣的臣子。
朱高熾親自為朱高煦送行......可見兄弟二人的感情。
朱高煦的離去,最難受的莫過于朱高燧!
趙王封地.......
朱高燧得到這一消息,已然是朱高煦離開京都的第五日。
朱高燧當場就傻了!
干什么呢?合著兄弟三人,就屬他最傻嗎?
大哥太子,日后的大明皇帝!
二哥,日后的海外皇帝!
就他?還是一趙王?還是得時刻防止大哥削藩的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