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又有二百七十四人投軍,現(xiàn)在我麾下已經(jīng)有將近三萬人了。”
秦狩說完話,看著眼前的晚飯陷入沉默。
晚上照例是他喜歡的白粥,廚子還做了蔥餅,剛出鍋,熱乎乎的非常香,不過口感稍微有些硬,但無傷大雅。
陳謂然已經(jīng)就著一大碗粥連吃了三塊燒餅,看著秦狩今天毫無食欲的樣子,他便伸手把秦狩面前那一盤蔥餅端過來。
“咔嚓......”
“你干什么?”秦狩回過神來,看自己只剩下一碗白粥,而且已經(jīng)涼透了。
蔥餅也是他最喜歡吃的!
于是他很憤怒的看向陳謂然,后者無所謂的聳聳肩,把手放到旁邊的清水洗去油膩。
洗完手,他看著含怒喝粥的秦狩,笑道:“幾天前,我們還吃著論味道應(yīng)該拿去喂豬的軍糧,那時候你吃的很香,但現(xiàn)在蔥餅放在你面前卻不吃,我懂了,你一定是不喜歡吃。”
“我是在擔(dān)心罷了,我一個楚國的將軍,但麾下大部分是魏人士卒,這他娘的不是個笑話么?!?p> 秦狩郁悶的說道。
“現(xiàn)在我這心里一天比一天不踏實,老弟,你給哥出的這計,現(xiàn)在咋感覺不大靠譜呢?我一個楚將,選個楚人,在魏地打起擁正復(fù)辟的名號。別看現(xiàn)在鬧的風(fēng)風(fēng)光光的,這要是回大營去,別說皇帝了,大帥都第一個饒不了我,那還不得把我腦袋砍了當(dāng)蹴鞠踢?!?p> 陳謂然嘆口氣,問道:“你以前帶著一千人,大帥和皇帝對你是什么態(tài)度?”
“額,他們之前根本就沒聽說過我?!鼻蒯餍÷暤?。
“那么,你要是現(xiàn)在統(tǒng)領(lǐng)一萬人,他們對你又會是什么態(tài)度?”
“可能是比較看重吧?!鼻蒯飨肓讼牖实蹖δ切┍鴻?quán)極大的將軍的態(tài)度,猶豫著說道。
“那你現(xiàn)在假如麾下有十萬人,甚至二十萬人,你覺得他們又會是什么態(tài)度?”
秦狩嘴微張。
率領(lǐng)十萬人,他這輩子都沒想過這個概念。
在邊疆時候,他偷偷喝酒,醉到最荒唐的時候,也不過是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再往上爬幾階。
十萬大軍,聽他號令...
秦狩沉浸在這樣的想法中,漸漸不可自拔,這一刻,他聽懂了。
陳謂然滿意的笑了。
他的計劃,才剛剛開始。
他要用現(xiàn)代人的智慧,去報復(fù)那些視他為玩物的貴族。
不管是楚國的楚帝,還是魏國的曹公子,都將他看做可有可無的棋子,表面上都是客氣得很,但背地里,卻利用他們的權(quán)力,爭相捅刀子。
那么。
“就由我親手覆滅魏國和楚國吧?!?p> 他喃喃自語,又看了一眼旁邊的秦狩,沒有去打擾他的幻想,而是把桌上的軍報拿過來,仔細看著。
為了保守他們實際上是楚軍的秘密,陳謂然教秦狩不要把投效的魏人放進凜關(guān),只發(fā)給營帳和一定的糧食,同時派可靠的楚人下屬去分配這些魏人。
這支由魏人組建的軍隊,陳謂然也是有自己心思在里面的。
在這種亂世,先別急著發(fā)展什么思想什么科技了,先拉支隊伍把自己保住吧。
下面還有一些魏人官員投附的信,勉強算是降書吧。
其中有多少真正心系大魏正統(tǒng)的,還真不好說。
但有一個算一個,其實都算是投機下注的。
真正下定決心要過來投效“大魏皇子”的,可能是一個都沒有。
最底下一封書信,卻引起了他的注意。
書信所用的紙張是肉眼可見的高級。
抽出信紙,這信是寫給秦狩的,開頭稱呼是秦賢侄。
陳謂然看到這里直呼好家伙。
這封信也沒拆,秦狩肯定也沒看過,也不知道是誰一上來就大咧咧的稱呼賢侄。
開頭內(nèi)容還是比較客氣的,像什么撥亂反正、應(yīng)時而出,反正就是一堆詞先套上來給你戴高帽。
陳謂然自動忽略掉,開始尋找正文。
寫信的人在說完一堆廢話后,很委婉的表示自己愿意給他們這支撥亂反正的隊伍一點幫助,而且還說這純粹是為了“大義”。
落款沒有名字,只有單單一個秦字。
“秦?”
陳謂然心里疑惑,直接戳了一下還在做夢的秦狩,問道:“你是不是在魏國還有些什么遠房親戚之類的?”
秦狩從夢中驚醒,惱火了:“我可是土生土長的楚人,雖然我也不知道自己爹媽是誰,雖然我是由一個老卒養(yǎng)大的,但老哥我從小到大就是實打?qū)嵉某??!?p> 陳謂然聳聳肩:“這里有一個姓秦的,自稱是你長輩,你要不要給他回兩句攀個親戚?!?p> “回個屁?!鼻蒯鳑]好氣的站起來,邊走邊說道:“這兩天自稱跟我有關(guān)系想要攀附的魏人多了去了,他算老幾?”
“也是。”
陳謂然點點頭,把信扔回去。
這時,外面站崗的士卒敲敲門,大聲說道:“將軍,查路的(巡邏的)抓到兩個舌頭!”
“放開我!”
曹公子掙扎著,臉已經(jīng)徹底氣黑了。
這一路上,楚人沒碰到多少,凈是自家魏人在跟他們過不去!
旁邊安王臉上煞白,走路都要曹公子扶著,眼見得是生了病,渾身沒了氣力,現(xiàn)在只能由兩個魏人兵卒拖著往前走。
“抓到兩個奸細!”
“肯定是朝廷的奸細!”
“把他們送到將軍面前去!”
這些魏人歡呼著,除了押解曹公子和安王的兩個人,還有不少人圍繞在旁邊歡呼。
他們投效到大魏皇子麾下的征北大將軍這里,什么功勞都沒立下,將軍就好吃好喝的供著他們。
魏人士卒們感激??!
他們其中大多數(shù)是原本實在過不下去日子的貧民,飯都吃不飽,才想著到這里拼一拼,看有沒有活路。
到這里,大將軍每天兩頓飯供著,除了訓(xùn)練,什么事情都不用做,這放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大將軍,比那幫世家老爺不知好了多少。
剩下的,還有一些魏國的江湖人。
他們聽說這里有皇子起義,一方面是看這里有正統(tǒng),想借此博取個功名,另一方面,也是看不下去魏國的現(xiàn)狀,希望保家衛(wèi)國。
但他們也是每天除了訓(xùn)練,就是吃飽肚子,遠離了江湖上那種餐風(fēng)露宿、刀口舔血的日子。
除此之外,大家伙什么功勞都沒有。
他們愧疚?。?p> 現(xiàn)在好不容易抓到兩個奸細,他們自然要替大將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