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解鎖“流民”新皮膚
“到底看到沒?看到了就快說,別耽誤我們辦事!”燁兵不耐煩地催促道。
這老天爺成天下雨,光是日常巡邏已是淋得渾身濕透,更何況如今還要跑鄉(xiāng)下來尋人,路上泥濘又濕滑,沒幾天就要報廢一雙鞋,叫他們好生惱火。
珠珠搖頭,“沒有?!?p> “看清楚了,一個是十八九是姑娘,另一個是七十來歲的老婦,最近見到過沒有?”
“真沒有,不信的話,軍爺您自己去問村里其他人唄?!?p> 珠珠仔細看了一遍后說道。
楚晏晏憋著的一口氣倏地吐了出來,短短不到片刻,她發(fā)覺自己已然出了一身冷汗。
緊接著她聽到燁兵又問:“哦,還有四個人,聽說是三個女人和一個年幼的男童,你見過沒?”
珠珠脫口而出,“也沒有?!?p> 她好奇地朝燁兵打聽,“這些人都是細作嗎?怎么老婦和幼童都跑來做細作了?。俊?p> 燁兵說道:“哦,這些人不是細作,是逃犯?!?p> 說罷他又叮囑道:“明天那四人的畫像就出來了,我們還會再來一趟,另外,屆時會將畫像貼在周邊幾個鎮(zhèn)上,有空多去看看,官府老爺說了,凡是提供線索者均有賞錢領?!?p> 燁兵走后,楚晏晏又等了一小會兒才走回大路上。
她的心仿佛都懸到嗓子眼里了,她想燁兵口中的三女一童就是,她們母女以及馬氏和楚獻南。
北國大王莽古泰定以為她們四人是在一塊兒的。
馬氏會帶著楚獻南逃走,是情理之中的事,但他們竟然能躲開燁兵的追捕,卻讓楚晏晏感到頗為意外了。
她在心中為他們母子祈禱,希望他們一切平安吧。
如今她們的畫像都要被張貼出來了,楚晏晏認為不能再待下去了,必須立刻出發(fā)。
疾步走回柱子家,同柱子奶奶道過謝后,她收拾好包袱,就帶著賀氏離開荒村,往小龍河鎮(zhèn)趕去了。
“希望他們還沒出發(fā)?!背剃探箲]不已。
賀氏步伐小而慢,只好一路小跑著。
她喘著氣問楚晏晏:“兒啊,你適才說有隊伍能帶我們回國,是什么樣的一支隊伍啊,安全嗎?”
楚晏晏道:“您看到會明白的,安全保證不了,但大幾率是能順利通過關卡的,只是這一路上您會很辛苦。”
賀氏只要不和楚晏晏分開,就覺得未來是充滿希望的。
她心想,能有多辛苦???
感受過了在燁營為質的生活,又經歷過大雨夜被人追捕,往后再也不會比這些還難了吧。
于是,賀氏微微笑著說道:“母親不怕辛苦,只要是跟你在一起就行了?!?p> 頂著風雨,楚晏晏帶著賀氏緊趕慢趕,總算在那支隊伍出發(fā)前趕到了。
然而賀氏看到她們即將要加入的隊伍后,露出了震驚至極的眼神,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
眼前這隊伍統(tǒng)共有二十多人,男女老少皆有,最老的看模樣幾近耄耋,拄著朽木顫顫巍巍地跟在后邊,而年紀最小的,尚在襁褓之中。
他們大半衣衫襤褸,面黃肌瘦,稍微體面些的幾人也是衣服上到處打著補丁……
賀氏總算明白,為什么楚晏晏要同柱子的奶奶,買了幾件舊衣給她們兩人換上了。
雖然明白楚晏晏已經盡力了,但賀氏還是有那么些想退縮的沖動。
她拉著楚晏晏走到邊上,為難地輕聲問道:“兒啊,我們這是要扮成難民嗎?該不會是要自己走回去吧?”
“準確來說,是扮成流民,不是難民。”楚晏晏糾正她的話。
她苦笑一聲,“只能靠雙腿走回越國了,畢竟咱們再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不是嗎?!?p> 賀氏還能說什么,她也只能嘆了口氣,跟著楚晏晏過去了。
楚晏晏同流民中的領隊李二爺交代了自己的“身份”。
“李二爺,我們是漢人,從南邊來尋親的。
可是親人未尋到,卻遇上了土匪,那時所有的盤纏啊,包袱啊通通都被搶走了,父親更是一氣之下意外暴斃。
如今只剩下我們孤兒寡母的,在這異國他鄉(xiāng)實在是沒法生存,就想著還是回越國比較好,只是我們的通行證一并沒了,所以還要麻煩您老帶我們回去?!?p> 說罷,楚晏晏在賀氏死死壓制的,訝然目光下,心中雙手合十。
心中暗念道:“父王,你女兒今日不孝了,你且“逝世”一回,助我們母女一臂之力吧,阿彌陀佛!”
李二爺聽多了可憐人的可悲事,他已經練就了一顆鐵一般的心。
只面無表情地說道:“正好隊伍也沒滿,可以帶你們母女,只是規(guī)矩你懂的?!?p> 楚晏晏連連討好地笑著點頭,“我懂我懂?!?p> “那你們要到哪里去?不同的地點收費是不一樣的?!?p> “臨安府?!?p> 李二爺皺眉,“太遠了,我跑不了那么遠?!?p> 楚晏晏便說:“您最遠走到南邊哪兒,我們就跟到哪兒,到了后我們再自行想辦法就是了?!?p> “行吧,交了錢就走,不能再耽誤時間了,省得今夜趕不到李家村破廟,我們就得露宿荒野了。”
李二爺收了交來的“保護費”后,這支隊伍就正式朝著南邊出發(fā)了。
從南往北去,她們是俘虜,從北往南回,她們又成了流民。
楚晏晏想想還覺得挺好笑。
……
李家村鎮(zhèn)背靠峽谷,雖不是通衢大邑,但也是是南北必經之路,從前是極其富饒的鎮(zhèn)子。
只是前幾年在它身后的峽谷內,發(fā)生了一場十分慘烈的戰(zhàn)爭。北國大王莽古泰曾帶領三千精兵埋伏于峽谷兩壁之上,趁契丹兵馬路過時,一舉消滅了兩萬敵軍,是個以少勝多的成功案例。
兩萬人埋尸峽谷,腥味熏天,數(shù)月不散。
后來更有好多人說是看到了不干凈的東西,法師過來后指出是因為這地方怨氣太重了,這話一傳出去,旅人們哪怕繞遠路也不再愿意從李家村經過了。
而李家村的原本村民,他們也內心感到畏懼,便陸陸續(xù)續(xù)搬走了。
沒什么人的村鎮(zhèn)自然漸漸敗落,曾經香火旺盛的寺廟也變得門可羅雀,再后來連住持和尚們都離開了,寺廟也就變成了人們口中的“李家村破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