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耶部落
第二天林熙就帶著幾個學生把那些藥給洗了然后拿去曬干。
林熙也不知道其他的方法來處理這些藥,只能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處理,那就是洗干凈后把藥給曬干。
處理完這些藥,林熙也開始干正事了,那就是上課。
這些學生認識藥材主要就是通過獸皮上的記載來認識,好在林熙繼承了原主的記憶,勉勉強強可以看懂這些獸皮上的符號。
要不然她穿越過來的事情就露餡了,之前林熙不是沒有想過把這些符號換成現(xiàn)代漢字,不過就算換成了漢字,也不好推廣。
現(xiàn)在獸皮上那些奇奇怪怪的符號就是象形文字,現(xiàn)代文字經(jīng)過那么多次的轉換成形成,要在這里推廣不容易。
竟然推廣不了現(xiàn)代文字,那只能統(tǒng)一一下那些象形文字,其他的地方統(tǒng)一不了,至少要統(tǒng)一一下部落里的象形文字,那些記載不可言喻。
一個東西的記載,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記載,文字這個東西不著急,要慢慢來。
到了午飯時間有人來給她送飯,今天送飯的人是一個女戰(zhàn)士,問了才知道今天芮帶著族人去參加交換會了。
交換會相當于現(xiàn)代的趕集,這一片的部落約定好,在每個月月亮最圓的時間點進交換,按農歷算就是每個月的十五。
陶部落主要是用陶器去換去其他部落的物資,用陶器換鹽,換獸皮等等。
在這一片大地上部落間通行的貨幣就陶器,食物,鹽,獸皮這幾樣。
部落交換會林熙還沒有去過以后有機會就去看看。
一次部落交換大概要進行三天,林林總總加起來也要花費五六天時間。
他們交換的地方是在一大塊空地上,你們比較開闊,可以擺很多攤位。
在哪里沒有山洞之類的,只能在哪里搭窩棚,所以去為部落交換東西也不夠。
對于交換會的事兒林熙不管了,有什么需要她出面的事情他們回來找她的。
芮在出去第五天的時候終于回來了,不過她帶回來一個壞消息,那就是耶部落的鹽漲價了。
耶部落是這一片部落唯一產鹽的部落,相當于掌握了命脈,說是這一片,其實離陶部落還是有點距離的。
耶部落只有六百多人,不過在他們那一片算比較大的部落了,那些部落主要分布在更深的山里。
那些地方大一點的部落比較少,但是部落的數(shù)量很多,可能是由于地形的阻斷作用吧。
耶部落那一片上百人的部落不多,市場比較小,所以耶部落會來這一邊進行交易。
以前一張獸皮可以就可以換三個竹筒的鹽,一個普通陶罐可以換五個竹筒的鹽。
一個竹筒的鹽差不多就是現(xiàn)代的一斤了,現(xiàn)在耶部落的鹽要漲價了,一張獸皮和陶換的鹽都要比平時少一筒。
這個對于他們陶部落來說有點難搞,如果要換便宜的鹽要去更遠的地方。
但是那樣花費的成本也是大的,所以這次芮就按照她們的價格把鹽給換回來了。
耶部落也沒有巫,部落里也沒有正式圖騰,不過他們部落的人去其他部落學巫,沒有送來陶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