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可持續(xù)發(fā)展,趙桓都沒有過分的汲取內力,但是就算如此也走了一甲子精純后的內力。
當趙佶看到趙桓僅僅幾個月就可以高來高去,踏水登天,可以掌劈山石,真的是羨慕異常。就這也還是因為趙桓本身沒有學習什么招式,僅僅是注重修行內力。
對此李鶴只能感慨果然旁門左道最是讓人沉迷啊。
想是這么想,不過李鶴并不會干預別人的選擇。嗯,這也是李鶴尊重別人選擇的自由。
時間在大宋忙碌的準備中快速度過,這段時間里趙桓給與了趙構最大的權限,罕見地表現(xiàn)出了強硬的一面--畢竟是真的事關自己生死。
趙桓硬頂著朝堂里的壓力,將全部的兵力與資源交給項目調配,當然了為了分擔自己的壓力也將趙佶拉出來一同與朝中大夫對質。
趙構則是通過這一系列的資源調配明確趙桓他們不是要坑自己,而是真心實意地為自己鋪路,這讓他對于大寶第一次真正地產生了渴望。
也正是這種渴望,讓趙構動力十足,準備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最好是能夠將三鎮(zhèn)直接奪回來以做自己登基最好的賀禮。
想明白自己最需要的東西,項目也是大肆搜集主戰(zhàn)派的力量,將之統(tǒng)合在一起。
如此眾志成城,終于是趕在八月前在太原陳兵近四十萬,與可以食用四個月的軍糧,準備在此與金軍一決勝負。
并且對外放出消息李綱因為不得趙桓喜歡,被罷官貶職就放了出去。實則被秘密安排在趙構身邊,作皇城司打扮給與趙構出謀劃策。
不久,金國以蕭仲恭使宋,耶律余睹監(jiān)軍。趙桓按照之前窺探的未來一般,以蠟丸封了一封書信讓蕭仲恭送耶律余睹,使為內應。蕭仲恭忙跑回金國見完顏宗望,以蠟丸書信獻之。宗望以此為由集合軍隊重新伐宋。
果然如預計一般,金軍以宗翰為左副元帥,宗望為右副元帥,分東西兩路進兵中原。
九月初,宗翰率領的金軍開到太原,被有準備的趙構以四十萬大軍圍堵四萬金軍。
結果在金軍付出三萬五千人死傷的情況下突出重圍,而宋軍這面則是付出了近八萬的傷亡數,最后實在是追不上金軍的騎兵,而無奈放棄。
另一邊逃出生天的宗翰率領殘余的幾千兵力,向著宗望所在的方向追去。
而宋軍這面趙構則是極度的懊悔,因為李綱曾經諫言采用為三缺一的方式逐漸消耗金軍的有生力量。
但是趙構認為自己四十萬大軍對戰(zhàn)四萬的金軍,必然可以一舉殲滅對方,尤其是當宗翰率軍一頭沖進伏擊里,直接被滅掉了一萬有生力量,這更加堅定了趙構自己是對的的想法。
可惜當金軍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被宋軍直接困死,并且在趙構下令殺無赦的情況下,反而產生了反面影響,讓金軍破釜沉舟,下定決心奮力突圍。
最終以付出極大代價的情況下,成功突圍,尤其是宗翰也隨殘部成功逃脫。
另一邊宗翰的殘部與宗望的大軍在河北新樂相遇,二人商議一番,得出宋軍將絕大部分兵力都埋伏在太原了,開封必然無有防守,準備出軍偷襲開封直接拿下京都。
而為了避免大軍直接回防,二人絕定分軍兩路,一部分依舊在河北四處作亂,并讓人大肆傳播消息:“完顏宗望聽聞完顏宗翰被榮軍擊敗十分生氣,認為是宋軍的埋伏造成了完顏宗翰的死亡,要宋軍在太原等著他去復仇,一定會取趙構的項上人頭做酒壺!并且趙構如果敢跑,他一定會在路上截殺趙構?!?p> 聞聽此言,趙構連忙讓人廣挖溝高筑墻,不敢主動出擊,就在太原等著宗望前來進攻,并且還一面給朝廷寫信,宣揚自己已經率軍殺了宗翰,為國巴拉巴拉……
另一邊宗翰率軍走荒野穿小道,一路向著開封而去,為了更快的趕到開封一路并沒有展開殺戮,也導致消息的暴露。
當信息傳到太原,趙構等人準備回軍救援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自己之前為了抵御宗望而布置的那些設施,現(xiàn)在成了限制自己快速出行的阻礙。
再加上宗望也確實率軍前來,雖然打不了三十多萬的宋軍,但是他們想跑宋軍也追不上,如此一來全力阻撓趙構回援,讓他根本來不及。
當宗翰已近兵臨開封的時候,趙構等人還有近半的路途,如此一來就給了宗翰小半個月的時間拿下開封。
朝堂這面當拿到趙構加急送來的捷報,上下歡騰,因為如果真的是趙構寫的那樣除掉了宗翰,那可真是為宋朝除掉了一大勁敵。
趙桓二人下朝回來,還特意來找李鶴一同分享這個好消息。
可惜卻是被李鶴潑了一盆冷水,因為李鶴心有所感,冥冥之中自有一股不安,本來還在心中納悶不知道是因為什么,結果二人一說這是,當即心中就走了明悟必然與此有關。
當即讓趙桓召集禁軍做好準備,無論是被人打進來時防御,還是出去救援,都可以以備不時之需。
二人雖然還都些懵,但是還是下意識得聽從李鶴吩咐,當即安排人去讓禁軍做好備戰(zhàn)。
果然沒過沒過幾天,就接到了封丘送來的八百里加急,說是已有探子探知到了金軍的襲來,而根據估算,當這封信報送到的時候金軍距離封丘可能只有三天的路程了。
趙桓二人接到加急的時候,趙佶差點直接一頭栽過去,前面還以為自己已經脫離了死劫,結果反手被人打了一巴掌,一想到自己被抓后會遭受的待遇,直接暈了過去。
趙桓一邊讓人搶救趙佶,一邊讓大臣們想辦法,是的因為這陣金軍入侵,趙桓廢除了五日一朝,要求每日一朝,眾位大臣怨聲載道。同時讓人快去延福宮請李鶴前來。
這面當有人來請李鶴去垂拱殿的時候,李鶴點頭二話沒說,直接使用土行之術,直線奔著垂拱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