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各方涌動
除了老盧的其余三人剛剛倒是沒有想過這個問題,老王提出來后,一個個的表情卻也都是不可思議的樣子。
“什么??!用小皇帝的話說,那是請百官上的城頭,聽說早上上朝的不到半數(shù),不知道為什么每個沒有上朝的大臣府中都出現(xiàn)了禁軍,然后‘請’他們上的城頭,據(jù)說一個個臉色陰沉的很?!?p> “哈哈哈,小皇帝好手段啊,好一個請他們上城頭。”老崔第一個繃不住的笑出了聲來。
老李和老王的表情都有些玩味。
老王又問道:“那小皇帝可說了要用什么辦法退敵嗎?”
眾人又將目光放在了老盧的身上,只聽他說道:
“并沒有,但是長安城的百姓都聽說了小皇帝帶著百官上了城頭,一個個的都跟打了雞血似的都跑到城門下去了,參軍的參軍,加油助威的加油助威,反正長安城門最起碼聚集了幾萬人?!?p> “在老夫看來,如果小皇帝將兵和百姓都派出去也未嘗不能一戰(zhàn)!”
老盧神色奕奕望向長安城的方向。
“噗嗤……”
令人驚訝的是,這次竟然是老王先笑了出來,眾人也不知道因為什么。
老王指著老盧笑罵著:“你個老小子,這么多年了,一點長進都沒有,李淵都不敢像你說的那么做!小皇帝他敢嗎?但凡出了問題,一定會被后世罵千百年,虧你也想的出來,他小皇帝有什么政績?”
“一點政績都沒有,百姓為什么拼命?要不是小皇帝親自上了城頭,給了這些百姓信心,再加上有些人本身跟突厥有仇,還有的那就是愛國青年,都是些沒有腦子的莽撞人。”
“你以為全城百姓都能出城打突厥嗎?再說了,就算真的能出城門打突厥,突厥可是連年作戰(zhàn),經(jīng)驗豐富,百姓上去不就是送死?”
“搶著去送死的小皇帝也攔不住,但是能少死些人,小皇帝定然不會讓人無腦的進攻。”
老王言語過后,老盧也是一陣臉紅,其余三人看見老盧的模樣也都捂著嘴大笑著出聲。
只聽老王慢慢悠悠像是自說自話一般的說著:“希望小皇帝能給全城百姓個驚喜!如果真能如他所說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我倒是愿意捐點錢給朝廷,好好體恤體恤民生?!?p> 另外四人聞言,也都理解般的點了點頭。
……
“將軍,今日傳來消息,要不了幾個時辰,突厥就能到達長安城下。”
老者也不嫌累,還跪在那塊碑前。
將軍“嗯”了一聲,便朝著長安城的方向看了看。
“希望李唐不要讓我失望,若是被突厥給打爛了,那你李唐確實氣數(shù)已盡,接下來就得交給我吐蕃了!”
眼神中凌厲的目光,就連在他身后的老者都感受到了那一份攝人心魄的氣勢。
老者連忙右手搭左肩說道:“贊普萬勝!”
……
李靖和鄭亮昨日都已經(jīng)到達了河南道。
“李大人,下官以為,河南道地域遼闊,我二人應(yīng)兵分兩路,形成一道天然圍墻,如真有朝回逃的突厥蠻夷,你我定然都能阻截到,到時咱們就點火為信號,李大人覺得如何?”
鄭亮言語十分客氣,李靖雖是兵部尚書,但絲毫不影響他是后世稱為的大唐軍神。
李靖也覺得此計甚好,東西都能兼顧,反而放不跑任何一個突厥。
“好!李某也覺得此計不錯,就按鄭大人說的辦!”
點了點頭,便示意鄭亮可以帶兵分散開來。
鄭亮得到了李靖的認可心中也涌起一絲喜悅。
一個時辰過后,李靖和鄭亮帶領(lǐng)的一萬新兵和一萬老兵都已經(jīng)埋伏好了。
……
五臺山。
秦瓊也是剛剛到達了五臺山。
望向前往那一座宏偉大大山,心中有些感覺自己的渺小。
邊上的副將問著秦瓊:
“秦將軍,為何陛下要派我們來這么遙遠的地方伏擊,突厥是傻子嗎?要逃跑到這個地方?”
秦瓊心中也感慨萬分。
“陛下既然如此安排,必然有陛下的用意,不可深猜!”
副將看著一副天高皇帝遠的模樣,說道:
“秦將軍說說唄,這地方這么遠,陛下怎么可能會知道嘛,不然弟兄們這么多人一直埋伏在這,那得埋伏到什么時候才是個頭啊!而且長安城就不管了嗎?那些個蠻夷一個個勇猛無比,長安城如何抵御的了?”
秦瓊遲疑片刻,搖了搖頭。
“陛下也未曾告訴過我什么時候會有突厥來,但是陛下的語氣很肯定,突厥一定會從這個地方逃跑,我雖然不知道來此的意義,也不知陛下為何能確地長安城一定能讓突厥大軍逃跑?!?p> “但是陛下既然有這份自信,我秦瓊相信陛下一次又何妨!”
副將連連點頭,平時在軍營里,就屬秦將軍最沒有官威,時不時會到軍營里跟他們聊天,問問士兵最近心情怎么樣,有沒有想家之類的。
從來都不是很愛約束他們,但是在正事上秦將軍從來不含糊,做錯了就是做錯了,就該罰,做好了就要賞,幾十萬的大軍對秦將軍都非常的尊敬,甚至有求必應(yīng)。
其實秦瓊也害怕,慰問士兵只是希望大家能夠得到關(guān)懷,而不是一成不變的枯燥,這樣只會讓人失去斗志,所以自己經(jīng)常會去慰問這些士兵。
但是他心中也清楚,自古有一句話叫做功高蓋主,秦瓊的本性是根本不會擔心自己會反叛,如果不是秦王李二,又何嘗會有今日之成就,秦瓊也清楚,他也明白,等他老了以后就會從將軍位置上退下來。
并且不會讓自己的兒子參軍入伍,除非自己的孩子非常想要建功立業(yè),那秦瓊也只會讓他從一個伍長或者一個士兵做起,定然是不會讓自己孩子直接繼承自己的將軍位置。
不然未來的日子秦瓊可不知道會發(fā)生什么。
剛剛秦瓊說的也是心里話,雖然不知道李恪到底在想什么,但是既然陛下有安排,圣旨不可不尊,而且還會做好。
秦瓊跟副將寒暄兩句過后,就安排四萬大軍進山埋伏,從中抽出五千步兵和五千騎兵埋伏于五臺山周邊的道路,能封的都會讓士兵搬樹搬石頭封住,再從四萬大軍里安排一萬埋伏在后山,以防有人繞后逃跑。
安排完之后,秦瓊看向長安城的方向,嘴中自言自語道:
“陛下,您安排的任務(wù)秦瓊已經(jīng)做好了,希望陛下那里不要出現(xiàn)意外?!?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