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道歉!都給勞資道歉!
“臥槽!將軍你為什么又打我!”
阿福揉著自己的后腦上滿臉怒意的瞪著秦瓊。
可隨后就被秦瓊瞪回來的一眼嚇的連忙收起了自己的負面情緒。
秦瓊淡淡的開口說道:
“我不是,我沒有,你剛剛在胡說,所以我才打了你?!?p> 阿福聞言,嘴角微微一瞥,無盡的幽怨出現(xiàn)在自己的眼神中。
心中暗自罵道:
“哼!等你哪天喝多了!我一定給你來個烏鴉坐飛機!”
……
報紙的發(fā)酵已經(jīng)逐漸延伸到了周邊以及更遠的城鎮(zhèn)。
所有拿到報紙的人無一不是震驚祖宗三百年。
唉聲嘆氣的聲音出現(xiàn)在了每一個角落。
也有那么幾個三教的弟子在努力的煽動著百姓,希望百姓不要去相信。
但是百姓終究只是百姓,人群怎么想,那他們就怎么想。
相比于長安城,周邊的這些城鎮(zhèn)的接受能力遠遠高于長安城的那些個百姓。
尤其是酒館的那些輕而易舉就能夠被煽動著繼續(xù)反對著李恪的人。
在漢城的街道上,一位年邁的老者,聽著自己的兒子給自己讀完報紙上的內(nèi)容之后。
便將手中的拐杖狠狠的在地上敲了很多下,然后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頓時將拐杖一扔,徑直就跪在了地上,老淚縱橫。
一旁的子女急忙想要扶起老者。
只見老者用力將子女的雙手全部甩開,朝著長安城的方向痛哭流涕,邊哭還邊說道:
“是老夫對不起陛下啊!是老夫的錯?。 ?p> “陛下明明就是為了百姓!老夫竟然聽信了他們的謠言,錯怪了陛下,錯怪了朝廷!”
“老夫罪該萬死?。?!”
“陛下沒有對百姓起殺心,而是想要讓百姓的冬天過的更好!為什么老夫就沒有會到這層意思呢!”
老者的痛苦吶喊,聲嘶力竭,甚至讓隔壁的幾家住戶走了出來。
而這幾家住戶也是錯怪了李恪的人家。
一個個走出來的時候,眼睛都是通紅的,神色間盡顯疲態(tài),一種說不出來的悲傷情緒在逐漸蔓延。
而這樣的情緒在全唐每一個地方都在上演。
哪怕是三教的根據(jù)地韓城。
此時百姓一個個在街上捶胸頓首的怒吼著:
“陛下還是個孩子?。 ?p> “為什么你們要將一個孩子妖魔化!陛下明明就是想讓百姓好好的度過這個冬天!”
“你們這群斯文敗類!就如此把陛下不當人嗎!”
“什么儒釋道!還沒有陛下對我們的關心!我甚至懷疑前兩周的報紙就是三教出面想要營造陛下不好的一面!然后被陛下發(fā)現(xiàn),這才澄清了謠言!”
“你們可真厲害??!”
“大唐都已經(jīng)容不下你們了嗎?你們滾!我大唐不需要你們這些只會做面子貨的教派!從今天開始我只相信陛下!守護全世界最好的陛下!”
“……”
這樣的言語比比皆是,而一旁三教的弟子則是黑著臉反駁道:
“你們休要胡說!”
“我三教做事光明磊落!怎么可能會做這等膚淺之事!”
“誰又能保證這不是陛下設的一個局,就是為了讓你們這群無知的百姓,相信他的鬼話!'
“只有我們?nèi)寮业膶W問才是立人之根本!”
“只有我們道家的學問才是強國之策!”
“只有我們佛家的學問才是世人相處之法!”
“……”
三教弟子各抒己見,為的就是要將一部分已經(jīng)成為李恪的死忠粉的一群人拉回來。
就算不幫助三教,那也堅決不能幫助李恪。
要是全天下的百姓都幫助了李恪,那三教還有翻盤的機會嗎?
除非這座天下再出一千個陳淳安,或許才有可能逆轉這樣的局勢。
所以三教弟子不遺余力的說服著這些百姓。
而在韓城的禮圣和文圣,正在坐在一間正堂之內(nèi)。
饒是禮圣如此好的脾氣,此時也是怒氣沖沖,地上已經(jīng)有了兩三個碎掉的茶杯。
這估計都是禮圣生氣時所摔下的。
“真是豈有此理!這些百姓怎么是非不分?”
“那小皇帝這么明顯的局他們竟然沒有人能看得出來?”
“那些個讀了咱們?nèi)寮沂ベt書的竟然還有一些現(xiàn)在喊著燒了咱們的圣賢書,一切全憑小皇帝決斷?”
“真是笑話!我儒家竟然能教出來這樣的人,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
禮圣一句又一句的怒罵,也讓文圣感同身受。
不知道小皇帝這簡簡單單的文章怎么會引起這么大的反應。
文圣把李恪寫下的這兩篇文章,翻來覆去的看,都沒有看出一朵花來。
甚至覺得這文章只能說是文筆不錯,代入感還可以。
但是與儒家的寫文方式對比,文圣還是更偏向于儒家的這種比較含蓄的方式。
誰又能想到,百姓看得就是白話文。
看得就是一個代入感。
上一周的文章,八旬老太事件,初露崢嶸。
百姓一個個讀的好像那一位八旬老太就是自己一般,仿佛受到了朝廷和李恪無盡的壓迫和折磨。
再加上有心人在一旁擴大這個事情的思想程度,讓百姓都以為這是李恪想要殺掉百姓,進行專權社會的制度。
亦或者,將百姓逼成苦力。
反正所有的形容都把李恪刻畫的比暴君都更像個暴君的模樣。
而這一周的報紙內(nèi)容,其實真的沒有文圣看到的那么簡單。
里面雖然只是單純的在解釋老太的事情只是一個誤解。
但是文中的細枝末節(jié),無不顯露著陛下被錯怪也很無奈,其實陛下就只是為了百姓好,火炕的現(xiàn)世會讓百姓的生活過的更好,再也不怕冬天會傳出來會凍死人的事情了。
再加上價格不貴,貧窮的百姓家,一張火炕足以,就算人多一些,也無非只加了一百文而已。
一家人都會在這個冬天過的很好。
盡管文章中并沒有提起說陛下要殺了百姓怎么怎么樣。
但是已經(jīng)先入為主錯怪了李恪的百姓們,心中的想法就如同四處開花一般的發(fā)散。
沒有人覺得自己是對的,哪怕是現(xiàn)在還在聲討李恪的百姓們,也都沒有提及這個事情。
他們也很清楚,李恪可是一國之君啊!
李恪可是大唐的天子啊!
李恪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皇帝?。?p> 他能干出把百姓殺了的事情?
這其實就是個簡單的問題,只不過在上一周的時候,其中有著三教的煽動,還有五姓七望的推波助瀾,還有一些對李恪有成見的人的一些‘功勞’。
才導致了百姓直接就沒有朝這個方向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