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現這種情況的不止楊裕一人,有人來的早已經把宿管叫上來了,這期間陸續(xù)有人過來,圍了小半個圈。
楊裕也過去聽了一耳朵,原來這兩棟樓在設計的時候每棟樓只有一個樓梯,而中間的兩條過道起到部分消防逃生梯的作用。
楊裕也些無語,也不知道是哪個奇葩設計師的手筆,以他的眼光看來,這兩棟樓遲早改建,當然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推開三三零七宿舍門,里面的新生基本都來齊了,人少是關鍵,一個宿舍只住四個人,床的結構是上床下臺或者說下桌也行,書桌旁邊是衣柜,面積雖然看起來比鏡師大小,但是給人的感覺這邊還要寬敞一些。
既然奢侈到四人一間,那肯定是帶衛(wèi)生間的布局,而且里面還有個蓮蓬頭,楊裕試了一下,有水,但是只有冷沒有熱,順便洗了個手。
出來時看見許家兩姐妹靠著床,把椅子讓給了楊樂,椅子有點少啊,得虧其他家長都回去了,不然才四把椅子,能把人擠上床趴著聊天。
楊樂出去逛了一圈,找了幾個人少的宿舍借了幾把椅子過來,遞給許玲薇的時候,能看到她懊惱的眼色,然后默默給他一個大拇指。
確實挺懊惱的,跟妹妹輪著坐了半天,怎么就想不到去別人那借椅子呢,還是楊裕聰明,往前想了想,好像從認識他到現在,好像就沒有吃過虧的時候。
想到這里許玲薇默默移了移椅子,手扶在楊裕的腰上,把頭靠在他肩膀。
楊裕感受到她的動作,把身子往后靠了靠,讓她舒服些,然后聽著那幾個女生聊天。
許玲婭是這個宿舍唯一讀工商管理的,其他三位都是藝術生,楊裕肅然起敬,光學費每年就一萬左右,這可不是現在一般家庭能承受的。
后世說培養(yǎng)一個合格的藝術生,光是專業(yè)上的花銷就不會低于十萬,其實現在也不遑多讓,楊裕看她們的眼神都不一樣了,全都是優(yōu)質客戶啊。
三個女生里,一個是學舞蹈,兩個學聲樂,學聲樂里的一個是民樂,一個是美聲。
聊到興起的時候,那位叫劉思彤的民族樂器專業(yè)學生還秀了一段長笛,楊裕也評價不出個所有然,非要說的話,那就是悅耳。
一上午主要是那三個女生在聊,楊裕這邊,許玲婭還小,閱歷也少,對于藝術方面了解不夠,只適合當個聽眾。
楊裕許玲薇閱歷倒是夠了,但也只能聊聊商業(yè)這些東西,有點破壞氣氛,就聽聽唄,也算開了耳界。
臨近飯點,楊裕覺得光聽不是個事,于是提議一起聚個餐,都是年輕女孩子,沒有不喜歡口腹之欲的,而且這個時候完全不用顧忌變胖之類,只恨吃不夠。
鏡大主校區(qū)一個三個食堂,靠進宿舍樓這邊是第二食堂,一樓大廳只接受票券,二樓小食堂收錢,而且可以點菜,既然有三位校外人士,便一起往二樓走。
說食堂難吃那是因為大鍋菜無法滿足每個人的口味,像二樓這種小餐廳,楊裕吃起來就感覺還行,而且惠而不貴,量多管飽。
結賬自然是楊裕去結,臨走時也拜托三位多照顧許玲婭云云,跟一輩子第一次出縣城的許玲婭相比,因為家庭的原因,還有專業(yè)因素,三位藝術生算的上是見多識廣。
許玲婭居然還不樂意,覺得小瞧她了,楊裕感慨,還是毒打不夠啊。
…
陳家變化很大,以前跑運輸確實掙錢,但是太危險了,掙了錢也要存起來,就怕萬一哪天出個意外。
開辦物流公司后,主要以短途為主,安全性直線上升,特別近兩三個月,公司一口氣請了十位司機,陳衛(wèi)國便退到行政崗,現在既然也時間了,那老家的東西就收拾收拾,干脆就在省城安了家。
這天晚飯后陳衛(wèi)國在跟陳軍聊天,“你現在經常跟楊裕通話?”
陳軍答道:“確實最近聯系不少,他建議我居民區(qū)的網點建設緩一緩,把重心放到高校周邊,他的原話是未來很長時間內,學生和務工人員是快遞的主要消費群體,學生成長之后,會把這個習慣帶入社會中,到了那個階段,才是快遞業(yè)真正高速發(fā)展的時候?!?p> 陳衛(wèi)國點點頭,“學生接受能力強,也有客觀需求,不但年紀小潛力大,而且上到父母兄姐,下到弟妹子侄,能影響到三代人,是個不錯的突破口,那怪你最近都在研究全省各地各高中的大學錄取情況,我還以為你想讀成教。”
陳軍呵呵笑著不知道怎么回答,正是賺錢的時候,怎么可能去讀書,又不像楊裕那個異類,人聰明的不像話,偏偏又對大學感興趣了,當然他也有讀書的資本,你說他錢賺夠了都有人信。
對楊裕感觸最深的還是陳衛(wèi)國,要說是看著楊裕長大的也行,可是楊永達離婚前,也沒看出楊裕也什么特別的地方啊,甚至學習成績比自家兒子也許強點,但也有限啊。
這一年多他也去過楊家?guī)状?,楊裕跟他說過家里不知情,他自己跟楊永達聊天的時候也側面打聽過,確實是不知情的,所以楊裕突然這么聰明其實跟學校家庭教育沒什么關系。
那就是受父母離婚的刺激?
陳衛(wèi)國突然冒出一個匪夷的想法。
嘆了口氣,突然拍拍陳軍的肩膀,“跟楊裕好好學吧,你年紀比他大呢,不能被甩開太遠?!?p> 陳衛(wèi)國那邊什么情況,楊裕自然是不知道的,他現在李懌蓉的大賣場里溜達。
自從楊樂過來后,老是跟許玲薇聊天,逛街,剪頭發(fā),楊裕勉強跟了幾次,感覺沒什么意思,還是自己玩自己的吧。
恰好碰到李懌蓉在巡店,四海家電越來越大以后,管理越來越走向正規(guī)化,與之相反的事,李懌蓉直接參與的工作越來越少,于是把自己定位為總店的店長。
“真的去學習啊,其實來姐姐這里一樣可以看書啊?!崩顟匾残┛上В杏X楊裕每次過來都能給店里帶來一些增長。
這么想是也根據的,像暑假的時候,他讓許玲婭過來打假期工,給品牌做宣傳,李懌蓉看見有樣學樣。
她的規(guī)模比楊裕大多了,每天派出幾十上百人,每天每人給十塊錢,包一餐午飯,比印制彩色單頁等其他宣傳手段的成本低多了,但是效果出奇的好,銷量比往常多了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