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冷,空曠,寂靜。
黑暗中忽的傳來啪嗒啪嗒的腳步聲,合金裝甲與堅固冰面撞擊的聲響,遠遠傳開。
蘇檸謹慎地跟在無人機后面,大型電磁步槍已握在手上,隨時準備給予敵人致命一擊。
“嘀嘀!”
無人機有了新發(fā)現,頭盔屏幕上,其中一個小畫面被放大。
蘇檸瞳孔微縮,那是一根鑲嵌在巖石內的蒼白骨頭,而巖石外又包裹著薄薄的冰層。
無法看清骨頭的全貌,但毋庸置疑,這是某種生物的遺骸。
蘇檸快步上前,仔細打量著這具遠古的化石,頭盔也在記錄著他看到的景象,并發(fā)送給螞蚱小姐。
“螞蚱,分析化石?!?p> 清冷的女聲在耳邊響起。
“無相關數據,無法分析,推測是某種生物遺骸?!?p> 蘇檸一想,自己并沒有考古或者生物學方面的喜好,隨著自己來到這顆星球的那個微型電腦,確實沒有儲存相關資料。
他拔出激光劍,切下一部分化石,放入腰間的儲物匣子。
近距離看著巖石中的骨頭,才發(fā)覺它們比蘇檸還要高大,而且似乎只是生物的肢體而已。
在蘇檸的估算中,眼前生物,在死亡前起碼有40到50米高,比白色巨獸還要高出十幾米。
他猜想,這或許是遠古時期,星球上的霸主,后來遭受某種天災,如同地球的恐龍那般,消亡絕種。
只留下化石,給后人瞻仰。
蘇檸繼續(xù)往前,把化石留在身后,他的目的可不是考古,而是尋找白色晶體。
枯燥無味的旅途,很快便被一連串發(fā)現打破。
那是混亂地堆疊在一起,大小骨頭互相糾纏著,似乎在生前遭受巨力碾壓,被擠成一團的骨頭遺骸。
想象著被某種力量攻擊的生物群,瞬間擠壓成模糊的肉塊,蘇檸只覺得不寒而栗。
沒有從冰塊包裹的骨堆中攫取樣本的打算,蘇檸快步繞過,往更黑暗的深處走去。
空洞漸漸狹窄,巖石上出現或細長,或橢圓的分支岔口,漆黑的洞底傳來空靈的回響,似乎通向地獄深淵。
蘇檸一直沿著最開闊的那條隧道前進,石壁兩側的冰面漸漸消失,露出平滑且?guī)в兴郊y路的巖石。
撫摸著深淺不一的放射狀紋路,凹陷處光滑平整,不像是瞬間形成,反倒像是長年累月之下,緩慢沖刷而成。
看了眼屏幕上顯示的輻射水平,依然是微不足道的含量極低。
這讓蘇檸非常疑惑,在沒有輻射覆蓋的空洞中,為何還能保持如此低的溫度?
難道,白晶輻射并不是溫度下降的原因,而是白晶的另一種特殊性質導致的?
順著石壁紋路,一直往前,通道在不知不覺中彎曲著往下,通道大小也變得狹窄,快要容不下巨大的動力裝甲。
直到現在,依然沒有發(fā)現白晶,蘇檸有些躊躇,是繼續(xù)下探還是等待螞蚱的支援。
此時,無人機傳回了不一樣的畫面。
那是一束白色的光芒,照亮光滑洞底一條條粗大的溝壑。
無人機在靠近后,瞬間失去聯系,隨即,蘇檸便收到無人機損毀的報告。
在靠近光柱附近后,幾乎是一瞬間,頭盔便傳來高輻射的警報聲。
蘇檸往后退出一點,警報很快停止,僅僅是幾米的距離,便如同分隔的兩個世界般。
動力裝甲趴在地上,蘇檸從其打開的后背站起,精神力外放。
在感受到浩瀚的白色粒子后,他的內心充滿欣喜,這種熟悉的感覺,的確是找尋已久的白晶輻射。
蘇檸截取一小團粒子,送入偽生體原子爐內,在規(guī)律的抖動中,自行附著到結晶上,聚集在那些凹陷的表面。
在靠近光柱的附近盤膝而坐,精神力化作無形波紋,不斷包裹大片粒子,源源不斷地送入體內。
蘇檸沒有進入光柱內,濃郁的輻射粒子讓他感到害怕,而且每顆粒子所蘊含的能量,是核爆輻射粒子的十幾倍。
他不敢冒進,而是小心翼翼地吸收著。
……
通往空洞的隧道中,巨型電梯迅速往下,在到達冰面前緩慢減速,穩(wěn)穩(wěn)停在凹槽中。
合金門打開,十輛運輸車整齊排列,同時從電梯駛出,接著是第二排,然后是一排八臂安裝車。
最后,沉重厚實的軌道安裝車,在吱呀聲中,艱難地挪動到冰面上。
紅光閃動,高能激光破開冰面,特殊軌道被安裝,軌道表面粗糙,內置發(fā)熱裝置,防止被冰層覆蓋。
堅硬的冰面極大延緩了軌道安裝的進程,一旁的地底實驗室倒是進展順利,很快便搭建第二層。
通過一路放置的路標桿,螞蚱聯系到了蘇檸,了解情況后,緊急加派多輛運輸車及安裝車去蘇檸所在的位置。
它們的任務是擴大通道,以及在蘇檸附近搭建符合修煉生活場所。
簡單估算了一下,偽生體原子爐內白晶輻射的壓縮進度,蘇檸得出需要在這個區(qū)域呆上一兩個月的結論。
蘇檸抓緊時間,兩眼一閉,對身邊不聞不問,他的安全全部交給懸浮在空中的紅色無人機。
以及正在趕過來的機械化部隊,它們全部由機器人組成,效率極高,悍不畏死。
另一邊,螞蚱在開發(fā)建設地下空洞時,意外發(fā)現一塊長達幾公里的蛇狀化石。
以及壓在蛇狀化石上的,擁有四肢尾巴,卻沒有頭骨的邪異骨架。
螞蚱對此非常感興趣,指揮著大批八臂安裝車挖掘化石,似乎想要把骨架帶回去做成標本。
如果蘇檸看到這一幕,一定會“盛贊”一句,螞蚱的眼光真棒,一眼就看中這些擁有恐怖力量的詭異物品。
然后轉身就跑,絕對不帶一絲猶豫。
邪異骨架的尾部,空心的管狀骨頭,纖細修長的四肢,蘇檸有89%的把握,這是第四階段的巨蛇,而且是變異版。
也就是地下深淵中,巨型石制大門雕刻的浮雕形象。
可惜,蘇檸對這一切并不知情,他完全專注于眼前,近在咫尺的白晶輻射。
……
赤道上空,環(huán)繞星球滑行的三顆衛(wèi)星,不斷掃描著地面,迅速標記那些外型可疑的物體。
它們的首要目標是找尋,一百萬米之下的,細小如發(fā)絲的落單巨蛇。
這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山體的陰影,巖石對光線的反射,廣袤的大地,都會對搜尋造成極大的阻礙。
從不斷發(fā)回的照片中,螞蚱能大致推斷出這顆星球表面的大小,約是地球的3倍。
螞蚱強悍的計算能力,輕松處理那些,人類看了會直接發(fā)瘋的圖片數據,并且與前段時間拍攝的,相同位置的照片進行對照。
期望能找出某些變化,但情況不容樂觀,如此龐大的數據量需要好幾天才能整理分析一遍,螞蚱不得不為自己額外加裝了幾個輔助運算核心。
采用分配區(qū)域的辦法,如此,多個核心的配合下把整理分析一遍的時間壓縮到一天內。
一個月后,地下軌道運輸系統(tǒng),以及地底實驗大樓已經基本完工,螞蚱小姐清閑了許多,把更多的算力集中到搜索巨蛇的工作上。
當然,她也沒有冷落自己最近才喜歡上的化石收集,那個怪異的無頭化石已經被她收入囊中,暫時存放在地下實驗室的一層。
有空她便會去欣賞一番,每當看到那些潔白的骨頭時,“心里”都會有種美妙的滿足感,興趣愛好什么的果然很有意思。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螞蚱小姐辛勤努力,終于確定了三條獨來獨往的巨蛇。
它們的生活作息非常規(guī)律,但過于模糊的照片無法判斷巨蛇的形態(tài),也就無法確定它們到底處于第幾階段,實力如何。
但這些都與螞蚱小姐無關,她的任務已經完成。
她把“視線”轉向對整顆星球的觀察。
北極地區(qū)常年被烏云籠罩,無法觀測地表的真實情況,有趣的是,星球的另一端,南極地區(qū),被某種奇異的力量覆蓋。
通過對南極地區(qū)拍攝的照片分析,螞蚱很確定,那個地方的景象,被扭曲了。
因為照片里,南極地區(qū)出現了大量相同的景物。
比如一棵被復制上萬次的扭曲怪樹,組成的怪異森林。
比如那不斷飄下的,大小完全一致的雪白結晶。
螞蚱利用自己的權限,操控繞經線滑行的三顆衛(wèi)星,每天16個小時地監(jiān)視那里,她很好奇這種怪異的景象是人為還是自然形成。
但無論是哪種,都很有研究的價值。
拋卻兩極不談,螞蚱把視線轉向廣袤的大地。
這顆星球并沒有任何意義上的海洋,首先是北半球,除了各種顏色的泥土,裸露的山巖,延綿的山脈,就只有藍色的藍草原。
南半球,卻來了個180°大轉變,就像是螞蚱小姐那些,極端鬼畜的虛擬皮膚。
下半身是可怕惡心的觸手,但上半身卻是可愛青春活潑的少女那樣。
南半球的大部分地區(qū)被茂密的森林覆蓋,難以計數的植物占據了大片區(qū)域,平原,沼澤,山丘全都是郁郁蔥蔥的不同種類的植物。
植物的顏色更是千奇百怪,藍色并不是主色調,覆蓋絕大部分地形的黑色植物,才是南半球的主角。
令螞蚱疑惑的是,為何南北半球會以赤道為界線,分裂出兩個,幾乎沒有任何相同之處的環(huán)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