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尚書的話,剛說完。
只聽整個大堂之中,傳了一片的抽氣聲。
“什么?遼國二皇子?!”
“我的天吶,真的假的呀?遼國是不是瘋了呀?”
“唉,恐怕又要起戰(zhàn)士了?!?p> “我還以為是哪個江湖的俠客呢?怎么能是遼國人呢?”
耳邊傳來周圍大臣竊竊私語的聲音。
不可否認的是,所有大臣都帶著一絲震驚和驚訝,完全沒有想到刺客身份,竟然是遼國的二皇子。
女帝這個時候開口問道:“核實過身份嗎?真的是遼國二皇子?”
刑部尚書此時已經(jīng)十分的鎮(zhèn)定了,開口之前或許還有些不知道該如何講,但是已經(jīng)到了如今的程度,也就沒有什么好顧忌的。
所以十分的肯定,回答道:“回稟陛下!已經(jīng)核實過了,身份并沒有作假,那二皇子還說讓我們放了他,否則遼國定不會善罷甘休,不知要如何處理?!?p> 刑部尚書說完之后就不吭聲了。
其他的大臣聽完了這個消息之后,臉色紛紛都變了,除了驚訝之外,還有一種苦惱。
這對他們來說可并不是一個好的消息。
要知道,遼國雖然面積不大,可是這國家的人都十分的粗壯。
綜合實力來說,并不差大武國,所以如今他們竟然裝了遼國的二皇子,這是一般的身份嗎?這可是儲君的互選人之一呀。
他們把人給扣下來了,這就相當于斷人家香火,這可是大仇呀!
一時之間,整個朝堂之上議論紛紛,陳易雖然沒有說話,但也聽到了,心中卻是有些部分,還有一些說不上來的感覺。
陳易他都有些被氣笑了,不知道這些大臣到底是怎么想。
覺得大禍臨頭了,就抓了一個對方的二皇子?
先不說這個,二皇子到底得不得寵,就說可以隨意地到處走動,一看就不怎么樣,畢竟是爭不過其他的兄弟,才遠走他鄉(xiāng)的。
按正常邏輯,有自己的勢力,誰又會到處溜達,忙正事都忙不過來。
且就看他這次安排的刺殺,這是什么?
這就是沖動呀,形勢不計后果沖動,而且還沒有足夠的智商,能夠讓自己全身而退。這樣的繼承人,他遼國的國君是傻嗎?
而且還有最重要一點,你可別忘了這是刺殺呀,刺殺一國的國主。
這是一般的罪名嘛,管他自殺是什么樣的身份。
哪怕你是對國的國主,也不能來刺殺,不用過度國主呀,這并不是身份問題,也不是其他問題,而是關(guān)于自己的尊嚴呀。
陳易抬頭看著坐在上方的女帝,顯然,女帝沒有想到這一點,反而被其他大臣帶跑了。
陳易不知道這些人到底在怕什么,不過隨后也就想明白了,也跟著他了一口氣,突然有一種心力憔悴的感覺。
弱國無外交,如今朝堂之上的這些大臣們,為什么會這么害怕?
關(guān)鍵是因為沒有底氣呀,打仗是燒錢的事兒,不光需要,戰(zhàn)士們的實力人數(shù),以及將軍們的指揮。
最最重要的是需要有錢呀!如今大五國最缺的是什么?
不用說問,一個三歲的孩子都知道,那就是缺錢,所以這些大臣們才會如此的心虛,一個個的非常的惶恐不安。
陳易理解是理解,可是不能夠容許這樣的事情發(fā)生。
他們可否想過,如果縱容,會有什么樣的后果。
你自己人都不把你的頭兒放在心上,別人說來自殺就自殺了,那其他人還會尊敬嗎?這不滅自己威風嗎?
也是再直白不過的道理,陳易不相信這些大臣們一點兒都不知道。
這平時一個一個的互相爭斗的各種計謀花樣別出,到了關(guān)鍵的時候,怎么都認慫了呢?
這個時候戶部侍郎站了出來。
“陛下可要三思呀,如今國庫空虛,隴西旱情剛剛結(jié)束,南邊洪澇還在治理,西北邊境也是戰(zhàn)爭不斷,如果咱們這個遼國打起來的話,這后果……”
趙尚書,說的十分的懇切,就差聲淚聚下了,自然贏得了其他大臣的認可。
好幾個紛紛上前勸說道。
當然也有相反的意見,吏部尚書就上前一步。
“陛下!臣覺得不可,且不說遼國是否知道這件事情,就只聽那要過二皇子一人之眼,咱們就放了這個刺客,這不是置陛下的安危于不顧嗎?”
女帝沒有說話,看了一眼吏部尚書,顯然是有些默認了這個說法,這件事情最大的受害者,不是別人,就是坐在龍椅上的這邊。
陳易靜靜的站在原地,覺得這一次,女帝應該不會再做糊涂的事情。
這是要讓陳易來說,其實很簡單,完全可以送國書,前去質(zhì)問,如今秋收已過,即將入冬,大武朝不想打仗,難道他遼國想打?
不管怎么說,這件事錯就錯在遼國二皇子身上。
如果聊過,對著二皇子比較重視的話,他們還可以以此為要挾,討要一些好處,如果當皇子不受重視的話,那就更簡單,直接處決了就行。
不光可以打一下遼國的臉,還可以壯我國威,不管怎么想,就是不虧本的買賣。
哪里有那些大臣想那么復雜?
可是不得不說,如果身體還在的時候,不對,應該說,女帝剛剛登基的時候,這些大臣們可能也不會如此驚慌失措。
主要是這段時間,國庫空虛的人,他們都心虛了。
但凡,遇到什么事,都有一種杯弓蛇影的感覺,也就往最壞的打算去想。
最終這些事情在朝堂之上爭論不休。
最終也沒有個結(jié)果,陳易看著女帝意思好像是打算用拖字訣,陳易在心里搖了搖頭,這事可不能拖,拖越久,對他們就越?jīng)]有利。
難道就是遼國不知道嗎?
陳易覺得未必,既然這聊過二皇子如力道,大誤國,沒有任何的消息傳,而且還策劃了刺殺,那就說明,大國之中肯定還有其他的遼國探子。
說不定這事兒,如今早已經(jīng)傳回了遼國,如果等著遼國那邊給反應的話,他們就陷入了被動之中。
不過,陳易在朝堂之上并沒有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