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母子 20061217
那還是香港還未回歸之前的事情吧!歸省,母子三人,當(dāng)時我還很年幼,像是8歲來的樣子!
九十年代真是個具有濃厚鄉(xiāng)村味道,十分讓人值得回味。
九十年代的龍門通訊科技交通各項的東西都不完善,說到底,龍門是個山旮旯的地方,是個廣州,惠州都丟棄的沒人要的可憐孩子。
首先的是通訊技術(shù),這個年代移動電話是個奢侈品,并不像現(xiàn)在的大眾化物品,人手一部,那時叫大哥大,黑色的磚頭大塊大塊的,黑白屏幕,只可以打電話,至于什么游戲娛樂都沒有,即使是這樣的磚頭價錢貴得很,居然不下一萬。而普通人家家里有個座機(jī)都經(jīng)已是不得了的奢侈了!那么有急事如何找人,那時有個小玩意,叫bb機(jī)。扯遠(yuǎn)了。
交通也很是不方便,多數(shù)人家里有的只是單車,摩托是個奢侈品,更別說四個輪子的轎車。
母子三子搭車,所謂的大巴,以前的大巴是私人的,沒有人管,車費多少,幾時開車,車載幾個人全是司機(jī)老板說了算。
歸省出來,那時是中秋夜,母子三子走出鄉(xiāng)村大路,所謂的大路也只是泥路,一坑一洼的路,這里到圩鎮(zhèn)只有一班車,每日走幾次。母子三人走出大路,等了好久都沒有車,來到十字路口,人心茫茫,不知道舉步與否。
等了好久還是沒有車,有個人騎自行車經(jīng)過,閑人來的,不關(guān)事。
后來等的太久,還是沒有車來,等不下去了,便沿著路向走出水泥路。天漸漸入夜了,摸著走,趁著月色。
一個婦人,來年哥哥小童無燈,無仗,冷冷清清無人問。天上月圓,地上人圓,除了這三個旅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