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老帶著眾人找了一家簡陋的酒樓,算是慶祝李天宸三人考入學府,同時也讓三人和自己的家人、同伴告別。
席間眾人爭相慶賀李天宸、李天龍、韓善怡三人考入學府,這在當地可是天大的事情。談到李天龍時,李老族長又一次潸然淚下,也引得牛家和韓家眾人羨慕不已。
席間韓老也是老懷大慰,能教出如此出眾的弟子,也算是給自己的晚年畫上圓滿的句號。自己親孫女已考入學府,牽掛已無,韓老也打算趁著還有精力,四處去走一走,看一看這大千世界。
總算有了時間,在學府門口,考試結束后一片嘈雜,又要應對道賀之人,也沒有功夫詳細詢問眾人與考官交手的過程。正好此時時辰尚早,韓老便耐下心,詢問起來。
韓老邊詢問,邊點出眾人的不足之處,教導眾人日后修行時注意的地方。當初李天宸和李天龍二人的飛速提升,韓老便確定這二人身后定有高人相授,顯然有一番他不知道的奇遇,那人看起來也沒有惡意,便沒有過多地詢問。
以韓老的閱歷,自然也知曉這世間有些事是有人不愿被外人知曉的,有時詢問過多也并非好事,反而會給自己和眼前這二位弟子引來禍端。滿意地看著李天宸和李天龍,韓老已經沒有什么遺憾了。
終到了離別之時,韓老、李老族長、牛老族長等人,也要領著牛家兄弟、劉添福等少年回到住處,明日便要返回家鄉(xiāng)。
李天宸、李天龍、韓善怡想要跟去,再多陪韓老、老族長與這些多年的同窗一晚,也被韓老拒絕。固然舍不得這兩位弟子和自己的孫女,雛鳥終歸要有飛離的一天,那廣闊的天空,才是他們翱翔的天地。多一夜,少一夜相伴,又有何妨,此番路途也不近,該有的傷感也不會少,何必讓這些疲憊的孩子去徒增勞累和愁傷。
李天宸起身跪地,先向著李老族長叩首拜別。李天龍見狀,也馬上跪地叩首。李老族長老淚縱流,連忙去扶起這兩位自小看大的孫兒,嘴上不住地說著:“好孩子,好孩子。”
李天宸也拉過李天龍,向著韓老跪拜,表達心中的感念,感謝老人這些年的悉心教導。
韓老扶起兩位心愛的弟子,不厭其煩地再次說著:“到了學府要好好修行,莫要被那虛名迷住了雙眼,被驕傲擾亂了心智。善怡要麻煩你們照顧了,晚年得此弟子,吾愿足矣?!?p> 韓老和眾人再將李天宸、李天龍和韓善怡送到學府。學府中走出一位中年男子,韓老也將李天宸、李天龍、韓善怡叫到身旁。這位男子名叫王成,是學府里一位教管,負責新生的教導。王教管當年也受過韓老的教導,對韓老也頗為尊敬,二人的私交極好。韓老便托這位王教管多加照拂李天宸、李天龍和韓善怡三人。
臨行前,幾位自小一起長大的少年們,彼此之間也少不得落淚告別。
雖然四望村和韓家村也還算富裕,相對于那些貧瘠的鄉(xiāng)村,也只是三餐溫飽罷了。來回路程的費用不少,大人還要做農活,讓幾個十來歲少年獨自趕路也不安全。學府規(guī)定,只有年末歲首學生才能回家和家人相聚,像李天宸、李天龍、韓善怡幾人,恐怕幾年內都很難再回家中了。
在韓老、李老族長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李天宸、李天龍、韓善怡向著家的方向跪拜叩首,算是與父母親人告別,方才不舍地隨著王教管走入學府大門。
離鄉(xiāng)的思愁依舊縈繞在三位少年的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