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交替
從魏徵府上出來的時候已經(jīng)是臨近中午了,和來的時候相比,馮智彧手中的東西不見了。
太平坊,這個一聽名字就知道不一般的地方,這里的消息很滯固,因為這里住的人都不是一般的達官貴人,尋常人根本不敢亂傳這里的消息。
但同時這里的消息也很靈通。
住的都是國之重臣,甚至可以說是一舉一動就能影響大唐走向的人,關(guān)注這里的人自然也就少不了了,只是礙于身份的限制,沒有多少能量的人都不敢覬覦這里半分。
不過馮智彧也不在意,他這一趟來拜訪魏徵雖然真實目的是為了給茶葉做推廣,但實際上除了他之外沒有人知道茶葉以后的大勢。
再加上他來這里拜訪也算是有理有據(jù),畢竟之前魏徵上諫李世民派使者出使嶺南的事情已經(jīng)傳開了,馮氏兄弟來拜訪一下也是應(yīng)該的。
拜訪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送的東西也就是點兒茶葉罷了,所有人都挑不出來什么毛病。
但這也就僅限于魏徵罷了。
在拜訪過魏徵之后馮智彧和馮智戴再次回到了之前馮智戴過的那種生活。
住在這權(quán)貴云集的太平坊,但卻無人拜訪,也沒有資格上朝,所有人都對他們敬而遠之。
不僅是因為他們嶺南人這個身份,也因為他們的父親馮盎。
不過馮智彧卻并不在意,習(xí)慣的也很快,因為早在到達長安之前他就知道會是這么一番情景,提前做好了心理建設(shè),那么想接受的話也就沒有那么難了。
他和馮智戴來的時候還不一樣,馮智戴帶兵進京馳援朝廷攻打徑州羅藝的舉動只能說是錦上添花,所以到最后馮智戴也只是落得了一個散職以及一些無關(guān)緊要的財物封賞罷了。
但馮智彧不同,在這種史無前例的蝗災(zāi)面前帶著四十余萬石的糧食進京,這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雖然最后也是被封了個散官,但最重要的還是那個開國縣子的爵位。
雖然是最低的爵位之一,僅僅是比開國縣男高了一級而已,但若是先看看馮盎這個耿國公的話也就沒有那么不可接受了,而且最重要的是爵位是有食邑的。
也不知道李世民是想要關(guān)著并監(jiān)視著他還是想要對嶺南馮氏示好,馮智彧這個開國縣子的封地在霸上,距離長安城也不過十公里左右而已。
所以,百無聊賴的馮智彧最后還是決定去自己的封地看看。
馮智戴倒也沒有反對,雖然他這一年以來基本上的活動軌跡都是在長安,甚至都極少出家門,但馮智彧的性子他也了解,在對著門口的侍衛(wèi)點頭示意之后就帶著馮智彧出了門。
不是讓侍衛(wèi)看好家,而是因為那侍衛(wèi)是在他到長安的第二天李世民派出的龍武衛(wèi),名義上是保護他的人身安全的。
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宮里,而李世民僅僅只是點了點頭后就沒有再說什么了。
的確,這隊侍衛(wèi)最初的目的其實是為了監(jiān)視馮智戴,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馮智戴的安分讓這隊侍衛(wèi)的作用越來越低了。
一直以來李世民都沒有放松過對嶺南馮氏的警惕,即便是馮盎把馮智戴送進了長安也是一樣,但這次,他是真的放松了不少。
這四十萬石糧食所起到的作用遠比馮智彧想象中的要大很多。
“啊~”
馮智彧懶懶的抻了一下腰,雖然只是十公里罷了,但是坐馬車真的是個累挺的事兒,因為這個時代的路即便是官道也都是土路,再加上木制的馬車有沒有什么減震功能,所以馮智彧還是覺得挺難受的。
“還是這里舒服,長安那邊太壓抑了,也沒有什么人氣兒,真不知道二哥你這一年是怎么過來的。”
絲毫不顧忌身邊龍武衛(wèi)的存在,馮智彧毫不客氣地開口吐槽著。
“你啊你,都十七歲了心性還定不下來,現(xiàn)在可是在長安不似在家里,以后還是要收斂一些才是?!?p> 許久沒有見這個弟弟了,兩三天的時間并不足以讓馮智戴心中的那份思念和關(guān)懷全部散發(fā)完畢,所以對于馮智彧他還是比較放任的。
“算了吧,反正我在這長安也就是呆著而已,只要不是太過分基本上沒人管,二哥您就別嘮叨我了,你看我這么多年雖然沒個正形,但我做過那種太過分的事情了嗎?”
“這倒是?!甭犞艿艿脑採T智戴不由得點了點頭。
這個弟弟雖然一直都沒個正形,但要說這些年他還真沒做過什么太出格的事情,之前在高州的時候也就是利用身份之便讓下面的官員幫著做點事情罷了。
馮智彧從來都不是那種仗勢欺人的紈绔子弟,即便是讓下面官員辦事也從來都是給銀錢的,所以如果拋去他使喚官員這事兒不算,馮智彧做的事情都是合規(guī)矩的。
讓人辦事兒,給人工錢,這不是很合理嗎?
“話說回來了,二哥你打算什么時候回去?”漫步在田野之間,馮智彧似是有意無意的提起了這件事。
……
馮智戴沉默了一下,連腳步都頓住了。
“再等等吧。”良久,馮智戴長嘆了一聲。
在這之前馮智戴心心念念想著的都是回恩州,回高州,因為這長安對身具嶺南人和馮盎兒子雙重身份的他充滿了惡意,沒有人愿意在這種地方久呆。
但情勢所致,他不得不呆在這里。
而現(xiàn)如今馮智彧來長安了,雖然表面上來說是帶著四十萬石的糧食馳援關(guān)中蝗災(zāi),但馮智戴清楚馮智彧實際上是來替換他的。
在天底下所有人看來,馮智戴的作用要比馮智彧的大。
作為馮盎的二子,馮智戴可以說是很早就嶄露頭角了,能力、氣節(jié)和政治嗅覺這些方面他都很出色,所以在所有人看來朝廷把他留在長安要遠比留下馮智彧好得多。
但馮智彧選擇的這個切入點很好。
史無前例的大蝗災(zāi),受影響范圍多大二十七個州,五姓七望和世家大族全部都選擇隔岸觀火,這個時候嶺南的援助就顯得彌足珍貴。
雖然馮智彧和馮智戴這兄弟倆從未開過口,但李世民也知道馮盎“派遣”馮智彧這個嫡三子來長安的意思。
只是李世民不知道,讓馮智彧來長安的并不是馮盎,因為在此時馮盎的心里,馮智彧要比馮智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