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陽毅還是滿臉困惑,陽城延便提醒道:“彼時,高皇帝駕崩日短,坊間多有傳聞:太后欲遍殺功侯貴勛,以掌大權(quán)!”
“外朝百官莫不嘩然,終日不可自得,唯恐為刀兵所戮?!?p> “幸得蕭相以‘太后手無兵馬,無力血洗朝堂’慰之,外朝百官心方稍安?!?p> “如此人心不安之時,太后借冒頓書辱一事,欲以樊噲奪掌兵權(quán),外朝何人敢言?”
“又何人敢冒‘為奸妄讒言太后’之險,勸太后忍辱負重,以全大局?”
“故那日軍議,外朝百官無不諱莫如深;二郎出身相阻,百官方有‘陽氏二郎仗義忠直’之美言……”
聽到這里,陽毅只覺得腦海中一片混沌,前世建立的歷史觀轟然崩塌!
合著漢初貫徹始終的政治斗爭,真正的罪魁禍首不是開國元勛、外朝功侯,而是呂氏外戚和周呂侯呂澤的舊有政治勢力?
太后呂雉是被逼無奈?
惠帝劉盈不是能力不行,只是生不逢時?
本被陽毅以為是漢初政治、朝堂亂局之罪魁禍首的外朝百官,居然大都是識大體、顧大局的忠臣?!!
最讓陽毅無法接受的是……
——最后得到勝利的陳平、周勃等逆臣,居然只是投機者?。?!
這……
不得不說,陽城延這一番別樣的解讀,雖然對陽毅的固有歷史觀帶來的極大沖擊,但仔細一想,還真沒啥毛病!
呂雉是劉盈的親娘,劉盈還是呂雉唯一一個兒子。
最重要的是:劉盈,可是呂雉的皇帝兒子!
對這樣一個‘有出息’的兒子,呂雉怎么可能有壞心思?
再說呂氏外戚、周呂部舊,在劉盈為太子儲君,又險些被劉邦廢黜儲位,以劉如意替代之時,幫助呂后保住劉盈儲位的,可就是這些人!
這樣一想,這些人自覺‘對劉盈有恩’,在劉盈登基之后想得到一些回報,也就完全合理了。
至于外朝百官,雖然陽毅還是不愿意相信陽城延‘百官多為忠臣’的說法,但有一點,是陽毅絕對無法忽視的。
——如今在朝為官的人,百分百都是受到過劉邦恩惠的!
無論是開國元勛,還是百官功侯,無一不是劉邦親手提拔起來,才達成如今的成就。
這樣一群蒙劉邦知遇之恩的人,對劉邦的兒子,會有什么壞心思?
——就算極個別人會有,也不可能是整個外朝,帶著與這個時代普行價值觀嚴重不符的惡意,集體和劉盈做對!
“這么說來……”
“百官大都可以嘗試拉攏一下?”
“呂雉那邊,沒準也可以動些心思……”
想到這里,陽毅便遲疑的抬起頭,望向眼前的老爹陽城延。
“大人當(dāng)知,兒自那日軍議,便已同陛下榮辱與共;往后,兒亦當(dāng)為陛下之肱骨?!?p> “于兒日后為官之道,大人可有何教?”
對于陽城延,陽毅基本上完全信任。
但旬月以來得遭遇,讓陽毅幸運的養(yǎng)成了一個十分寶貴,對未來至關(guān)重要的品質(zhì)。
——時刻保持警惕,時刻保持懷疑!
所以對陽城延,或者說對陽城延身后的外朝百官,乃至于‘外朝多為忠臣’這個說法,陽毅無法完全信任。
至于‘出言試探親爹’這件事,陽毅也沒有太大的負罪感。
——萬一老爹也被人騙了呢?
再說了,二人‘親生父子’的概念,恐怕也只在生理學(xué)上成立;在情感層面,陽毅談不上有多愛戴陽城延……
“混賬東西!”
一聲呵斥脫口而出,陽城延的目光當(dāng)中,卻不見絲毫憤怒。
“璞玉,璞玉啊……”
佯裝惱怒的瞪大眼睛,又裝摸做樣的‘調(diào)整呼吸’許久,陽城延才略帶些幽怨開口。
“為父能有何教?”
“為人臣者,自當(dāng)唯主君之命是從;阻主君行差糾錯,致使母子反目!”
“為朝臣者,則當(dāng)以安穩(wěn)朝局為首要,凡使朝野動蕩之事,若非不得已,自當(dāng)竭力相阻!”
言罷,陽城延便似是個受委屈的孩童般,頗有些可愛的悶哼一聲,將頭別向一旁。
聽聞陽城延這番話,陽毅也終于放下了心中的顧慮,對老爹咧嘴一笑。
“大人恕罪,恕罪……”
待陽城延面色稍回暖,陽毅才又靠近案幾,略帶些遲疑道:“如此觀之,太后所惡者,非為陛下之肱骨,而乃外朝百官?!?p> “既如此,兒恐當(dāng)官復(fù)原職,復(fù)為侍郎?!?p> “唯有如此,方可使太后知兒非外朝耳目,而乃陛下肱骨?”
聽陽毅說起正事,陽城延縱仍有些惱怒,也是不由正了正面色。
“然。”
“若欲使太后息怒,免降罪于吾陽氏一門,二郎確當(dāng)官復(fù)原職,日夜侍立于陛下身側(cè)?!?p> “待太后觀知二郎之忠義,前時軍議之事,方可不復(fù)為太后所惡?!?p> 見老爹也對自己的看法表示認可,陽毅沒由來的一惱。
“早說呀!”
“早說清楚,我也不用白折騰這么久!”
此時,陽毅已經(jīng)基本確定:早在決定打陽毅一頓板子的時候,讓陽毅‘官復(fù)原職’的計劃,就已經(jīng)被陽城延所認定!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說得通陽毅為什么‘只是’挨了頓板子,而不是更嚴重的禁足、罰跪x天,乃至于滾出長安。
——呂雉和劉盈之間沒有問題,就意味著呂雉對于兒子劉盈培養(yǎng)勢力這件事沒有意見,甚至是樂見其成的!
這樣一來,陽毅只需要證明那日軍議,自己并非是代表外朝阻止‘呂雉’,而是從大局出發(fā),為江山社稷計,才阻止‘太后’出兵就可以了。
那怎么證明呢?
——挨頓板子!
那頓板子,不單單是陽毅‘忤逆太后’的懲罰,更是陽城延替陽毅給出的間接證據(jù)。
——太后信我,我真不是外朝成員;我做這些事,真不是我爹指使的!
你看,連我爹都打我板子了!
當(dāng)然,如果只是挨一頓板子,多少還是會有些做戲的嫌疑。
可要是先埃頓板子,讓呂雉消消氣,再回劉盈身邊,亮明自己‘你兒子的心腹’這個身份,就沒有問題了。
只不過……
“老倔牛,給小爺折騰這老大一圈!”
——陽城延是成竹在胸,穩(wěn)坐釣魚臺;陽毅可是被逼的連陵邑制度這種‘高危行業(yè)’,都差點納入自己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了!
靜默片刻,到嘴邊的抱怨之語,最終卻還是被陽毅吞回肚中,鄭重起身,對陽城延由衷一拜。
誠如陽城延所言:此間種種,陽毅獲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