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明那些事

朱元璋收養(yǎng)20多個兒子,卻不讓1個姓“朱”,這是為什么。

大明那些事 宇宙三界 2564 2021-08-30 09:40:40

  公元1343年,一場大旱席卷了淮泗之地。農(nóng)者耕于田,顆粒無所收。辛勤耘四季,遺尸滿荒野。哀嚎遍地的土地上,那僅存的一點(diǎn)綠草,又被鋪天蓋地的蝗蟲所吞噬。因?yàn)榇蠛担责I死;又因遺尸,引發(fā)瘟疫。年幼的朱元璋,眼睜睜地看著,父親、母親、大哥,一個個患病、一個個餓死……那一年,他失去了家,也出家了。

  鳳陽少了個放牛娃,皇覺寺多了個敲鐘童。有時他在想,如此晨鐘暮鼓,直至兩鬢斑白,也是不錯的人生??墒?,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皇覺寺斷糧了,朱元璋的童子夢也破滅了,他成了一個尊嚴(yán)換糊口的乞丐。再后來,如火如荼的紅巾軍起義,又多了個無名小卒。

  子興奇其狀貌,留為親兵。戰(zhàn)輒勝,遂妻以所撫馬公女,即高皇后也。

  郭子興的青睞,是朱元璋的人生轉(zhuǎn)折點(diǎn)。他將養(yǎng)女馬氏,也就是后來的馬皇后,嫁給了朱元璋。他為朱取名元璋,字國瑞,號朱公子。朱元璋自此,成為了義軍的后起之秀,邁出了逐鹿天下的步伐。

  打虎還得親兄弟,上陣須教父子兵。曾參豈是殺人者,讒言三報(bào)慈母驚。——《增廣賢文》

  打天下的人分兩種:一種是世家大族用宗室,另一種是布衣白丁談感情。前者如:秦始皇嬴政、魏武帝曹操、唐太宗李世民;后者如:漢高祖劉邦、先主劉備、明太祖朱元璋。

  而談感情,拉攏人心者:義子忠誠第一;兄弟之情第二;君臣之義第三。所以,有韓信身死長樂宮;張良閑云求安身;蕭何自污以保命的事跡。

  可是,義子忠誠第一,又有一前提——義父無親子,或親子遠(yuǎn)強(qiáng)于義子。所以,為了保住孱弱的劉禪,劉備將驍勇的劉封,送上了斷頭臺。

  古人養(yǎng)義子者,如:劉備之劉封、郭威之柴榮、李克用之“十三太?!薄⒅煸爸x子……論數(shù)量、論質(zhì)量、論忠誠,朱元璋都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存在。

  太祖下滁州,得文輝,年十四,撫為己子,賜姓朱氏。太祖初起,多蓄義子。及長,命偕諸將分守諸路。

  朱元璋所收20多位義子,大多選自年幼的孤兒,由馬皇后撫養(yǎng)成人。他們有李文忠、沐英、何文輝、朱文遜、朱文剛、道舍、馬兒、真童、金剛奴、保兒、買驢、潑兒、王駙馬等人。

  這些人,大多是孤兒,或是喪父幼童。飽受戰(zhàn)亂之苦,亦受饑寒之迫,孑然于天地之間,而無所依附。馬皇后視若親子,噓寒問暖,教他們讀書習(xí)武,讓他們沐浴母愛的溫暖。

  沐英,字文英,定遠(yuǎn)人。少孤,從母避兵,母又死。太祖與孝慈皇后憐之,撫為子,從朱姓。

  沐英早年喪父,7歲喪母,一路乞討流落濠州。半年的顛簸生涯,饑餓、兵亂、喪母之痛,使得這個孩子沉默寡言。還沒有孩子的馬皇后,將他當(dāng)成自己孩子來養(yǎng),教他讀書、教他習(xí)字、教他做人。

  這個8歲的孩子,一點(diǎn)一點(diǎn)為馬皇后的母愛所孵化。在他心中,他有兩個母親:一個母親生他為人,一個母親教他做人。

  府中機(jī)務(wù)繁積,英年少明敏,剖決無滯。后數(shù)稱其才,帝亦器重之。

  受盡磨難的沐英,少年老成,才思敏捷,為朱元璋所器重。他沒了父母,又有了父母,在馬皇后的溫言細(xì)語中,他學(xué)會了感恩。這樣的孩子,并不止一個,沐英還有20多個兄弟。

  他們受義母撫育,為義父出力。朱文剛戰(zhàn)死了、朱文遜戰(zhàn)死了、金剛奴戰(zhàn)死了……一個個兄弟,都倒在了路上,義父說:那條路通向中原,而他要逐鹿。

  周舍守鎮(zhèn)江,文輝守寧國,馬兒守婺州,柴舍、真童守處州,金剛奴守衢州,皆義子也。

  為了義父逐鹿中原,沐英的20多個兄弟,大半死于亂軍之中,活著的都成了天下名將。他們中有“明初六公爵”之曹國公李文忠;永鎮(zhèn)云南之沐英;天寧翼元帥何文輝;左副總兵徐司馬……

  從大軍征福建,破分水關(guān),略崇安,別破閔溪十八寨,縛馮谷保。始命復(fù)姓。

  有一天,義父說:你們長大了,都恢復(fù)原來的姓氏吧!一個個活著的兄弟,有了新的姓名。沐英想起了,馬皇后的撫育之恩,含淚說道:“朱英本就是您的兒子,是陛下和母后的大恩,沐浴在下長大成人的”。

  朱元璋心有觸動,但想起太子朱標(biāo)后,還是忍痛說道:“可你終究是朕的養(yǎng)子!既然你說沐浴朕的養(yǎng)育之恩,那你今后就叫沐英吧”!

  朱元璋的做法不可謂不高明:1.收養(yǎng)20多個孤兒,視如己出。這些義子為大明拋頭顱、灑熱血,大半死于疆場;2.將義子們都改回原姓,確保朱標(biāo)的唯一繼承權(quán);3.劃清君臣、父子界限,公私分明、以絕后患。

  正是朱元璋,狠心將所有義子,全部改回原姓。一個不準(zhǔn)姓“朱”,才避免了如劉封一般的刀兵相見。朱元璋打擊淮西勛貴,只有義子受牽連而死,從無刻意針對其中一人。

  朱元璋在義子問題上的決策,也換來了義子們的回報(bào),沐英一脈為大明流盡了最后一滴血。

  初,高皇后崩,英哭至嘔血。

  高皇后病逝后,遠(yuǎn)在云南的沐英,如喪親母,痛哭流涕、咳血不止。

  二十五年六月,聞皇太子薨,哭極哀。至是感疾,卒于鎮(zhèn),年四十八。

  太子朱標(biāo)英年早逝,更是使沐英,痛喪發(fā)小兼君主。昔日的義子朱英,如今的云南一號大員,因感傷朱標(biāo)之死,活生生地哭死了。

  歸葬京師,追封黔寧王,謚昭靖,侑享太廟。

  就連見慣生死的朱元璋,也為沐英的情誼所感動。追封其為黔寧王,許諾沐氏一脈,永鎮(zhèn)云貴。沐英之后,為大明王朝,守邊270年。

  先是李自成進(jìn)京,崇禎身死社稷。而后清軍入關(guān),吳三桂甘為爪牙,南明危在旦夕。末代沐王府家主沐天波,追隨永歷帝朱由榔,逃入緬甸境內(nèi)。

  緬甸起初以禮相待,但隨著李定國,在外數(shù)萬軍力不斷折損。緬甸國王莽白,以約見永歷帝共飲咒水、永結(jié)兄弟之情為名。中途派兵3000,對南明小朝廷痛下殺手。

  沐天波見生變故,奪刀擊殺緬兵9名,因寡不敵眾而死。40多名大臣、300多位隨從,全數(shù)遇難。永歷帝朱由榔,為緬軍所擒,后移交吳三桂。南明自此,再無反清之力,史稱“咒水之難”。

  朱元璋將20多位義子,全部撫養(yǎng)成人,可卻讓他們復(fù)姓,不準(zhǔn)1人姓“朱”,這正是他的智慧所在。從劉封之死,到“十三太保”,再無一人養(yǎng)子,如朱元璋高明。那豁達(dá)的胸襟下,令義子們感到的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溫暖——他們不是義父打天下的工具。

  所以,沐英會為朱標(biāo)之死,而痛哭喪命。沐氏一脈,為大明守邊270年,直至沐天波身死,為朱家流盡最后一滴血。朱元璋退出的一步,是人父的氣度;是人間的溫度;更是不朽的智慧。他尊重了義子的人格,所以義子們效之以死命,此為得失之道。

  權(quán)力是一時的,智慧是永恒的。中國歷史的偉大之處,就在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周朝之后,再無貴族,或者說人人都是貴族。我們失去了,一群擁有貴族身份的人;卻產(chǎn)生了一片,可以傳承智慧的凈土。

  人人皆可為君子,人人皆可雄如龍,而其中關(guān)鍵就是——智慧。書本上的、書本外的、帝王將相的、平民百姓的,各有各的智慧,各有各的生存方式,這就是我們的文化根基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