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三國之壯麗河山

第七部 第三十二章(總第三百一十章)、方士異人

三國之壯麗河山 錦江明月 2655 2022-07-01 16:16:00

  第七部

  第三十二章(總第三百一十章)、方士異人

  漢獻帝建安十四年(209),即中華元年的十一月十三日,劉備在杭州自立為江東王,劉備拜諸葛亮為丞相、軍師將軍。張昭為司徒,張纮為司空,關羽為驃騎將軍,張飛為車騎將軍,魏延為前將軍,廖化為后將軍,所有將領均有所擢升,尤其是一些年輕有為的將領,有的破格提拔到校尉、有的甚至被提拔到將軍職位上。劉備派專人到洛陽向馬宇報告稱王之事,眾人紛紛提出要討伐江東,但馬宇卻一笑了之。

  在此時此刻之形勢下,諸葛亮多次鼓動劉備渡江北上,大規(guī)模的進行北伐,號召天下討伐篡位稱帝的馬宇。劉備考慮再三,最終沒有采納。因為長江固然是天險,使得馬宇不能順利來攻打,但是對江東北伐也是天險,渡江北上也有一定困難,尤其給養(yǎng)難以保證。況且江北馬宇布下了多路大軍防守,折騰渡江的時候,必然遭到馬宇的強力反擊,搞不好只能是自取其敗,勞民傷財。

  。。。。。

  天子更換、新天子登基并沒給整個社會帶來什么動亂,洛陽、長安一如既往的熱鬧繁華。連日的慶賀,舞獅耍龍的表演,在洛陽城中心廣場各種活動接連不斷,使得百姓倒是大大的開心了一番。馬宇心里的一塊大石頭也落地了,賈詡、郭嘉、衛(wèi)覬等人的多個預案也沒用上,陳群說道:“這叫水到渠成,自然而然?!?p>  自從當上了中華大帝,馬宇感覺特別不舒服,首先就是無論到哪里都不自由了。馬宇若是想去哪里看看,一幫大臣立即過來勸阻自己:圣上,千萬不能去啊,身系天下安危啊,不可出宮啊,安全很重要啊,有危險啊,一講就是一大堆,整的馬宇腦袋都大了。馬宇就納悶了,沒當天子的時候,我每日都在宮外,也沒人說不安全,現(xiàn)在換了個稱呼而已,怎么就不安全了呢,真的是奇了怪了。

  馬宇現(xiàn)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每日早上辰時的朝會,三品正以上官員全都參加,這個是雷打不動的,有時候還要擴大一些人來參加。開始幾次朝會上,各種事情都可提出,如同大雜燴一般,發(fā)生爭論也是經(jīng)常的,人多嘴雜,有的時候其熱鬧程度如同市場一般。為此,衛(wèi)覬、陳群等人提出這樣可不行,馬宇道:“歷代歷朝都是這樣的,老規(guī)矩了這是,利于發(fā)表看法,也符合言論自由?!?p>  衛(wèi)覬道:“萬事確實都應有規(guī)矩,但咱們是大漢中華了,不好的規(guī)矩要改一改。這不是朝會應該有的模樣,自由是在規(guī)矩之內(nèi)的自由,而不是亂來。這樣的老規(guī)矩應該改進,咱們重立規(guī)矩。”經(jīng)過討論,由衛(wèi)覬、陳群等人起草的《朝會議事規(guī)定》,對朝會的程序、商議之事的范圍做了明確的規(guī)定,發(fā)言順序,時間長短,都有規(guī)定,必須開門見山。什么事可在朝會上提出,什么事可以上書,什么事應該保密,什么事應由自己部門解決等等,均有要求,有的事情在會上只提出結論即可。馬宇趁機再次提出免除朝會的跪拜,但還是遭到了強烈的反對,眾人還是堅持在朝會開始和結束之時的跪拜。但朝會總算有個模樣了,像個開會的樣子了。馬宇又規(guī)定了官員每逢十之日休息,各省各部安排人員值守即可,特殊情況可直接上書。

  果然,隨著朝會效率的提高,使馬宇輕松了不少,各省也覺得事情好辦多了,可謂是各方面皆大歡喜。這樣一來,馬宇就有更多時間在后宮和平雪她們以及孩子們互動。

  。。。。。

  這日朝會事情不多,散會之后馬宇又單獨見了賈詡、郭嘉和衛(wèi)覬,然后來到后院,正在檢查馬政的文章和功夫。李登來報:“啟奏圣上,有一游歷四海、名為丁羲的術士,說是走遍了蓬萊、方丈、瀛洲三島,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得到了神仙賜給的長生不老藥,今要獻給圣上,在宮外等候?!?p>  “哦,竟有這事。”馬宇笑著站起來,對馬政道:“你跟我來,讓他們繼續(xù)練習?!睂畹堑溃骸斑@是好事啊,咱們看看去?!?p>  馬宇坐下后,讓馬政坐在自己旁邊。這時親兵帶進來一個瘦高的中年人,身高約有七尺三寸,估計有五十一二歲吧,留有三縷長胡須,曬的黑黑的,剛進勤政殿,就三跪九叩的忙個不停,口中不停的說道:“祝圣上龍體康健,萬壽無疆。”一直走到勤政殿當中才停下,跪伏著一動不動。

  馬宇不說話,靜靜的看著他,一直過了約有二刻鐘吧,丁羲才動了一下,慢慢的低頭挺直上身,仍跪在那里一動不動。良久,似乎長出了一口氣,又叩了一個頭道:“草民丁羲祝圣上萬歲,萬歲,萬萬歲?!?p>  馬宇沉聲問道:“你叫什么名字?何方人氏?”

  “啟奏圣上,草民丁羲,兗州泰山郡泰安丁家村人氏?!?p>  “今為何而來?所言何事?”

  “圣上,請允許草民我細細道來。”丁羲叩了一個頭后說道:“草民家世代為農(nóng),略有薄田,尚屬富裕。但我卻不善農(nóng)事,受村中一老者影響,從小就喜好求仙問道,自幼四處游玩,也常登泰山。一次登山遇到大雨,當時雨來的甚急,我并未帶雨具,周圍也無可躲避之處。正焦急之時,見前面有一個茂密的大松柏。我急忙跑到松柏樹下避雨,樹下正好有個平整石頭,如同座椅,我則抱頭坐下避雨。約摸過了有三刻鐘,大雨不減,我正擔憂如何下山回家之時,忽見一長須老者,飄然而至。當時雨大如同傾盆,草民在樹下避雨尚被淋濕,但老者身上一滴水都沒有,連鞋都沒有沾一滴雨水。我細看時,見老者鶴發(fā)童顏,年齡不詳,手執(zhí)八尺龍頭拐杖,上掛一拳頭大小的金色葫蘆,一看就非同凡人,所以我猜必是得道神仙?!?p>  “只因這段奇遇,對我而言非常重要,所以我每晚半夜時分都要回想一遍,努力回憶每一個細節(jié),生怕漏過一個字,錯過一個手勢,以致于老神仙當時的表情現(xiàn)在我都記得。”

  見周圍親兵聽的斂聲屏氣、全神貫注,丁羲咽了一口唾液道:“我連忙讓出石座,擦凈后請老神仙坐下,但老者并不坐,點點頭道:丁羲,你年齡雖然不大,倒是明白事理,孺子可教也。”

  我驚異萬分,心里惶恐,顫聲問道:“老神仙,你怎知道我的名字?”

  “老仙人并不回我,對我說道:你今年十八歲了吧。”

  “我心中萬分驚詫,緊張的講不出話來,目不轉睛的看著老神仙,只是點了點頭?!?p>  “你四處求仙問道,你可有決心修成正果?”

  “有,有。草民我連聲不斷的答應道?!?p>  “神仙本是凡人煉,只怕凡人心不堅。你若果有此心,那你每日申時登山上來,二更時分到此松柏樹下,我在此等你,傳授你升仙之道。你若一日不按此來,或不按時來,只需一日,你就永遠見不到我了?!?p>  周圍親兵發(fā)出一陣驚呼,有人竊竊私語,更多的人聽的是全神貫注。

  丁羲道:“于是,我每日都登山,在二更前來到大樹下,等候老神仙。老神仙則是準時到來,坐在石凳上傳授我呼吸之道?!?p>  “其實也很簡單,就是盤腿坐在大樹下,眼觀鼻、鼻觀心、心觀丹田,吸氣之時要緩緩吸氣,同時將小腹慢慢鼓起,將氣引入丹田;稍作停頓,再呼氣,呼氣之時要緩緩呼出,同時小腹慢慢收回,然后再稍作停頓,如此反復,每日練習一個時辰,當中不得中斷?!?p>  周圍親兵聽得入神,禁不住也暗自照其說的練了起來,一呼一吸,小腹也隨之鼓起收回。

  #############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