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林知仁聽從了沈長青的建議,凡是在藏靈谷正常修行,一年內(nèi)沒有突破到練氣一層的子弟放歸回沈家莊。
接下來便是練氣期資源如何分配的問題。
得到了老太爺?shù)挠囵伜螅蜷L青現(xiàn)在手里一下多出了六百枚養(yǎng)氣丹,在丹藥上總算是充裕了些,但還是需要節(jié)省使用。
一般練氣初期的修士大約需要花費七至十天左右消耗完一顆養(yǎng)氣散的藥力,一年下來就是需要三十至五十顆養(yǎng)氣散。
六百枚也就夠二十個練氣初期一年消耗的量。
沈家現(xiàn)在還沒有足夠穩(wěn)妥獲取養(yǎng)氣丹的途徑,不能如此大手大腳。
沈長青提出按照修為進行分配。
練氣一層,一個月一枚,
練氣二層,一個月兩枚。
練氣三層,一個月三枚。
至于練氣四層,因為現(xiàn)在整個沈家只有沈長青一個練氣四層的修士,考慮到丹藥不足的情況,沈長青作出了一點犧牲,按照練氣三層的標準,每月領(lǐng)取三枚養(yǎng)氣丹。
當(dāng)然這些標準都是對沈家年輕一輩而言。
沈家其實還有兩名練氣三層的修士,分別是大姑父林知仁和十三叔沈延周。
另外還有近十名練氣一層或二層的族人,不過年齡也都在四十歲以上。
過去沈家不重視修行,族中除了一門粗淺的呼吸術(shù)外,沒有其他的修行法決,更別提靈丹妙藥的輔助。
這些人都是靠著時間的堆砌才有了些粗淺的修為,嚴格而言,不能運用真氣的練氣三層,很難稱其為修士。
本來沈長青還有些為難這些人該如何對待,沒曾想大姑父早就想好了,在他和十三叔的帶領(lǐng)下老一輩紛紛表示不參與修行資源的分配。
他們年齡擺在這,最年輕的也有四十好幾,縱使用丹藥堆砌,也難有前程了,不如將資源集中在下一輩的身上。
族中長輩如此通情達理的情況下,一切就好辦多了!
不算老一輩,現(xiàn)在沈家有練氣四層一人,沈長青。
練氣三層一人,沈芳。
練氣二層十一人,包括沈蓉,沈荷,沈長興,沈長業(yè)等人。
練氣一層十四人。
按照沈長青制定的分配方式,在不考慮沈家修士繼續(xù)增加的情況下,一年就要耗費五百余養(yǎng)氣丹。
老太爺?shù)倪z留的丹藥也只夠一年份的!
沈家現(xiàn)在靈田每年可以收獲兩次黃芽草,產(chǎn)量基本穩(wěn)定在了兩千株。
若是按照林掌柜再這樣無限制的漲價下去,沈家每年養(yǎng)氣丹的進項恐怕只有一百枚不到。
更何況每年還有沈家莊普通人的消耗,以及年輕一輩養(yǎng)氣散的消耗,這一部分加起來也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
總不能讓族人餓著肚子支持他們修行吧!
相反為了不讓沈家離心離德,沈家普通人的待遇也得要提升!
一切的一切拜在沈長青的面前,就是一個字。
窮!
“必須要出去轉(zhuǎn)一轉(zhuǎn),看看能不能發(fā)現(xiàn)一些好東西!”沈長青也只能將希望寄托在自己的金手指“地圖”上。
突破至練氣四層之后,沈長青能夠看到的地圖面積大了不少,以自己為中心,方園五里內(nèi)的各種資源都在地圖上顯示的清清楚楚。
只可惜藏靈谷附近靈草已經(jīng)被掃蕩一空,而且還全是些品相不好的黃芽草。
“不如往遮云山的深處走走!”沈長青不禁看向了藏靈谷外。
這座常年被瘴氣籠罩的山林在沈家入住藏靈谷之后,便由沈長青為其起了名字,叫做遮云山。
藏靈谷屬于遮云山深處的外圍地帶,與最外面的密林交界,在沈家入住之后,十三叔沈延周邊便帶人將周遭的毒蛇毒蟲掃蕩了一遍,就連瘴氣也因為藏靈谷溢出的靈氣而淡了不少。
按照十三叔所說,他們還遠遠為涉及遮云山的核心區(qū)域,那里可能會有一些凡世難尋的寶物。
不過再往前,就算是十三叔有秘制的藥丸,也無法阻擋越發(fā)濃烈的瘴氣了!
但是沈長青可以!
練氣四層已經(jīng)可以真氣外放,并且在體內(nèi)可以用真氣隔絕瘴氣,使其侵入不到身體之中,只是以沈長青現(xiàn)在的修為無法支撐太長時間。
足夠了,只是進去看一看而已!
沈長青當(dāng)即決定深入遮云山,看看能否發(fā)現(xiàn)什么資源。
不過再去之前,他還需要將老太爺留下的儲物囊中那一件法器“千山石”祭煉完,這樣縱使有什么意外也有自保之力。
閉關(guān)兩個月后,沈長青將千山石祭煉完成。
房間之內(nèi),沈長青盤坐于床上,隨著他靈機一動,千山石從其袖中的儲物囊凌空而出,盤旋在沈長青的身邊。
“去!”沈長青手輕輕一指,便緩緩朝著不遠處的木門而去。,
“哐哐!”
脆弱的木門一觸即潰,千山石如泰山壓頂一般,闖出了屋!
“回!”
感覺到與千山石之間的聯(lián)系漸漸松動之際,沈長青趕緊將其召回。
看著千山石再度搖搖晃晃的回到了身邊,沈長青手一擺將其收回了儲物囊中。
“怎么回事?”
“無事,只是試了試新的法器!”沈長青示意外面趕來的人無事后,才起身測量起剛剛千山石飛行的距離。
“大約是三十步左右,超出這個距離恐怕就難以控制了!”沈長青心想著,以自己的修為而言,再加上千山石本就不是什么厲害的法器,能做到這個地步實屬不易了!
九品法器罷了,還能要求什么了!
這千山石速度是慢了些,使用起來是消耗大了些,但是其威力確實不弱??!
沈長青突然想起記憶中那只給自己留下了陰影的狼妖,若是在撞見那畜生,自己驅(qū)使千山石對其頭狠狠砸下,恐怕當(dāng)場就要將其砸成一灘爛泥!
當(dāng)然,前提是要砸的中!
總之,無論怎么說,沈長青也算是擁有了一門對敵的手段,在三十步的距離之內(nèi),對付一些不靈活的低階妖獸似乎也足夠了!
為了以防萬一,沈長青還是將記載著功法的玉簡中的一些法術(shù)嘗試了一遍。
現(xiàn)在沈家水靈根或者木靈根的修士都已經(jīng)改修《青元決》和《冰元決》,這兩門功法之中都有與之相配的簡單法術(shù)。
最低階的法術(shù),也需要練氣四層,真氣能夠外放以后才能施展。
最終沈長青選了兩門法術(shù),“氣元針”和“青元盾”。
前者是催動水屬性真氣將周圍空氣中的水汽化作一根冰針,用來攻敵的法術(shù),優(yōu)點是消耗小,射程遠;缺點是威力小,需要直擊要害。
后者是與《青元決》搭配的法術(shù),將木屬性真氣化作一枚氣盾,依靠木屬性真氣生生不息的特質(zhì),抵擋攻擊的防御型法術(shù)。
沈長青身懷水木土三屬性靈根,兩門功法自然都可以修行,有著練氣四層的底子,兩門功法很快便被他掌握,體內(nèi)也可以同時運轉(zhuǎn)兩種屬性的真氣。
在自覺掌握了兩門法術(shù)之后,沈長青便一個人出了藏靈谷,朝著遮云山深處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