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未來,就是改變過去?我知道了!”
如果我明天多吃一點的話,
那么我昨天吃的就少了,
這就等于昨天的我已經(jīng)減肥了,
所以,
再給我吃個罐頭吧。
熊轉(zhuǎn)過臉,滿眼期待。
“我說的不是這個意思。”
男人的嘴角扯動了一下。
“是你說的,改變未來,就是改變過去鴨?!?p> 就好比我吃飯,只要明天的我,吃的比今天的多,
那么我今天吃的飯,
就可以忽略不計。
“改變的不是已經(jīng)發(fā)生了的事情?!?p> 男人側(cè)著躺,星光披在他身上,半邊臉耷拉著,隱在黑暗里,另半邊臉混在皎白的月光中,整個人忽明忽暗,像是占據(jù)在兩個世界的分界線上。
“啥意思?”
熊撓了撓身子,拍了拍小肚皮。
今晚馬馬虎虎,吃個半飽,要是星星能摘下來吃,就好了。
熊忍不住,舔了舔爪子。
“最后一罐。”
這次男人沒起身,伸出手熟練的往包里一抓,就掏出一罐給了熊。
比如一個人,他小時候很傻,七歲才識字,九歲才說話。
身邊的人們都認為這個孩子是個小傻子。
但是后來,這個人長大了,成了一位科學巨擘,在某一科學領域大放光彩,或者說,這個人長大成了一位商業(yè)大佬,建立了一個無比龐大的商業(yè)帝國。
這時候,再回過頭來看,
人們不會認為他是個傻子,反倒會說這是天才的特征。
過去改變了嗎?
確實改變了呀。
從人們口中的傻子,變成了人人景仰的天才。
雖然他七歲識字,九歲說話的事實沒有改變。
但這個事情,不會成為他的笑柄,反倒樹立了他獨一無二的風騷。
所以,
改變未來,就是改變過去。
再舉個例子,
你打比賽,
你玩上單狗熊,前期被對面打野抓了數(shù)次,上路炸了,你們處于劣勢,
但是后來,經(jīng)過隊友的努力,以及你堅持不懈的操作,
你們絕地翻盤了。
贏得了比賽。
改變過去了嗎?
也改變了呀。
你上路被抓爆的事實沒有變,
但你做為上單,為隊伍抗壓,以一敵二,其他位置的隊友,獲得了發(fā)育的機會,后期才能反敗為勝。
這種團隊型的比賽,更像是田忌賽馬,在雙方整體實力差距不大的情況下,敵方出動兩匹上等馬,只為針對己方一匹下等馬,只能獲取眼前的利益,從長遠來看,是虧損的。
“如果最后輸了呢?”
熊吃完了罐頭,舔了一口蓋子上的殘渣。
“那你就背鍋了?!?p> 男人反手,摸了一把熊,然后把空罐子拿走,塞到背包里。
如果,這個七歲識字,九歲才說話的人,后來真的成了一個傻子。
那么這個就屬于心理創(chuàng)傷了。
但他如果后來成為了一個很了不起的人,
就會形成一個反差,
襯托他的了不起。
“哦,這樣啊?!?p> 熊點了點頭。
果然,人類內(nèi)心的虛偽,在現(xiàn)實世界里,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
熊決心要把這個,寫進那本“人類文明的覆滅與熊文明的崛起”一書中,定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人們對于同一段歷史的解讀,會因為后來的結(jié)果而改變?!?p> 所以過去是有可能改變的。
改變未來,就是改變過去。
基于以上的觀點,
阿德勒的理論認為,
人是可以改變的。
只不過,有的人可能不太想去改變,過于依賴現(xiàn)狀。
而這個現(xiàn)狀,一旦出現(xiàn)不可逆的事情,就會對他造成心理創(chuàng)傷。
比如說學校的環(huán)境發(fā)生了改變,從小學升到初中啦,從初中升到高中啦,從大學邁入社會啦。
這些屬于不可逆,都是必然會發(fā)生的事情。
生活環(huán)境、學習氛圍、家庭環(huán)境、家庭氛圍的改變,都能影響到人。
人是受環(huán)境影響很大的一個物種,
幾乎可以說是環(huán)境決定了人的文化。
我命由天不由我,其實也并非一種悲觀,而是在描述一種客觀存在的事實。
對于那些過于依賴壞境,過于沉浸現(xiàn)狀的人來說,
這些東西一旦發(fā)生改變,
他就可能沉淪,
迷失在過去,
無法醒來,
從而喪失了自我。
根本原因就是,他還沒有做好失去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