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雨雪霏霏,偏選了這么個無奈的話題。
一個曾發(fā)過小財?shù)睦夏暧H友去世,照例替人家回顧一生,發(fā)現(xiàn)吃穿都一概有限的他二十幾年心心念念都為的是錢。定期買彩票、拖著半邊活動不便的身體撿垃圾,拿著不低的退休工資,也沒有老小需他供養(yǎng),如此殫精竭慮,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好歸結(jié)為習慣。他習慣了那個目標,而完全不記得為什么設立了這個目標。
他的目標如此,就開啟了默認模式,認為天下無人不如此。無論什么事,究其因果在他看來只有一個答案:錢而已。親戚朋友、孫男娣女跟他來往或者不來往,為的都是錢。在沒被錢誘惑之前,他是個眾所周知不折不扣的好人,認識了錢之后,就像賣掉了靈魂,渾渾噩噩只剩了那一個字。這執(zhí)著讓他失去多少寶貴的東西,他全不知道。一天起夜,倒下就沒起來,徹底失掉了改換角度欣賞風景的機會。
他曾為求不得苦惱過,有一段時間每天誦佛號以求心靜。后來一筆投資獲利,遂泥足深陷,再沒了欲海脫身的念頭,沉迷到了最后一刻。替他惋惜間,忽然想到這舉動是不是一個非魚非我的拷問,又一個畫地為牢?
別人的戲看過感嘆過也就完了,少有插手改變什么的機會。自己的局限最難的是看到,身在牢籠而不自知,可悲可憐。而且,人類智慧有限,脫開一層未必不在另一層之內(nèi),終須謹慎踏實、一步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