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陸羽過了黑寨,到了李家寨附近的地界,入了自家的小吊腳樓,外頭的籬笆草廬散著悉悉索索的聲響,前幾日的暴雨沖垮了陸羽熬費的精力,落得一場空。
陸羽今日不知怎的,沒了心思讀書,靠坐在木門檻,怔怔地望著腳落地,混著干泥的草芥,心想:“沒有功名,果真是寸步難行,詩仙言蜀道難,我倒覺得這科舉也是步履維艱?!?p> 陸羽雖只差一步,就能贏了秀才,前身的陸小神童七歲便過了縣試,府試,而后卻屢試不第,直至被遲到的陸羽接管了過,已是成了被人恥笑江郎才盡的口談,神童之名又如何。
明年便是卯兔年,又是一年科舉的日子,院試之日又迫近了,可憐陸羽連個保舉的秀才都無,原是李老爺?shù)幕睿懹鸾^了收養(yǎng)的意思,更是不好開口讓李老爺尋人,寨子的五人倒是好找,但秀才卻不容易。
陸羽緩緩開口,對著眼前落的草芥道:“既然有機會,何不試一試,你曾不是口厥八股容易嗎?”
夜夜寂寥,許是無趣的人來了,更是難以忍受的,卻苦了陸羽,蚊蟲叮咬撓了一身,翻來覆去都是無眠意的。
思及此,陸羽翻了身子起床,取了油燈,點在頭上,亮了眼膜前的一塊桌案,上頭的倒是多的,陸羽的本經(jīng)是孟子,卻是五經(jīng)中較為難的,晦澀難懂的。
盛名之下無虛士,陸羽瞧著上面密密麻麻的,自然明白為何這小子七歲過了府試,后來卻怎么都中不了,或者是這小子的思想出了活潑。
甚至有人惡語道:“陸羽小子才氣沒了,估摸這輩子都是童生?!?p> 清朝康熙年間,甚至年歲九十九的老人,黃章,參加鄉(xiāng)試。
陸羽自然不打算把畢生的精力都廢在科考之上,但秀才的功名還是頂用的,至少不用功差,還能免納田糧。陸羽生父母逝后,陸羽是掛在李老爺名頭下的,但現(xiàn)在弄了這一攤子事,自然不能好意思再讓李老爺幫著納了。
正想著,叮當一聲,吊腳樓的一塊瓦片滾圓地落成了三片。
陸羽笑著起身,拾起手心模樣的殘片,猛地拋了出去,原以為飛得遠遠的,沒想到還是沒出三丈遠。
陸羽抬頭想著:“那位先生許是快到了,或是已然來至了,可惜沒那巧合,錯過了?!?p> 陸羽是知道龍場那處山洞的,還曾帶著門下三倆個愛旅玩的碩士生去過,不過那都是陳年舊事,不提也罷。
現(xiàn)在擺在陸羽面前便是卯年五月的院試,如今也迫在眉睫的。院試錄取者即可進入所在地、府、州、縣學(xué)為生員,俗稱“秀才”,算是有了“功名”,進入士大夫階層;有免除差徭,見知縣不跪、不能隨便用刑等特權(quán)。
閑來無事,陸羽便又抬出來案板,蜷坐在門檻上,借著油燈和月光,琢磨著八股制藝的套路和模板。
倒像是后世的高考,議論文的模子剝開了就是那樣,開篇,論點,舉例說明,道行高些的考子會博征旁引,秀一手文筆和字體,舉些絕大考生不知的名頭,自然贏得閱卷老師另眼相看,取個高分。
陸羽回憶著,八股文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組成,題目是出自四書五經(jīng)中的原文,八股文有著嚴苛的規(guī)矩和范圍,細細展開便是多的話了,光有兩道硬坎,平仄對仗,孔孟之言。
大抵因此,不少有著天馬行空的考生,靈光迸發(fā),思如泉涌,下筆成花,可惜逾越了,考官自然黜落之,雖有奇才,但也難以施展,晚明的張家公子,張岱也是如此,或許也有的是時代之原因,但也不難看出制藝已然僵化,倘若依下去,書氣自然迂腐了。
但是,但是,八股文真的一無是處嗎,存在幾百年難道是科舉中無聊的題目嗎?真的毫無意義嗎?實則不然,八股的嚴苛,板硬。細細思索,為何有學(xué)子能在教條下脫穎而出,為何有學(xué)子一輩子都在童生和秀才之間徘徊呢?
從另一反面看到的是,可見八股考驗的是學(xué)子的靈活性,應(yīng)變性,邏輯性,閱讀的廣泛性,對五經(jīng)的熟悉性。
不瞎想了,首要的是打磨自己的時文,倒是聽說柳知縣是制藝的好手,可人家怎么會無親無緣地助自己呢。陸羽陷入了苦煩,寨中的族長,認字卻不通制藝;朱夫子,天馬行空,更是不行;宋單,可行,但已行去應(yīng)天府。
如此一來,陸羽為難了,也就是朱夫子了,可憐朱夫子神傷,心中憔悴,那有精力教導(dǎo)陸羽。
星移斗轉(zhuǎn),不料陸羽摸索著春秋制藝的筆錄,細細思索,古人的智慧小瞧不得,已然是過了丑時的尾巴,陸羽整正用神,自是不覺得。
陸羽反倒是越看越有勁,叮咬處也不疼了,頭也不困了,露著淡淡的笑容,不知各位看官有過此種感受乎,做到往我的境界,便大抵是如此。
沒有長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陸羽來此的第一晚,便是落淚的,很難相信,在曾經(jīng)學(xué)生眼中,骨子里是頑強的,是恒心的,詼諧的陸導(dǎo)師竟然哭了,可惜他們無緣再見,再見,有時是便是再也不見。
并不像前幾晚的夜夜寂寥,陸羽仿制完又一篇的時文,忍不住瞧見增落在《孟子》扉頁上的一篇制藝,正是原先的陸小神童府試之作,何意識得?上頭落墨著“弘治十二年,吾之府試制藝?!?p> 弘治十二年倒是有好意思的一年,其中廣為人知便是“唐子畏之泄題案”,如今過了七年,這時候,伯虎兄大抵是在為老師王鏊繪《出山圖卷》,也不知道畫完了沒有。
也不知道那時候的陸公子為何連著兩次都過不了院試,許是心性轉(zhuǎn)了,許是無名師教導(dǎo),陸羽不經(jīng)意瞥見書篋,其中翻出的手記中便宜閱讀:“吾之志向,難以齟齬科錄…”
后頭卻磨損的糊涂的,難以辨認,陸羽疑惑不解,難以明白原身的陸羽七八歲為何如此厭惡科舉?小小年紀就有了遁入山林的想法不成?
百思不解,陸羽懶得繼續(xù)琢磨,科考不是終點,但有了這層身份便順暢多,而且陸羽也想兌現(xiàn)自己的前世戲言,不知能否一語中的?
月色灑落橘色的土壤之上,泛著淡淡的薄紗,許是夜里的霧氣,但多產(chǎn)陰雨天,今日白天里明明是清空的,對此陸羽是不熟,也不驚詫,繼續(xù)閱著書,恒心和毅力果真是有的,可八股若無名師指點一二,可就難嘍。
“不過如此嘛。也不知道陸羽哪來的底氣,整改著方才墨完的時文,改畢,竟言不過如此,但陸羽的時文果真是勉強合格的,強拉硬湊的編出的,借用孔孟之言。
只見這篇時文的題為:“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薄鲎浴睹献印るx婁章句下·第八節(jié)》。
大抵的意思便是人只有對某些事舍棄不干,然后才可以有所作為,要想有所作為,就必須有所不為。
倒是簡單的,不像某些刁難奇詭的題,孟子中各句各取一字,這還真真是有的,這里便不多提。
陸羽的破題便是:圣人之有為也,蓋能者而始有不為之也。
很簡單的破題,算不上精彩,就像是高考中的議論文,論點是毅力,開頭便是我們要有毅力,因為毅力很重要。
但也是有好處的,破題規(guī)規(guī)矩矩的,不離圣人之口,讓閱卷官覺得是懂事的考生,怕的就是破題給閱卷官當頭一句:“不敢茍同,竊以為”之類的。
若是如此,那此類卷子定然是沒的,除非后頭能掰扯回來,讓人信服但幾乎是不可能的,閱卷官自然不會細細琢磨你是使得何種高超的制藝手法,規(guī)規(guī)矩矩不行嗎?
這樣的文章,也許不能稱之為文章,應(yīng)試議論文倒是恰當?shù)?,開頭若無亮點,第一眼便打了折扣,除非后頭的精彩絕倫,觸動閱卷老師的感受,一般都是平均分左右的。
緊接著的便是承題四句,八股文中承題倒是寬松些,四句,五句皆是行得通的。
陸羽所作的承題便是:“故稀罕曰之:有所見之,語人曰:“望之不可為之,就之而不見有不為者。卒然問曰:‘能不為而代為之?’吾對曰:‘大善,可?!肽芤圆粸槎鴳?yīng)為之?’對曰:‘不為便使得西宗否?”
大抵便是以孟子口吻,訴說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的重要性,此處切記不得闡述個人意見,若是自己道,那結(jié)果便是“三年后見,兄臺?!?p> 美中不足的是,承題的句子,只見上頭吃了墨團團,其中陸羽心思一動,舉例子舉到皇帝頭上來了,自以為聰明,不直呼憲宗,轉(zhuǎn)而西宗。
但陸羽沒有發(fā)現(xiàn),自己卻犯了致命的錯誤,用已薨二十載的,隔兩帝的成化帝,豈不自找麻煩,若是孔孟之言也就罷了,偏偏是自個兒編的,編的就算了,還編排起來朱見深無為而治,豈不自誤。
后頭的也大抵都是主攻圣人言語的,不過后頭便是再多,這篇時文估摸著是落黜的,可憐陸羽過了兩遍,忽的想起來自己的錯誤之舉,果真,八股科場上的靈光一橫,并非都是好比的。
“涼涼,還好這不是院試?!?p> 陸羽過了第二遍,才發(fā)覺承題的問題所在,提了帝王的廟號,這例子的確不妥當,剛才的喜悅一掃而空,還好陸羽為人樂觀,就當是和彈墨的小錯誤,暫且放過,記得便好,下次萬萬不可舊錯重犯。
已是卯時初,陸羽這才發(fā)覺眼皮打著顫,微微打了哈欠,合了書,回里頭,布衾薄薄的,不一會兒便入了夢鄉(xiāng)。
晚風(fēng)吹過…涼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