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綠蟻酒,指的是新出的酒。
新釀的酒因為沒有過濾和沉淀,所以泡沫浮在表面,多是泛綠,而綠蟻指的就是這些泡沫。
董大日看老人家就是純粹想找人喝酒,也只能落座,接著拿起一杯嗅了嗅詫異道:“麥酒?”
“對,就是麥酒?!敝T葛恒樂呵呵的說,“大麥可是好東西,陛下一直在尋找替代傳統(tǒng)稻米釀酒的作物,啤酒的滋味算是不錯,就是喝多了容易脹氣。不過打幾個嗝,倒是能舒坦很多。當然了,除了大麥之外,陛下在征討柔然的時候抓到了一支滑國商隊,從他們那里搜羅到了一種能在草原種植的作物——燕麥。”
燕麥純粹是意外之喜。
北方除了燕麥之外,其實還有黑麥的存在,不過黑麥多是用來養(yǎng)牛羊當牧草的。
人一般不吃這玩意兒。
但燕麥的加入,就讓北疆開發(fā)簡單了很多,只要磨碎了混合小麥粉,就能做黑面包。
簡直就是居家旅行,殺人放火的絕佳好物!北疆能不能住下更多農(nóng)耕人口,就全靠這些了!
并且產(chǎn)量也能說得過去。
九鎮(zhèn)在北疆屯墾,黑麥、燕麥、大麥、小麥齊上陣,并且啤酒也是北疆能跟羊奶酒分庭抗禮的存在。
喜歡的人喝得打嗝,不喜歡的人喊馬尿喝多了,不過董大日就不怎么喜歡,啤酒簡直就是異端好伐。
還不如黃酒溫養(yǎng)呢!
看董大日興致缺缺,諸葛恒暗暗搖頭:“想問什么?”
“新山公為何舉家而來成都?”董大日連忙說出了困惑。
“你不知曉?”諸葛恒詫異幾分,“難道成都附近的官員沒有通知你們?”
“啊……這……”董大日一臉懵逼。
諸葛恒看得真切,爬滿皺紋的臉上看不出喜怒,而是搖頭說:“你們董家的商隊應(yīng)該整頓了,眼下誰都知道成都被承禪皇帝設(shè)為行在,并且承禪皇帝在蜀州實行贖買政策。不過承禪皇帝錢不夠,就給成都的地和店鋪作為補償,或者去邊疆實邊,只要膽子大,一畝地給承禪皇帝能換回最高四畝地的補償?!?p> 董大日看不懂諸葛恒搖頭的意思,而是聽得詫異萬分:“成都哪來的店鋪?不都……”
“不都被你們幾家瓜分了?”諸葛恒輕笑著。
董大日連忙說道:“不敢,不敢。若是新山公有需要,晚輩在成都東側(cè)有別墅一座,可賣與新山公?!?p> “不必了?!敝T葛恒擺了擺手,“陛下已經(jīng)發(fā)布了成都新區(qū)拓建計劃,往后現(xiàn)在的成都城就是新城北邊,行在的位置會重新進行規(guī)劃?!?p> “什么!”董大日驚得站起來,“拓建新城?那……那季漢舊宮?”
“那里都是一片廢墟了,兩百多年來沒人收拾,陛下決定平了改成排屋,分由百姓租住?!敝T葛恒的話,讓董大日想死的心都有了。
這些關(guān)鍵信息他為什么一點都不知道?
還有排屋董大日倒是知道,這是一種長條形的二層小樓,用竹木作為支撐,然后用版筑的方式搭建,占地面積在三十平方米,就是長六寬五高六米遮瓦樓,并且配有院落和獨立旱廁,總體的占地面積在五十平方米。
而套內(nèi)面積兩層就是六十平方米,能住五口人。
院落由圍墻隔開,完善院子里的排水設(shè)施,甚至可以進行改善和拓建,基本上能滿足最多十口人的居住。
不過十口往往是會分家的。
雖然這些小樓其實很窄很逼仄,但架不住好建和便宜,因此在長安這種寸土寸金的地盤上,太子的工廠宿舍就是這一種樣式。而且這基本上是長安那邊的客棧建筑風格,木制架梁,磚包版筑土墻,稍微干旱的地方,基本上能維持三十年不壞。
這一次太子帶來修建,目的自然不言而喻。
不過本地多霧和雨,空氣偏向潮濕,因為具體的建造工藝還在請教本地的瓦工們。
暫時還在造樣品。
但只要投入建設(shè),城市的容納量一定會被提高幾個層次,一次解決吸納大量人口進入成都的居住問題。
至于為什么造新城,因為舊成都城脆弱的排水系統(tǒng),看得令人心塞,還得配合治理岷江。
因此在空間規(guī)劃這一塊,應(yīng)昭決定一步到位,順道解決一波城市人口擁擠,大量住戶無法分田種地的就業(yè)問題。
而且這群人未來是他拉出去整頓地方建設(shè)的重要基礎(chǔ)力量。
在農(nóng)耕時代,你要問人口上二十萬的城市在哪里,或許中亞一些地方可能會有,但你要問上三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城市在哪。
那一定是在中國。
想要節(jié)省糧食支出和糧食增產(chǎn),那么精耕細作就得發(fā)揮到極致。
中國為什么能養(yǎng)這么多人?
就是精耕細作和良種的培育。
應(yīng)昭也是被逼無奈,想要開發(fā)南邊其實很難,尤其是溫暖期。
你在寒冷的土地穿件皮大衣就能逍遙快活,可是在熱帶你中午十二點出去曬一圈,能活到三點不中暑,那就是牛人。
更遑論熱帶還有瘟疫、瘴氣、蟲蛇等等。
在空調(diào)和現(xiàn)代機械加入開發(fā)之前,開發(fā)熱帶等于送死!
現(xiàn)在的應(yīng)昭寧愿帶兵打上青藏高原,也比去熱帶開發(fā)要舒服。
所以四川只能從原本的世家粗放式莊園模式,改為包干到戶的精耕細作模式,將土地變成一塊塊的精細化耕作方式,然后將多余的人口通過國家補貼和出錢的形式,往外擴張。
又或者提前塑造出一個足夠大的市場,讓整蜀州的資源都能運到這里交易。
如此,才能穩(wěn)住基本盤的同時,還能改變傳統(tǒng)的思維。
城市化的糧食消耗其實不怎么多,未來伴隨著新糧的加入,和土地的開墾,糧產(chǎn)增多,就需要足夠的市場維持糧價的溫和穩(wěn)定,同時城市化創(chuàng)造的價值卻不見得會低。
尤其是應(yīng)昭需要大量的文吏情況下!
他將世家們強遷入成都,就是為了這一部做準備的。
他們都入蜀了,在應(yīng)昭的眼皮子底下干活,直接解決最基礎(chǔ)的文吏需求,第二則是直接收獲了一批素質(zhì)不錯的基礎(chǔ)教職員工。
反正教材應(yīng)昭打算先用大同書,之后在進行編纂統(tǒng)一的教材。
至于動手動腳摻沙子?
想看刀利否?應(yīng)昭絕對表示歡迎,因為他沒錢,但世家有錢。
自愿捐助了屬于是。
董大日還在震撼,不管說一千還是道一萬,他都不知道前前后后才出去逍遙了幾天,居然變動這么大!
“可是武都如此遙遠,為何現(xiàn)在各家都會擠到一起?”
這問題,讓諸葛恒聽得眼中失望流淌。
這就是這一代蜀中世家的家主能力嗎?
白癡都能看出來的東西,居然還需要問為什么?
政令很早就下了!只不過遷徙前后有順序罷了!
至于為什么堵在了一起,那是因為成都的路被壓爛了,前頭正在夯路修復(fù),想要前進也沒有那么快。
董大日顯然沒有反應(yīng)過來。
諸葛恒只能忍著無奈解釋了一遍,讓董大日心態(tài)崩得難受:“怎會如此?若是新規(guī)劃,那我們這些舊城店鋪如何是好?”
“陛下已經(jīng)快到成都,或許可以答應(yīng)的太子贖買,因而換購新城的商鋪名額。”諸葛恒提醒著,新城的建設(shè)擺明的就是對成都世家們下手,讓他們趕緊將未來會貶值的資產(chǎn)拋售,然后投入更值錢的地方。
應(yīng)昭其實也沒打算全部弄死他們。
一來不現(xiàn)實,二來除了他們之外,誰還有購買力和資金來支撐開發(fā)建設(shè)?
并且建設(shè)總不能他親自下場處理吧?這就需要雇工!
但應(yīng)昭沒錢只能賒賬,那找誰?
還得是世家們嘛!
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你不建你沒地方住,應(yīng)昭表示無所謂。
世家在刀子面前,要么跟拿刀的人做買賣,要么跟刀子談買賣。
是雙贏還是白進紅出?
選擇就是了。
但董大日卻不甘心。
他才處理了土地,怎么現(xiàn)在應(yīng)昭就跑來對他的商鋪下手了?
可恨!
太可恨了!
絕對不能讓他得逞!
董大日趕緊說道:“新山公,新城建設(shè)消耗良田,如此行徑實在有違天和,我們應(yīng)該圈陛下別建而敗壞大同名聲?。 ?p> 諸葛恒聽得這番言論,內(nèi)心是一陣無語,之后更是鄙視了起來。
不建新城,那老子賣給陛下的土地不就打水漂了?
不光是我,多少世家被刀子架在脖子,拖家?guī)Э?,哭哭啼啼的來到荒野扎帳篷居住,就等著接下來開放建設(shè),然后給自家造一套好別墅然后繼續(xù)當人上人。
你一句話不建了?是想讓他們給你套麻袋嗎?
你要得罪所有進成都的世家別帶上我!
“咳咳,老朽久不理政,實在有心無力,況且朝堂自有決斷,你要相信陛下的規(guī)劃能力?!?p> 諸葛恒不答應(yīng)。
董大日急了說道:“豈能如此!新山公,若是太子大興土木,為人臣子不勸,身后之名只怕會比作佞臣!”
“大日莫急。陛下建設(shè),也有因由?!?p> 老家伙就是不上當,給董大日倒了一杯酒。
董大日哪有心思喝?看老頭兒橫豎不上道,只能憤憤告辭離去,接著騎上一匹快馬從邊上的林子繞過去,抓緊入城。
他必須要趕在應(yīng)昭啟動大基建之前,讓應(yīng)昭放棄。
諸葛恒看著離開的快馬,一個年歲十六的青年上了車:“老大人,方才說了什么,讓這人如此氣憤?”
“沒什么。只是今日算是見識到了成都世家的水準。難怪關(guān)隴世家放心他們呆在成都,見損小利而亡大局,換做是我也放心他們呆在成都?!?p> 諸葛恒拍了拍小孫子諸葛城的腦袋瓜道:“城兒要記住,凡是不能只看表面,要深思。三思而后行,才能保證自己不出錯。陛下開新城的用意,一來是容納入蜀的世家,二來將我等變成平衡成都世家的棋子。這董大日看著自己利益受損就如此行徑。之后定然會和我等起沖突?!?p> “明白了?!敝T葛城頷首笑了起來,“承禪皇帝所謂的大基建,強州府,開新區(qū)的做法,只是為了將成都變成他的模樣罷了。而且我們無處可去,只能呆在成都內(nèi),糧食就這么多,吃完了,就得跟承禪皇帝的糧油行買,想要做糧食生意還得要有牌照等等?!?p> “承禪皇帝此舉,就是以大同惑蒼生,困黎庶于均田,束世家在都府,立糧行統(tǒng)四方,開兵戈威國家,至此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日月所照,江河所至,華夏四夷,靖歸如一。一旦平定天下,那天子就是真正的天子了。”
諸葛城的話,代表了現(xiàn)在世家的主流思想。
換白話來說,應(yīng)昭用大同書來蠱惑民眾,然后分田均地的農(nóng)社只是為了困住農(nóng)民,讓他們能在地里干活有事可做還能不至于餓死。于世家則管束在都府城市之內(nèi),讓他們在沒有辦法去搶劫壓迫土地上的人。
至于糧行就是一個殺器,因為統(tǒng)購統(tǒng)銷,所以農(nóng)社的糧暫時不對外出售。
最大的糧行公營,就算私營糧食批發(fā)商也得從公營糧行進貨。
那么你進多少貨,能養(yǎng)多少人,查賬的時候就能估算消耗,進而判斷世家是否養(yǎng)私兵了。
最后一個開兵戈威國家,就是讓軍事集團成為他統(tǒng)治的主力。
真正做到一言出而天地變的地步。
只要應(yīng)昭一統(tǒng)天下,那天子就是真正的天子了。
可不會像現(xiàn)在的皇帝一樣,被世家隨意的欺負。
并且真正的天子,是誰也不敢監(jiān)督的,如朱元璋,說殺功臣就殺功臣。
別說他們貪污腐敗,這都是后世找出來的片面解釋,你看看老朱殺了他幾個禍害地方的兒子沒?
純粹是因為那群開國功臣威脅了之后的統(tǒng)治。
胡惟庸案是因為中書省權(quán)勢讓老朱驚了,所以他動手了。
之后的藍玉案是因為懿文太子沒了。
新君沒有足夠的威望,朱元璋就想著替孫子掃平道路。
于是藍玉案爆發(fā),最后一票開國精銳全部報銷。
至于中間的空印案,郭桓案那是調(diào)教是文官集團的順手之作。
一切都是為了統(tǒng)治罷了。
當然不可否認老朱得國之正的勇猛,只是坐久了高位,看待問題免不了多一些陰謀想法。
所以應(yīng)昭的一切行為,都被諸葛恒詮釋為:“集權(quán)!”
當皇帝不集權(quán),那還當個屁的皇帝。
應(yīng)昭想要做的東西很多,沒有一個空前強大的威望和對地方的控制,是絕對不可能做起來的。
甚至在有生之年,他都可能在打這個框架和地基。
但不去做,你怎么知道完不成?
所以,打出來的威望,最好處理地方。
就好像之前贖買的時候,世家還東拉西扯。但自打撕破臉之后,刀架在你脖子上跟你談的買賣,就叫做贖買!
拿地贖命,還是命給了地也給了?
自己選!
再打一遍天下或許很難,但好處也不言而喻。
贏了,真的會贏到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