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贈劍
孫宏一聽劉備此言,便知劉備明日必然會下興兵伐吳的詔命。
諸葛亮在自立為帝這件事上擺了劉備一道,現(xiàn)在劉備既然登基,那么諸葛亮便沒有立場再阻攔劉備興兵。
否則究竟誰才是皇帝?
而目前成都之中,除了諸葛亮之外,劉備唯一還需要給面子的,那就是孫宏。
其他人若是上奏反對,劉備大可直言呵斥。
但孫宏若是領(lǐng)頭,事情便不再那么容易處理。劉備深知其中關(guān)竅所在,是以打算連夜命孫宏趕赴長安任職。
只要孫宏不在,諸葛亮不敢出聲,這興兵伐吳之事便再無阻力。
孫宏凝視劉備片刻,嘆了口氣,深深作了一揖說道:“陛下伐吳之心已決,臣自不再阻攔。只是兵兇戰(zhàn)危,還望陛下以社稷為重,保重萬金之體。”
這事其實也就隔著一張薄薄的窗戶紙,孫宏這時雖將窗戶紙捅破,只要沒有其他人在場,倒也并不會令劉備有什么尷尬。
劉備聽孫宏說得真誠,當(dāng)即伸手握住了孫宏的雙手,說道:“大業(yè)此去長安,務(wù)必確保我軍后方不受曹魏襲擾?!?p> “還請陛下放心,關(guān)中險要之地,那曹魏即使傾國而來,臣也必能將之擋在潼關(guān)之外。”
孫宏說到這里不由頓了一下,很想說:此次伐吳,陛下其實并不用帶太多兵馬,荊州的潛力其實早就被打空了,帶個五萬人馬過去,打贏固然可喜,打輸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歷史上,劉備這次伐吳,被陸遜火燒聯(lián)營七百里,打了個一敗涂地,幾乎將蜀國的戰(zhàn)爭潛力都葬送了進(jìn)去,最終連他自己都病逝白帝城。
其實劉備死不死,孫宏說實話是不關(guān)心的。但這一戰(zhàn)蜀國若是送得太多,那便會對未來局勢造成極大影響。
這也正是孫宏想出言勸諫的原因。
但這句話到了口邊,孫宏卻怎么也說不出來。因為他心中很清楚,劉備若是敗得不夠慘,又怎么可能會病逝白帝城?
打團(tuán)可以輸?shù)酶鼞K些,前提是劉備必須死。
這時孫宏早已開始為以后布局,劉備多活一日,風(fēng)險便更大一分。
因此他也就不對此次伐吳發(fā)表過多的諫言,只是叮囑劉備道:“三將軍性格暴躁,如今關(guān)將軍亡故,臣料他必是暴跳如雷,每日酗酒以平復(fù)情緒。
然他不恤士卒,若是暴戾過甚,宏恐變生肘腋。還望陛下能多多規(guī)勸于他,以防不測。”
孫宏這句話說了其實跟沒說一樣,劉備聽在耳中不由長嘆一聲,說道:“唉!我這三弟的性子便是如此,朕早已多番規(guī)勸于他,只盼他能掛在心中?!?p> 聽劉備這么說,孫宏自然也不在多言,他沉吟片刻,問道:“不知陛下打算何時令雍王就藩?”
劉備看了孫宏一眼,嘆了口氣說道:“明日早朝便會當(dāng)眾宣布,讓劉永即刻啟程?!?p> “明日便出發(fā)?成都至長安千里之遙,雍王如此年幼,舟車勞頓恐有閃失?!?p> 本來親王是否就藩,乃是皇帝的家事,孫宏其實是不該過問的。但劉備命他總督雍州,雍王若是有個三長兩短的,孫宏自也難脫干系。
劉備搖了搖頭,說道:“此事勢在必行,只可憐朕這兒子尚未斷奶,便要母子分離。還望大業(yè)在長安時,能多多照扶永兒?!?p> 孫宏頓時啞然,暗道:你丫的!放心不下這小兒子,你就干脆把他留在成都??!干嘛把他丟長安去給我添堵?
我可是不擇不扣的太子黨!你直接給我丟個親王過來,這要讓我如何回答?
說實話,孫宏此刻恨不得扇自己兩個老大耳刮子。
讓你多嘴多舌!好端端的,提那劉永作甚?現(xiàn)在劉備把問題跑過來了,咋回答嘛!
竭盡全力輔佐親王?以后讓劉永跟劉禪爭奪皇位?
這樣的答案顯然不是劉備想聽的,孫宏沉吟片刻,說道:“陛下放心,臣知道分寸,必會竭力照顧好小王爺?shù)?。?p> 劉備又看了孫宏一眼,微微點了點頭,便不再言語。
孫宏見狀連忙躬身告退,此時不溜,更待何時?
劉備又再囑咐了幾句之后,命人取來雌雄一對劍,放在孫宏面前,說道:“朕知大業(yè)武藝不佳,此一對劍端是利器,大業(yè)取去權(quán)作防身之用?!?p> 孫宏驚道:“這如何使得?臣知此一對劍乃陛下慣用兵刃,如今陛下欲伐東吳,還需依仗此物防身,如何能贈予臣下?”
劉備笑道:“大業(yè)不必推讓,此物雖隨朕征戰(zhàn)多年,但如今朕已老邁,能用上此物的機會已經(jīng)不多了。再留在身邊,不過使寶物蒙塵而已。
而你正是青春年少之時,若有此等利器相助,必能為我大漢建功立業(yè)。劍若有靈,想來也必欣喜。”
孫宏再三推讓,最終卻說不過劉備,只得收下了這雌雄一對劍,抱著離開了皇宮。
一路上,孫宏不住打量這雌雄一對劍,心中不由得思潮起伏。
劉備贈劍,這究竟是啥意思?這是在表示信賴嗎?
還是在擔(dān)心我會在他東征之時,鬧出些什么幺蛾子來,因此提前先贈寶安撫?
皇帝的佩劍可不是能胡亂贈送的,尤其是這種成名利刃,乃是一種權(quán)柄的象征。
不過孫宏本身就假節(jié)鉞,再持天子劍也不會獲得新的權(quán)柄,但這份信賴看在別的大臣眼中,那就完全不同了。
莫非他是想讓我震懾朝中群臣?
孫宏對劉備這突如其來的贈劍之舉百思不解,但收都收了,想得再多也沒什么意義,總之還是先回長安再說。
于是孫宏依照劉備指示,連夜收拾行裝,趕赴長安。
次日早朝,諸葛亮發(fā)現(xiàn)孫宏沒來,心中不由得咯噔一下,知道大事不妙。
果然,劉備一上來,就命人宣召:“朕自桃園與關(guān)、張結(jié)義,誓同生死。不幸二弟云長被東吳所害,若不復(fù)仇,乃是負(fù)盟也!
朕欲起兩川之兵,剪伐東吳,生擒逆賊,以雪此恨!”
言未畢,班內(nèi)一人拜伏于階下,諫道:“此事萬萬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