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投誠
什么朝臣懷疑,什么名不正言不順?
只要這老男人一死,一切都不成問題。
中毒?
那是晉王妃榮錦月下的,將她廢除,再賜死不就好了?
他兒子還是干干凈凈的太子殿下。
而她……也會是天啟朝真正的的后宮之主,凌駕于皇帝之上的尊貴太后。
不殺方皇后那個賤人,就是想留著她,讓她親眼看著她的夫君和兒子,慘死在眼前。
等將她折磨夠了,再送她上路,方能泄她這幾十年來的心頭之恨。
蘇皇貴妃將皇帝推倒在龍床上,看都沒看他一眼,轉(zhuǎn)身高傲的離去。
將死之人,已經(jīng)不配再得到她一個眼神。
謝玄安也勢在必得的笑了笑,留下老皇帝在養(yǎng)心殿等死。
事已至此,從前在老皇帝身邊伺候的人,只要有眼睛的,就都已經(jīng)歸順了晉王等人。
就連對老皇帝忠心耿耿的福公公,也已經(jīng)很少再出現(xiàn)在養(yǎng)心殿了。
若不是顧念著從前的情分,偶爾還來替老皇帝收拾一下屋子,這個寢宮恐怕都要發(fā)臭生蛆了。
謝玄安和蘇皇貴妃并不阻止福公公,這老太監(jiān)有幾分善心,也不是壞事。
若真這么容易被他們完全策反,他們反倒要懷疑他的用心了。
楚王府——
“王爺!”
管家一路神神秘秘的小跑進(jìn)來:“宮里頭有消息傳出來了。”
“消息?”
楚王皺了皺眉:“如今整個皇宮都在皇貴妃的掌控之中,我們的人不是已經(jīng)被拔除干凈了嗎?”
也正是因為宮里沒有了他們的人,才導(dǎo)致他現(xiàn)在束手束腳,瞻前顧后,不敢輕舉妄動。
他現(xiàn)在只知道父皇病重,都不知道到具體底是個什么情況。
“是晉王妃……”
管家面露喜色:“也不知道這晉王怎么把自己的王妃給得罪了?竟然讓她決絕到給咱們投來橄欖枝,王爺……這對咱們來說,可是好事?。 ?p> 那位晉王妃野心頗大,絕不是省油的燈。
難道晉王是看宣平侯府指望不上,想要廢了王妃,所以才導(dǎo)致晉王妃倒戈相向?
“榮錦月……”
這時,楚王妃從內(nèi)室走出:“她是不是約見你了?”
楚王扶著楚王妃坐下,從管家手里接過信:“我這就看她寫了什么。”
楚王妃并不放心,站起來與他一同看信。
信上沒有透露太多的內(nèi)容,只說皇上病重另有隱情,她手里有證據(jù)證明晉王的罪行。
如果楚王有意,便于明日酉時想辦法悄悄進(jìn)宮與她見一面。
榮錦月也不傻,不可能在還沒有得到任何承諾和保證前,就亮出自己的底牌。
楚王妃所料不錯,榮錦月正是邀約楚王見面。
她看了楚王一眼:“你身份特殊,晉王那邊安排了不少眼線盯著咱們楚王府,你進(jìn)宮不如我進(jìn)宮來的容易。明日你在外弄出些動靜吸引晉王眼線的注意,我喬裝成宮女去見榮錦月?!?p> 楚王想要成事,還要依賴岳父千總兵的兵力,楚王妃在他這里,不像妻子,更像是地位平等的共謀之人。
她的話,也有絕對的分量。
楚王思考了片刻,最終點了點頭。
他知道王妃在忌憚什么,榮錦月生得美貌,他又有前科,王妃這是怕二人之間發(fā)生茍且之事。
榮錦月與從前的昭華公主不同,榮錦月為了榮華富貴,權(quán)勢地位可以不要臉。
若是讓他們攪和在一起,將來就算楚王登基為帝,恐后宮之中又要多出一位寵妃來。
楚王妃可不想再發(fā)生這種糟心之事。
當(dāng)初為了將謝昭華遠(yuǎn)嫁和親,她私底下可沒少動作。
后來謝昭華在和親路上遇到好幾次刺殺,雖然不知道另外幾波殺手是誰,但那些人里,也有她的人。
殺手回來之后告訴她,他們親眼看著昭華公主墜落懸崖,絕無生還可能。
那些幸存下來的宮人以及西涼國的人只說公主失蹤,是因為他們根本不敢說實話,怕帝王一怒,伏尸百萬。
楚王妃清楚楚王對謝昭華病態(tài)占有的心理,這個秘密,一直被她小心翼翼的藏著。
可她聽聞,榮錦月此人為了目的不折手段,尤其擅用人心。
她又是宣平侯的女兒,當(dāng)初跟著昭華公主掉下懸崖的,據(jù)說還有一男子,殺手說……那男子極有可能是宣平侯府的榮瑜軒。
就怕侯府知道些什么……
那榮錦月對楚王妃來說,就是個隱藏的危險了。
這次她投誠,不找朔王也不找安王,直接投奔楚王,這讓楚王妃心里的謹(jǐn)惕提到了十二分。
她也想母儀天下,做這世上最尊貴的女人,而她想實現(xiàn)這些,必須靠楚王來實現(xiàn)。
絕不能,讓任何有可能破壞她與楚王關(guān)系的人,出現(xiàn)在他們的生活里。
而楚王想的就更簡單了。
榮錦月雖美,卻沒有金鑾殿那張龍椅有吸引力。
只要他登上皇位,什么樣的美人不是手到擒來?
當(dāng)初他若有這種天下至尊的權(quán)利,誰也不能把昭華從他身邊帶走。
夫妻二人,同床異夢,正是如此。
……
宣平侯府——
三房突然失蹤了兩個姨娘,卻并沒有引起什么水花。
大房和二房那邊,已經(jīng)自顧不暇。
由于宣平侯是中立的保皇黨,現(xiàn)如今皇帝又病重,朝堂之上的勢力四分五裂。
其中以晉王與楚王最盛。
但楚王身有殘疾,這是他致命的缺點,所以總的來說,還是晉王的勢力最大。
謝家、宋家、馮家、何家與宣平侯府這幾家走動比較密切,關(guān)系比較好的,早就被排擠到了中心之外。
就連謝大都督最近都因為連連被御史臺參本,已經(jīng)閑賦在家多日了。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晉王這是要擼了謝大都督的官職,換自己人上了。
要不是更換國子監(jiān)與大理寺的主事人會引起動蕩,讓天下讀書人不滿,讓大理寺案件牢獄混亂,馮祭酒和老何大人恐怕也難保。
不過就算不能動這幾人,晉王也沒少打壓他們。
又因他們也不是楚王一系,自然不會幫他們。
所有的皇子都巴不得他們倒霉,這樣他們才有機(jī)會在合適的時候,安插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