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朝堂
然后又對朱媺娖說:“你等會也收拾一下然后搬過去吧?!?p> 朱媺娖點。
這時周皇后說:“飯食一會兒就送來了,先吃晚飯吧。之后我?guī)蛬墛埔黄鹗帐耙幌?。?p> 崇偵聽后點頭答應(yīng)。
沒多久飯菜便送了上來,在吃飯的過程中,崇禎也將對周奎之事告訴了周皇后。
周皇后聽到后略帶悲傷的點頭,隨后對崇禎說:“請陛下放心,臣妾會以大局為重的?!?p> 崇禎欣慰的點頭隨后說:“皇后放心,只要他識得大義,朕會給周家一條生路,讓他頤養(yǎng)天年安穩(wěn)的度過后半生的。”
周皇后聽后連忙對崇禎福禮謝恩。
————
第二天。
寅時,也就是凌晨三點,此時文武百官也在午門外列隊準(zhǔn)備上朝,那些大臣們?nèi)宄扇旱模€在討論著前天所發(fā)生的事情。
卯時三通鼓后百官開始排隊,待鐘鳴門開后,文武百官開始從左右掖門進(jìn)入,文官走左掖門,武官走右掖門。
隨后過金水橋,至奉天殿內(nèi)左右站立,等到崇禎到場后坐好,宦官鳴鞭百官行禮,鴻臚寺唱入班,早朝開始。
這時,百官看到跟在崇禎身邊的王德化變?yōu)橥醭卸鲿r,頓時感到不對。
剛剛就看到司禮監(jiān)的公公和以前不一樣,像杜勛,杜之秩完全沒看到人,現(xiàn)又看到王德化也不在。
他們心中猜想有可能宮內(nèi)出事兒了,一會兒回去后就讓人到宮內(nèi)打聽。
這時王承恩手持拂塵說:“有事啟奏?!?p> 很快朝堂上便有各種聲音,隨后由鴻臚寺的官員選人引出奏事。
戶部尚書倪元璐率先出列說:“起稟陛下,寧遠(yuǎn)總兵吳三桂派人來要今年的五百萬兩軍費。
左良玉也要五十萬兩軍費,這合起來便是五百五十萬兩,可國庫之內(nèi)金銀總共只有三萬多兩白銀啊,望陛下定奪。”(這里的3萬兩采取的是明亡后,國庫內(nèi)的存銀。)
之后首輔陳演出例道:“陛下,自去年開封大敗河南淪陷,李自成現(xiàn)橫行地方,因此地方人員希望陛下令孫督師既刻領(lǐng)兵,出秦剿賊。”
這時兵部尚書張國維出列道:“啟稟陛下,孫督師訓(xùn)練秦軍并沒有多久,且其并沒有向陛下請戰(zhàn)。
說明孫督師自己也認(rèn)為并沒有準(zhǔn)備好,而李自成那廝也早已不同往日,因此不可輕易開戰(zhàn)。
當(dāng)年的松錦之戰(zhàn)也是因為準(zhǔn)備不足而導(dǎo)致失敗,望陛下明察?!?p> 待張國維說完后,崇禎點頭道:“張愛卿說的對,朕也早已下旨,三邊總督孫傳庭不可輕易出陜。
如今九邊精兵盡失,秦兵更不可輕言善動,至于吳三桂和左良玉所要糧響…”
崇禎想到這二人日后的所作所為心中氣憤,聲含冷意道,“如今國事艱難,外有建虜內(nèi)有流賊。
責(zé)令左良玉速速剿賊不得拖延,吳三桂鎮(zhèn)守寧遠(yuǎn),防犯建虜不得有誤,至于糧餉日后發(fā)放。
他們都是我大明的臣子,希望他們盡心國事,我大明也不會忘記他?!?p> 崇禎話音剛落,朝堂頓時一片嘩然。
御史,言官等紛紛出列,跪于場中義正言辭大聲道:“陛下,我大明不失寸土此乃祖宗之法,不可違背啊。
還請陛下嚴(yán)令孫督師出陜剿賊,救我中原百姓于水火之中啊?!?p> “我等附議”
文武官員紛紛唱道,以及斥責(zé)張國維貪生怕死。
張國維此時心中激動萬分,他是大明的兵部尚書,早已知道大明現(xiàn)在的處境,更知道孫傳庭手中秦兵對于大明的意義,以及重要性。
就如他剛才所說,如今的李自成早就不是當(dāng)年的流賊了,孫傳庭成軍不久,糧響也不足。
準(zhǔn)備并不充分,如果這個時候出兵,贏了的話倒還好說,至于想完全消滅,那真是難上加難。
要知道就算是當(dāng)年那廝只剩下十八騎,可不到兩年卻再次席卷天下。
而如今比當(dāng)年聲勢更加浩大,就連洛陽開封這樣的大城重鎮(zhèn)都被他攻克了,可見其實力之強,這一旦輸了的話。
張國維不敢再想下去,如果秦軍輸了,那大明恐怕再也沒有忠心可戰(zhàn)之軍了。
至于吳三桂,劉澤清,左良玉這些人,他們會為大明死戰(zhàn)嗎?
呵,只要他們不在后面捅刀子,就千恩萬謝了。
看來陛下終于認(rèn)識到秦軍的重要性了,這將是我大明最后一副身家了,大明,已經(jīng)輸不起了,張國維如此想著。
他知道,這些人之所以如此催促著孫傳庭出戰(zhàn),是因為孫傳庭在陜地侵犯了那些人的利益。
他們不敢在那里武逆孫傳庭,只好想辦法讓他趕快出兵,而朝堂上的這些人只是在為那些人說話而已。
崇禎看著朝堂亂象眉頭皺起,王承恩見此連忙高呼:“肅靜!肅靜!注意御前禮儀。”
這時大臣們才慢慢安靜下來。
崇禎出聲道:“如今國事艱難,國庫入不敷出,可現(xiàn)在不管做什么,都需要大量銀兩。
因此,朕想向諸位愛卿籌集糧餉,不知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大臣們聽到崇禎的話后心中一驚,要知道上一次籌款出了個九蓮菩薩,錢沒有籌到,還搭進(jìn)去個首輔和五皇子。
這一次恐怕又不太好收場嘍。
崇禎見大臣們都默不作聲,于是點名道:“國丈作為國戚,皇后之父,太子祖父。
理應(yīng)帶頭作為表率,不知可捐多少已以資國用?”說完之后死死的盯著周奎。
周奎聽到后心中大喊,天殺的,怎么又點我?
隨后慢騰騰的出列,開口道:“陛下,老臣家中并無余財,家中人口又多,因此恐怕有心無力呀
不過老臣身為國丈,自當(dāng)以國家大義為重,就算是老臣家中砸鍋賣鐵吃糠咽菜,也定要以資國用。
因此,老臣出五百兩?!?p> 眾臣見國丈如此便不再顧忌,紛紛哭訴自家日子也不好過。
崇禎聽后氣的發(fā)笑,點了點周奎后冷聲說道:“國丈心懷大義,家中貧苦仍愿為國著想,朕感激不盡。
但畢竟是我大明國丈,稍后朕會讓人去國丈家探查,若當(dāng)真貧困至吃糠咽菜之境。
朕會從宮中調(diào)撥錢財救助國丈,避免落了我皇家顏色?!?p> 隨后又說:“明日百官將捐獻(xiàn)的錢銀報上來既可,至于多少,希望眾卿心中有數(shù)?!?p> 說完后便甩袖離去,王承恩緊跟身后,司禮監(jiān)的人唱‘退朝’。
眾人面面相覷,個別極其精明的人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崇禎與往常有所不同,至于哪里不同他們也沒有發(fā)現(xiàn)。
于是也就沒有放在心上,至于周奎則是一臉的無所謂。
畢竟這天下是他女婿的,又不是他的,再說了,這諾大的大明難道還差他這點錢?
至于皇帝對他不滿?那又怎樣?他女兒是皇后,外孫是太子,難不成能殺了他?
大不了一會兒進(jìn)宮求求玉鳳好了,還可以再討要些賞賜,周奎如此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