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明之拯救崇禎

第二十四章:建議

大明之拯救崇禎 獨坐窗臺觀風(fēng)雨 2359 2022-02-15 17:18:39

  乾清宮。

  李若璉正在對崇禎匯報道:“陛下,臣帶領(lǐng)錦衣衛(wèi)前往嘉定伯府,嘉定伯念如今國事艱難,遂將全部家產(chǎn)上交,以資國用。

  經(jīng)過清點,金銀共有五十二萬兩,其余珍寶復(fù)十一萬兩,總共合算起來是六十三萬兩白銀。”

  崇禎皇帝聽到后頓時目瞪口呆,他實在是沒想到,一個國丈,爵位不過十余載,竟有如此巨財。

  隨后,他又想到了那些百年世家,那些人又該多有錢吶。

  這時,王承恩也來到殿中:“陛下,剛剛東廠對王德化等人清點完畢,王之心府上抄出三十萬兩白銀。

  王德化,杜之秩,杜勛等人抄出錢財折合成白銀后,共計百余萬兩?!?p>  崇禎聽后自嘲的笑了笑:“好哇,好哇!當真是沒想到,這幾人加起來竟有將近兩百余萬兩的巨財。

  而朕這個皇帝,竟然連他們都不如,還真是,千古難逢啊哈哈哈。”

  王承恩與李若璉二人大氣都不敢出一下。

  等冷靜下來后,崇禎道:“李若璉,這件事干的不錯,朕賜予錦衣衛(wèi)一萬五千兩銀子。

  你與黃涪各五千兩,其余的則平分給參與此事的錦衣衛(wèi)緹騎?!?p>  李若璉聽后連忙拜道:“臣李若璉,代錦衣衛(wèi)謝陛下圣恩。”

  崇禎點頭,隨后又道:“朕希望你回去之后好生整頓錦衣衛(wèi),提拔可塑之才為朕所用。

  其中黃涪以及千戶高文采可以重用,最后,朕希望你以駱養(yǎng)性為鑒,朕希望你記住,凡是忠于我大明的,朕絕不會辜負于他?!?p>  李若璉再拜道:“臣李若璉,絕不負陛下厚望?!?p>  等到李若璉走后,崇禎又對王承恩道:“大伴,這兩天也辛苦你了,朕也賜予你一萬兩銀子?!?p>  王承恩趕忙拜道:“此乃老臣份內(nèi)之事,不敢妄求陛下恩賜。”

  崇禎聽到后笑道:“好了,讓你拿著你就拿著,另外,此時永明應(yīng)該已經(jīng)起來了,你速去將他請來?!?p>  王承恩謝恩之后,連忙領(lǐng)命離去。

  此時,楊永明剛吃完早餐沒多久,正準備和公主朱媺娖出去逛一逛,去看一看這一個時代世界的樣子。

  然而剛到門口便被王承恩帶到皇宮里去了。

  沒多久,楊永明和朱媺娖便來到了乾清宮,太子朱慈烺也在。

  崇禎看到楊永明后連忙說:“永明來了,快進來?!?p>  “陛下?!睏钣烂魇┒Y道。

  崇禎點頭后興奮道:“永明啊,你知道這一次從周奎和王德化等人身上查出了多少銀子嘛?

  將近兩百萬兩啊?!?p>  楊永明聽后點頭,這和他估計的差不多。

  等到興奮過后,崇禎對楊永明說:“永明,接下來我們該怎么做?”

  楊永明聽后想了下說:“眼下這件事按陛下的想法來做就好,對于其他的,我這里有幾個建議?!?p>  “永明快說?!?p>  “如今的大明可以說是非常危險了,據(jù)我所知,其中有一位投靠了建虜?shù)臐h奸,向皇太極說明了我們大明的情況。

  他是這么說的,‘彼文武大小官員,俱是錢買的。文的無謀,武的無勇。管軍馬者,克軍錢;造器械者,減官錢。

  軍士日不聊生,器械不堪實用,兵何心用命?每出征時,反趁勤王,一味搶掠。

  俗語常云:“韃子、流賊是梳子,自家兵馬勝如篦子。”兵馬如此,雖多何益!況太監(jiān)專權(quán),好財喜諛,賞罰失人心。

  在事的好官,也作不的事;未任事的好人,又不肯出頭。上下里外,通同扯謊,事事俱壞極了?!?p>  也正是這些話,從而導(dǎo)致了松錦之戰(zhàn)?!?p>  崇禎聽完后,眉頭緊皺嘆氣連連。

  楊永明繼續(xù)說:“這些話并不夸張,歷史也是證明了的。

  因此,我建議第一,太子南下,如若我與陛下最終失敗了的話,那么大明依舊有主心骨。

  也就不會再出現(xiàn)南明歷史上的諸王爭位,致使大敵當前卻還不斷內(nèi)耗的情況。”

  崇禎聽后想了想便直接答應(yīng)。

  隨后楊永明問道:“陛下,現(xiàn)如今長江之北的賦稅如何?”

  崇偵聽后搖頭道:“現(xiàn)如今的這個情況,哪里還能收上多少賦稅啊。”

  “既然如此那就別收了?!?p>  崇禎等人聽到楊永明的話后,頓時都看向他。

  楊永明對他們說:“既然收不上來,那陛下不如直接下旨,長江之北各州府,盡由地方官府減半收之。

  所得錢財用來鞏固城防,募集民壯守城。

  如此下來可以爭得民心,無論是在任何一個時代,民心是非常重要的,如今朝廷的威望已經(jīng)被那些土豪劣紳,特別是那些如賊一般的官軍給破壞殆盡了?!?p>  楊永明喝了口茶繼續(xù)說:“李自成之所以從眾多的流賊之中脫穎而出,就是因為他打出了均田免賦的口號。

  陛下想一想,在如今這個天災(zāi)頻發(fā)人禍不斷的情況下,百姓不但要交平常的賦稅,在這之外還得另交三響。

  在如此情況下,他們的生活之艱苦可想而知啊。

  在他們即將活不下去的時候,突然有傳言說,開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

  如此情況下,一邊是無盡的絕望,看不到一點生活下去的希望,而另一邊則是有活下去的可能性,能夠讓人看到希望。

  如此下來,那些百姓們怎么選就不言而喻了。

  因此民心這種東西,怎么重視都不為過,我們只有讓他們看到活下去的希望,他們才會跟隨于陛下?!?p>  崇禎他們聽后盡皆點頭贊同。

  崇禎這時說道:“永明所言極是,可如果不收賦稅的話,朝廷開支怎么辦,軍響又從何而來呢?

  而且這樣下來的話,會不會產(chǎn)生藩鎮(zhèn)割據(jù)的場面?”

  楊永明回答:“短期的糧響,我想王德化這樣的人應(yīng)該不少,我們一步一步的來,這些人不過是待宰的羔羊罷了。

  我們要做的就是贏得民聲,并且宣傳流賊的禍害,同時戳破流賊的謊言,如果真的均田免賦,那些流賊怎么活下去喝西北風(fēng)嗎?

  另外,陛下不但要把賦稅留在地方,還要給他們更大的權(quán)力,在遇到流賊,建虜攻城時。

  準其征調(diào)城內(nèi)所有物資,藩王官紳也不例外,畢竟一旦城破這些東西只會便宜流賊和建虜。

  至于陛下所說的藩鎮(zhèn)問題,其實并沒有什么,如果真到了那個時候大不了多封幾個王。

  什么吳王,闖王都給他們來一個,只要穩(wěn)住了京師隨他們怎么折騰。機會,地盤,王,都給了你們了。

  就看你們能不能守住,再怎么樣,在名義上他們必須都要聽從陛下的。

  只要我們穩(wěn)住了局勢,獲得了喘息之機,憑借我超出這個時代的眼光以及技術(shù)。

  權(quán)力這些東西還是很容易收回來的,我們現(xiàn)在最需要也最缺的就是時間。

  大不了就是再重新打一遍江山,真要那樣的話反而是最簡單最容易的。

  以現(xiàn)在大明的局勢,最好的辦法就是殺,殺出一個朗朗乾坤,殺出一個盛世太平。”

  這段話聽的崇禎等人熱血沸騰,崇禎臉色潮紅的對楊永明道:“既然如此,就依永明所言?!?p>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