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躺在椅子上深深地呼出了口氣,整個人顯得非常的無力。
就算現(xiàn)在知道了,他又能怎么樣呢?如今北方都已經(jīng)讓他焦頭爛額了,而且太子馬上就要南下了,這讓他又緊張了起來。
待崇禎緩過神后,看向楊永明期望道:“永明啊,你可有什么辦法?朕給你權(quán)利,你可有把握將這些事情解決掉?
主要是如果以永明你所說的話,太子此次下豈不是兇多吉少?”
永聽到崇禎前面半段話直接傻眼了,自己去恐怕被人賣了,還在幫人數(shù)錢呢。
楊永明搖頭道:“陛下,以現(xiàn)在江南的局勢別說是我,就算是陛下親自過去,恐怕都不會有什么結(jié)果。
我們現(xiàn)在能做的,就是將自己變得更加強大起來,江南的確富庶,但富庶之人哪里會有必死的決心呢?
只要陛下能夠在北方大勝穩(wěn)定朝局,那么南方的事自然會迎刃而解,至于太子。
太子南下所做之事只不過讓他們現(xiàn)在在交的稅銀,盡快上交而已,以及一些其他的事情。
這些事情并不會觸碰到他們的根本利益,向況太子身邊有黃德功的勇衛(wèi)營護衛(wèi)左右。
還有李若蓮率錦衣衛(wèi)貼身護衛(wèi),只要太子沒有真的把他們逼到絕路,他們現(xiàn)在終究還不敢明著反抗大明。
而且太子身邊還有張煌言隨身輔佐,只要太子好生聽其言跟其學習,定然也不會犯下什么錯誤。”
崇偵聽后點頭,心放了下來,隨后又對朱慈烺道:“慈烺,你聽到永明的話沒,倒時你一定要好生聽取張煌言他們的建。
跟黃德功還有張煌言他們好生學習,自己也要有所判斷力,知道嗎?”
朱慈烺站起身認真道:“父皇,大兄,你們放心,我一定不會讓你們失望的?!?p> “好好好?!背绲澾B說了三個好字,看向朱慈烺的眼神中也充滿了期待。
隨后又對楊永明說:“永明,如今朕也已經(jīng)明白了,這天下早就已經(jīng)亂套,只有兵強馬壯,我們才有所希望。
永明既然如此了解明朝,那應(yīng)該也知道,朕在崇禎二年的時候,就讓李邦華整頓京營。
最開始雖然有所成果,但后來因為百官貴勛的施壓,而導致此事不了了之,李邦華也被趕出了京師。”
楊永明點頭,他自然是了解這件事的。
京營又稱三大營,包括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當皇帝親征時,三大營環(huán)守于皇帝大營,一般是神機營居外,騎兵居中,步兵居內(nèi)。
三大營初建時,頗有戰(zhàn)斗力,但在土木之變中主力損耗殆盡,之后又經(jīng)歷了一系列的變革。
在經(jīng)歷變革之后,京營的指揮權(quán)也落到了多方勢力的手中,文武勛貴等,都在里面分到了一杯羹。
而且那時的京營也幾乎不出京作戰(zhàn)了,這導致他們疏于訓練,而且軍官克扣糧餉。
這一系列的原因?qū)е率勘刭|(zhì)極其低下,而因為常常吃不飽的原因?qū)е旅嬗胁松?p> 使得士兵不能穿戴甲胄,騎兵上馬也難以揮鞭馭馬。
等著京師到了崇禎手里以后,更加是積重難返,早就沒了當年精銳的樣子。
這樣的軍隊不要說在永樂時期擔當野戰(zhàn)的主力,就是讓他們城防守備,恐怕都會問題頻出。
但就算如此,崇禎也一直想要對其進行改革,想讓他重回當年的時候。
在崇禎元年四月,李邦華起任為工部右侍郎,總督河道。不久改任兵部右侍郎,協(xié)理軍政。
按照慣例,皇上冬至祭天,當時崇禎正要祭天,總督隨行部隊的勛臣缺乏人選,就讓邦華兼管這件事。
而李邦華所布置的云輦、龍旌、寶纛、金鼓、旗幟、甲胄、劍戟等東西都煥然一新,崇禎很高興。
第二年春天,崇禎帝視學,李邦華又布置得很好。
崇禎帝命令給他加官為兵部尚書。當時兵政十分亂,崇禎也一直想著對京營進行改革整頓。
他見李邦華由此才能,便將對京營改革整頓的任務(wù)交給了他。
而李邦華也不負眾望,首先提出要改變操練方法、慎重選擇將吏、改造戰(zhàn)車、精制火藥、集中武器、責成防官、節(jié)約金錢、酌情兌馬、演習大炮等九件事。
京營一向有占役、虛冒的弊端,占役就是士兵為諸將服勞役,并且還有賣閑、包操等弊端。
虛冒就是部隊沒有這么個人,諸將及勛戚、宦官、豪強以自己家的仆人冒充軍隊中的壯丁。
然后每個月支取一份厚餉,李邦華便加以清查,收回了占役士兵一萬人,清出虛冒一千人。
三大營兵力十多萬人,其中有一半是老弱之人,按照慣例,京營部隊名額短缺時允許報加,而這些老弱之人大都是通過賄賂進來的。
李邦華對各營士兵都親自加以考試,不是年輕力強的一概不錄用,從此京營中很少有隨便充數(shù)的士兵了。
后面又做了很多改革,并頒布了一年考察兩次的命令,從此那些壞人們都收斂起來了。
之后邦華對軍響馬匹等一系列也做出了改革,崇禎帝了解李邦華為人忠誠,對他的奏請無不答應(yīng)。
李邦華也感激崇禎帝對他的信任,所以大膽革新,不顧后患,而他的這些改革使京營的庫銀寬裕起來。
也使得兵政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那些失利的人則對李邦華懷恨入骨,對他的怨言、誹謗也逐漸多起來了。
之后在崇禎二年清軍入寇畿輔戰(zhàn)爭中,那些人都對他進行彈劾,污蔑。
李邦華自感不安穩(wěn),上書陳情表白,同時還權(quán)給崇禎。
之后崇禎也在眾多壓力下,無奈將其罷官,讓他回鄉(xiāng)閑住。
從此接任的人都拿李邦華作為教訓,大都因循守舊,姑息養(yǎng)奸,兵政也就沒法子講了。
而這也使得京營再也不可能涅磐重生,強大如初了,再加上明年鼠疫的影響。
因此李自成在攻打大明京師時,整個京營更是毫無戰(zhàn)斗力可言,可以說是一觸即潰。
所以李自成能夠輕而易舉拿下大明的國都,這個本應(yīng)堅固無比的城池時,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