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繼續(xù)說道:“其實這些并沒有什么,像爵位這些是我朱家的,俸祿出自內(nèi)帑。
朕完全可以不顧百官的阻攔,給永明封一個爵位,他們難道還真能造反不成?
但朕心里清楚,日后永明所立的功勞那是再造大明之功,甚至嚴格來說的話,以現(xiàn)在這種情況那就是開國之功勞。
如果現(xiàn)在就賞賜過高,不說永明能不能把握的住,你日后又該怎么賞賜?要知道永明和那些國公勛貴什么的不同。
像他們是數(shù)代恩澤,立了功的話加個薪什么的也就行了,不會有人有意議。
但永明不同,一旦大明中興,我們心中清楚永明所做多少?那是不輸于我大明曾經(jīng)那些開國功臣的功勞。
甚至在朕的心中要超越他們,如此功勞,到時候一個異性王完全可以,大明祖制說異性不得封王,就算要封那也是死后的事情。
就像永明所說,時代變了,那么一些規(guī)矩自然也要改變,在如此偉功之下。
朕完全可以無視掉這些規(guī)矩,給永明封個王,一字王也好,二字王也罷,這些對于永明的功勞來說完全可以。
但是慈烺,一旦在朕這里封的差不多了,日后你做皇帝的時候,你該如何去加封?難道加九錫嗎?
日后永明娶妻生子了,他的嫡長子自然是要襲爵的,永明我相信他定然不會有什么。
就算是永明的孩子,我相信也不會有什么,可三代四代之后呢?朕不敢保證,日后的皇帝還會待永明的子孫和我們一樣親密。
永明也一樣,他也不能保證他以后的子孫和他一樣,如此一來關系淡薄了,以后的皇帝如何對待他們?
而且永明以后的子孫,是會如他一樣如此有本事,還是會慢慢和現(xiàn)在的貴勛一樣?
你的子孫又是否能像朕和你一樣信任永明的子孫呢?”
崇禎嘆了口氣繼續(xù)說:“一個臣子一旦到了賞無可賞的境地之后,那么就只能殺了。
可如此一來,我們朱家又怎么對得起永明呢?這樣會使得大明失去民心,使那些原本愿意為朝廷為大明灑熱血的人心寒。
如此一來,恐怕整個國家又不會安定了,更何況像殺功臣這樣的事情,也只有太祖成祖這樣的皇帝有如此魄力。
朕做不到,慈烺你也一樣,而且當年太祖殺戮功臣說是違法亂紀,但其更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懿文太子薨在了太祖之前,太祖害怕朱允炆鎮(zhèn)不住那些功臣。”
朱慈烺驚愕的看著崇禎,他沒想到一個封賞里面,居然還有如此門道,在深深的吐了口氣后。
對崇禎施禮道:“兒臣猛浪了,謝父皇指點?!?p> 崇禎揮了揮手,雙眼看向門外,悠悠的說道:“慈烺啊,你是命好呀,你大兄并不是一個貪戀權勢的人。
否則等朕死后,他定然會攜天子以令諸侯的,而你朱慈烺,不會比漢獻帝好多。
甚至以現(xiàn)在天下這種局勢,以永明的能力和他所知道的,完全可以單干,但他并沒有,而是選擇了挽救大明。
所以我們可以完全信任永明,也更不應該虧待于永明。”
朱慈烺聽到崇禎說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候,瞬間臉色發(fā)白冷汗直流,在聽完之后,又滿臉的敬佩以及認同。
第二日一大早,楊永明便在朱媺娖的陪同下來到了皇宮,待時辰到了后便與崇禎一起上朝。
按照慣例,朝臣們聽到崇禎來后,連忙行禮高呼萬歲,這時崇禎皇帝應該說眾卿平身。
然而這一次朝臣們并沒有聽到崇禎說這一句話,卻是聽到崇禎說:“來呀,給永明賜座?!?p> 朝堂內(nèi)的人聽到后全都吃驚無比,這永明是誰?而且聽陛下語氣很是親密的樣子。
眾人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下抬眼偷看,不看還好,這一看讓眾人大吃一驚,只見兩名侍衛(wèi)抬著一把椅子過去。
隨后將椅子放在崇禎右手側(cè)下方,距離崇禎不遠處,一名身著蟒服腰環(huán)玉帶的年輕人,也不謝恩,好像不習慣一樣的坐了上去。
最主要的是太子卻站在其一旁,這一幕讓他們震驚無比,玩腦子都是疑問。
最讓他們詫異的是,此人似乎十分的傲慢,好像陛下賜坐是理所應當?shù)囊粯印?p> 這時一些心思活泛的則已經(jīng)想到了,這個永明也許就是他們心心念念的那個人。
那個使陛下性情突然改變,宮內(nèi)格局大變,使得駱養(yǎng)性等幾個位高權重之人身死的那個神秘人。
總之,楊永明已經(jīng)成了朝堂之上的焦點所在。
在二人坐好之后,崇禎的聲音才響起:“都起來吧?!辈还苁茄赞o還是語氣,都有些不客氣的意思。
隨后崇禎先是簡單的介紹了一下楊永明,然后說道:“從今日起,永明擔任錦衣衛(wèi)指揮使?!?p> 陳演幾個位高權重的人聽到后本想反駁一下,但看了一下崇禎的臉色,便打消了念頭。
而其他那些小魚小蝦們,看到自家大佬沒出聲便也沒有說話。
崇禎見無人出來反駁,微微點了點頭,隨后冰冷的說道:“好了,開始奏事兒吧?!?p> 陳演出列小心的說道:“啟稟陛下,太子南下之事皆已準備妥當,黃德功所部也已到應天府等候,太子可隨時南下?!?p> 崇禎聽到后點了點頭,臉色有所緩和,隨后轉(zhuǎn)頭對王承恩道:“大伴,張煌言可到了?”
“回陛下,張煌言昨日已到,現(xiàn)正在驛館處歇息,隨時可以詔他入宮?!蓖醭卸骰卮?。
崇禎點了點頭說道:“大伴,你去叫人把他帶入宮中,讓其先在乾清宮內(nèi)等候,記住,在我去之前先好生招待?!?p> 王承恩領旨后,連忙讓其親信前去。
這一番話聽的堂下的朝臣們內(nèi)心中又驚訝不已。
隨后又談論了一些事情,崇禎則每一件事都問了楊永明的意見,這使得朝臣們吃味妒忌不已。
最后下朝之前,崇禎告訴大臣們,以后上朝時間為每三日一次,并讓李若璉也到乾清宮去尋他。
這些話一說出頓時引得朝堂嘩然,一個個紛紛跪地哭訴,說什么江山社稷。
崇禎沒有管大臣們的反應而是直接下了朝,與楊永明和朱慈烺他們往乾清宮走去。
那些大臣們見此也知道改變不了,便也收了聲一個個的結(jié)伴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