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明之拯救崇禎

第三百一十章:退回宣府,深入

大明之拯救崇禎 獨坐窗臺觀風雨 2132 2023-02-21 20:00:44

  隨著撤退命令的下達,明軍開始了后撤,至于那些個潰兵,在鄭威斬殺幾人后也總算平穩(wěn)了下來不再亂沖亂撞。

  至于清軍這邊多爾袞并沒有下令追擊,而是任由左良玉他們離去,畢竟他一開始就沒有打算全奸這支最少兩倍于己的明軍。

  最主要的是現(xiàn)在的清軍也已經(jīng)快到極限了,若是一昧的窮追猛打到最后反而有可能適得其反。

  在完全不見了明軍的蹤影,確定明軍離去后多爾袞他們才松了口氣,隨后下令打掃戰(zhàn)場。

  倒不是為了其他的,主要是為了明軍身上所攜帶的干糧,這一下完全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在看左良玉這邊,他們在脫離清軍之后便一路狂奔,直到許久之后大軍才在左良玉的軍令下才停了下來。

  左良玉看著身后亂糟糟的隊伍,一些人臉上還帶著惶恐之色,后方的人還不停的往前擠。

  左良玉臉色鐵青的看著這一暮,最終怒吼道:“夠了!全部都給我停下,看看你們的樣子!

  一個個就這么怕死嗎,怕死還當什么兵,我們拿的不就是這份錢嗎!十三萬人吶!整整十三萬人吶。

  對面的清軍才多少人?算上后面沖出來的最多不過六七萬人,只有算他七萬人好了。

  十三萬對七萬居然被人打成這個鳥樣,就是十三萬頭豬沖上去也能把他們給撞死啊,你再看看你們!

  當年陛下下旨,讓我從八十萬大軍中挑選青壯組成精兵時,當時可是給了你們選擇,你們自愿入伍。

  而且自那之后也是足額足響,各方待遇也是更超之前,你們也口口聲聲說要報效朝廷,你們就是這樣報效朝廷的嗎?!”

  聽到左良玉的話,原本還想著趕緊逃的那些軍卒一個個紛紛殘愧的低下了頭。

  劉青和鄭威二人互相看了看,隨后都搖頭嘆了口氣。

  最終鄭威開口道:“將軍,末將覺得也不能完全怪他們,這是他們和清軍的第一次交戰(zhàn)。

  在這之前我們絲毫不了解清軍,而在這之前他們又都只是和那些個流賊交手。

  如今和清軍交手自然下意識認為他們和流賊差不多,卻沒想到那些滿洲建虜如此的兇猛。

  一時間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但就算如此將士們也有拼命搏殺,只是,唉。”

  鄭威最終嘆了口氣不在言語。

  左良玉聽到鄭威的話,看著身后垂頭喪氣的隊伍,有不少人的傷口還在向外流血,受傷的人互相扶持。

  看著這一切左良玉忍不住抬頭看向天空嘆了口氣:“本將如何不明白,此次大敗皆是因我太過輕敵所至。

  只是,唉!此戰(zhàn)乃是我向陛下表忠心的第一戰(zhàn),更是我大明平定內(nèi)亂之后對建虜?shù)牡谝粦?zhàn)。

  此戰(zhàn)意義非凡,陛下對此更是期望盛大,可如今卻,唉!”

  劉青見此連忙說道:“將軍此次并非是我等怯戰(zhàn),如今陛下賢明只要我等如實上報,陛下應(yīng)該會理解將軍的?!?p>  周圍將領(lǐng)紛紛點頭稱是。

  劉青繼續(xù)說道:“更何況我們還不算敗,我們還有宣府這道防線,那里才算是決戰(zhàn)。

  只要之后我等在那里阻擋乃至殲滅這支建虜便是大功一件?!?p>  左良玉聽此微微點頭:“不錯,我們還有機會,傳我軍令,整頓隊伍即刻返回宣府?!?p>  “遵命!”

  回到宣府后左良玉進行了統(tǒng)計,此戰(zhàn)共傷亡近一萬五千左右,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混亂中被踩踏而死,受傷難以短時間參戰(zhàn)的占了很多。

  而清軍這邊也進行了統(tǒng)計,此戰(zhàn)共傷亡一千兩百余人左右,且大部分都是蒙八旗和漢八旗,滿八旗幾乎沒什么傷亡。

  主帳之內(nèi),滿達海笑道:“看來是我們多慮了,這明軍還是和以往那般一樣不堪一擊呀。

  此次還多虧了這些明軍,讓我們解了糧草的燃眉之際?!?p>  此話一出所有人都哈哈大笑。

  “滿達海說的不錯,但我們也不能夠掉以輕心,我們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試探明國軍隊的實力。

  此站讓我們對于明軍的戰(zhàn)斗力有了初步的了解,雖然確實還是如以往一般不堪一擊。

  但也不得不說,自松錦之戰(zhàn)后我們所遇到的明軍相比,還是要強上那么一些的。

  至少敢出城和我大清勇士們打上一場,而不是躲在城里面當縮頭烏龜。”多爾袞笑道。

  此話一出眾人又是哈哈大笑。

  隨后多爾袞接著說道:“雖說我們從此戰(zhàn)已經(jīng)初步了解了明國的實力,但這還不夠。

  據(jù)本王所知,明國皇帝重建了他的京營,這支軍隊的實力極其強橫,非是其他明軍所能比的。

  因此我們還要繼續(xù)深入,何況我們的其他目的還沒有達到呢,最重要的是我們來都來了,總不能空手而歸吧。”

  “攝政王說的對?!?p>  “我們聽攝政王的。”

  ……

  眾人聽完多爾袞的話紛紛哈哈大笑表示支持,一旁的豪格看著這一幕雖然心中十分不爽,但也沒法。

  最后眾人商議一番后,最終再次確定了此次的進軍路線。

  他們決定由宣府進大同,由大同入太原,若是一切順利則再次深入進洛陽過開封、徐州地。

  最后從徐州北上,過濟南入京畿之地直逼明國京師,耀武揚威一番后最終從喜峰口那一塊出關(guān)。

  在商定好一切所有人便早早的休息等待明天的到來。

  崇禎十八年六月十九日,清軍在休整一晚后第二天一早便集合了兵馬,在多爾袞的帶領(lǐng)下向宣府挺進。

  至于宣府這邊,左良玉將這里的情況第一時間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送往京師。

  隨后將所有兵馬聚集于宣府,準備在這里和清軍決一死戰(zhàn),同時派人告知駐守在大同的左夢庚。

  讓他死守大同不可輕易的出兵,有任何問題決策,多問問身邊的將領(lǐng),一切準備妥當如今只等清軍的到來。

  而清軍這邊在經(jīng)過一天的快速行軍后,在下午時分到達了距宣府城十五里左右的地方。

  在這里多爾袞便停止了進軍下令就地休息,打算明天再繼續(xù),畢竟走了一天的路大軍都累了。

  如果是直接到宣府城下,那到時候一切情況就會和之前的反過來,而且這里地勢極其開闊。

  這對他們來說是不利的,再說了他們又不趕時間,沒必要將自己處于不利之地。

  而這些自然是被左良玉派出的斥候看在眼里,一場新的大戰(zhàn)即將開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