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走后,青藍(lán)會上凝重的氣氛稍微緩和了一些。
高陽啟回到位置上坐下微微嘆了一口氣,今天算是徹底把太子給得罪了。
這次事情的發(fā)展又超出了他的預(yù)料,他本來無心摻和太子與賢王的事,可如今一樣被太子列為敵人。
此時賢王走了過來,拍著高陽啟的肩膀笑著說道:五弟。怎么?不開心?
高陽啟:三皇兄說笑了,我剛剛得罪了太子。如何能開心,三皇兄在朝中根基深厚,又賢名遠(yuǎn)播自然不怕太子報復(fù)。
賢王笑著說道:五弟不必?fù)?dān)心,今日你折了太子的面子幫了為兄大忙。為兄不會忘記你這份人情的,若是有事為兄盡力幫你。
其實賢王這話說的也是真心的,不說他五弟今日讓太子栽了跟頭,就是高陽啟今日展現(xiàn)出來的才華,日后開府后前途不可限量?,F(xiàn)在打好關(guān)系并沒有壞處。
高陽啟聽聞賢王的話微微詫異,今日高陽啟與太子沖突本來就是他自己引起來的,他這位三皇兄完全可以看戲。根本沒必要對他承諾什么的。高陽啟想了想又釋然了,想必這賢王是想與他打好關(guān)系為以后鋪路。
高陽啟點了點頭道:那就多謝三皇兄美意了。
賢王聞言高興的點了點頭說道:好了,走吧快出去吧,現(xiàn)在眾才子在外面可熱鬧了。怎么少的了你這個才子呢?說著便拉著高陽啟走了出去。
太子走后青藍(lán)會并沒有受什么影響,畢竟這是皇室之爭,和他們沒有什么關(guān)系。
此時青藍(lán)會上眾人酒已半酣,不少才子正在相互交流高談闊論,一些才子拿著高陽啟和楊晨的策論討論著。
此時賢王與高陽啟出來了,自然引起了在坐眾人的注意。
眾人看向高陽啟的眼神各有不同,有的是欣賞,因為高陽啟的才華使他們欣賞,有的是避諱,因為高陽啟剛剛得罪了太子。
賢王見眾人向他們看過來,于是招了招手道:諸位不要在意,請繼續(xù)。
此時楊晨走了過來拱手道:賢王,五…皇子。
賢王心領(lǐng)神會道:你們聊,說著便走開了。
楊晨首先開口道:沒想到你竟然是皇子?
高陽啟:我早就告訴過揚兄你的。
楊晨聞言笑了笑道:殿下現(xiàn)在準(zhǔn)備怎么辦,剛剛殿下可是得罪了太子。
高陽啟道:這也倒不是大事,如今我還沒有開府,住在宮中。太子還不能私下里拿我怎么樣,最多在父皇面前穿我小鞋,或者找人奏本嚴(yán)懲我。
楊晨笑道:殿下倒是看得開。
高陽啟:算了,先不說這些。青藍(lán)會才開始,入席吧!說著高陽啟楊晨兩人朝各自席位走去。
此時青藍(lán)會上正在以詩會友,禮部尚書李裕出題,眾位才子各自抒才作詩。
李裕此時正站起來說道:就以雪為題吧,但通篇不能有雪字。諸位自由發(fā)揮吧。至于評判嘛,就由諸位自行評判。說著李裕便坐了下去。
高陽啟已經(jīng)到了位置坐了下來,此時場上眾才子腦子正飛快的轉(zhuǎn)動著構(gòu)思詩句。
不一會兒,第一個人作出來了此人乃是隴西李氏,李程,看起來二十多歲。他站起來端起一盞酒一飲而盡高聲朗誦道:
霏霏寒絮御風(fēng)輕,皚皚素塵落邊渟。
原是凌霄清靈水,墮凡化作百丈冰。
此詩一出,眾才子中有人叫好。賢王和李裕也點了點頭看著此人,此詩確實句句都在寫雪,但是沒有寫雪字。
如此短的時間里能作出這般詩句已經(jīng)很不凡了。眾人不由得評論著。此詩一出有些自認(rèn)為比不過的才子沒有再開口。
李程剛坐下,又有人起來了。此人在坐的都認(rèn)識乃是鎬京才子,兵部尚書何桓的孫子何晉。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岐。
此詩明顯比上一首高出來一兩個檔次,眾人皆評價道。就連剛剛作詩的李程也不由得豎起了大拇指稱贊。
此時李裕看著何晉道:這小子是何桓那老家伙的孫子吧,今日一見果然不負(fù)才子之名。
后生可畏啊這詩明顯比上一首好得多。今日詩會能比得上的怕是不多。
坐在對面的賢王聞言笑道:李大人說得不錯,這何晉可是鎬京的第一才子。
何晉這首詩出來之后,又有很多人自認(rèn)為比不過何晉而放棄了比拼。
此時賢王看著高陽啟說道:五弟不想試試?
高陽啟聞言道:三皇兄倒真看得起我。
其實高陽啟還真想?yún)⒓?,因為他本來的計劃就是在青藍(lán)會上露個臉。然后找他父皇要隨意出宮的特權(quán),結(jié)果今日差點被太子攪和黃了。
高陽啟:既如此那我就獻(xiàn)丑了。說著高陽啟走下堂來,眾才子期待的看著高陽啟。
高陽啟定住腳步,清了清嗓子朗誦道:
疇昔月如晝,曉來云暗天。
玉花飛半夜,翠浪舞明年。
螟螣無遺種,流亡稍占田。
歲豐君不樂,鐘磬幾時編。
作完詩后高陽啟便走回了位置上。
此詩一出眾才子皆震驚,都不由得贊嘆道:好詩,好詩啊。
何晉聽到這首詩也不得不承認(rèn),高陽啟這首詩確實比他的好得多。不由得拱手道:殿下大才在下甘拜下風(fēng)。
賢王也驚了他沒想到高陽啟作詩也這般厲害,但是坐在一旁的李裕并沒有多少驚奇,因為高陽啟的才華他在養(yǎng)心殿已經(jīng)見識過了。
一旁的高陽琳,看著高陽啟心想道:五哥竟如此會作詩,他以前不是連學(xué)宮都不怎么去的嗎?
此詩一出,青藍(lán)會上眾人再沒人出來作詩。因為高陽啟這首詩作得確實太好了,他們根本接不住。如果作出來的詩比不上高陽啟這首,豈不是淪為笑柄?
李裕見此道:五皇子殿下竟然只用一首詩便鎮(zhèn)住全場,使得眾位才子不敢再作詩。
一旁賢王看著高陽啟道:沒想到五弟你不僅策論寫得好,作詩也是一絕,此等才華真是讓為兄汗顏。
一旁的李裕見因為高陽啟一首詩場中眾人不敢再開口,便說道:好!此一回合五皇子殿下奪魁。接下來換一個題,詠梅。依然不許出現(xiàn)梅字。
此話一出,場下又有人蠢蠢欲動。不一會兒就又有人作了出來:枝凝晶玉仍香馥,凜然不語笑吟風(fēng)。
萬花開盡百芳寂,獨身挺立傲寒冬。
此詩一出場下又開始熱鬧起來,作詩的才子又一個接一個出來。
但這次高陽啟沒有參加,因為剛剛一首詩再加上之前的闖青藍(lán)會三關(guān)已經(jīng)夠他出風(fēng)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