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瞇眼看紅樓,難周全

第二卷:林黛玉專場②

瞇眼看紅樓,難周全 王川景 1474 2021-11-05 21:03:01

  前文淺談了林黛玉的性格以及其性格形成的環(huán)境因素,今天就通過舉出原文的一些具體例證,來仔細品味一下她的“小脾氣”。

  其中最為人所耳熟能詳?shù)模^于“黛玉葬花”這一經(jīng)典場景。曹雪芹通過這一場景的描繪,不僅僅是為了促進寶、黛二人的感情,為故事的主線服務。更是通過這一場景,將黛玉的內心的情感和她的性格通過“葬花及人,為花悲泣”進行了生動細膩的描繪。讓一個“傾國傾城貌,多愁多病身”的林妹妹住進每個讀者的心中。各位看官且細想,為那一地落花而不禁潸然淚下,而不能自已的“病嬌”妹妹,簡直是每個男人心中理想的“白月光”和“朱砂痣”,又有誰不愛呢?而天**漫多情的賈寶玉,又怎么能夠抵擋得了呢?凡人尚且不能夠,又何況乎情種也?

  黛玉的多愁善感只是其復雜性格中的一部分,葬花一事且算不得真正的“小脾氣”,林妹妹真正的“小性子”,還是另有出處。

  原文第七回中,周瑞家的送花這一件小的不能不能再小的生活瑣事,在曹雪芹細致入微而又不落俗套的描寫下,林黛玉“造作“的性格在毫無一絲痕跡地而又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來。原文中黛玉“只就寶玉手中看了一看”,便問到“還是單送我一人的,還是別的姐妹都有呢?”以及得知這是最后兩朵花時冷笑道:“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边@短短的一個神態(tài)兩句話便將人物的性格呈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人物形象的特點一覽無余。但在這里我們要注意到,林黛玉僅僅只是因為心理不平衡,覺得自己受到了輕視嗎?(當然我知道大多數(shù)讀者都認為黛玉是有點無理取鬧的意味,但我們拋開這一點不談。)我覺得是的,只有這種理由才配得上這執(zhí)拗的、自尊的、要強的林黛玉(簡直是現(xiàn)代典型霸道女總裁,愛了愛了)。

  在解析黛玉性格之前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段瑣事中不可或缺的線索人物—周瑞家的。她是賈寶玉母親王夫人的陪嫁,也就是完完全全的娘家人和心腹。她的身份和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而黛玉對她的態(tài)度卻十分不友好甚至可以說是惡劣的。而且根本不需要周瑞家的再在王夫人那里搬弄什么是非口舌,只需將黛玉以原話轉述,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難道“心較比干多一竅”的黛玉沒有想到這一點嗎?當然不是,咱們冰雪聰明的林妹妹只是不在乎而已。前文我們講過,黛玉在賈府是“寄人籬下”,處處小心謹慎,那為何在這耍小脾氣呢?其實二者并不沖突,黛玉的小心翼翼是“唯恐被別人取笑了去”,而在這里耍小性子也是認為為人所輕視。二者總的來看,一個是怕被人恥笑,一個是被輕視后的反擊。她那敏感的自尊自強大抵如此了。(據(jù)他人考究,周瑞家的送花路線是按遠近依次來的,真沒有輕視林妹妹的意思,黛玉真是誤會人家了。不過這樣也更突出了其性格。)

  咱們回過頭來講,黛玉對王夫人的心腹周瑞家的這種態(tài)度,就算她不怕報復,那她也的不怕別人的眼光和議論嗎?答案是她不在乎。她就是她,任何人也成不了她。她不為塵世活,不為別人而活,只為自己而活。她是墜入塵世的一塊堅冰,是這濁世少見的潔白。她那如堅冰一般的性格于黑暗的現(xiàn)實中便注定了其悲劇的結局。但這樣的悲劇,或許是她不想要的結局,但這是她保持本心而不被世俗玷污的,最好的結局。

  世人都看到她的敏感,卻忽視了她如堅冰一般的心性。她的人生也如冰塊一般,雖入塵世寧愿粉身碎骨,也不愿意墜入污泥,為順應世人的眼光而活。最終她也如一塊潔白無瑕的冰那樣,融化為淚,報了前世之恩。

  別人都為她和寶玉沒能走到一起而感到遺憾,而她自己也應當是痛苦萬分到最終含恨而終,她恨的是那個污濁的紅樓,憾的是有情人難成眷屬。但她應是不后悔于塵世這一遭,無愧于自己的本心,作一生真真正正的林黛玉。愛情對她來說很重要,但在她自己的本心中,做自己或許比愛情重要。

王川景

很感謝各位讀者的觀看,筆者這是第一次在平臺寫小說,寫的肯定不怎么好,而且因為還在上學,所以更新的很慢,但也沒辦法,還望各位看官老爺海涵。   大家有什么想法和批評都可以寫在評論區(qū),我就會回復和大家交流一下。   林黛玉就先寫到這了,下一個是誰我還沒想好。。。。。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