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出工不出力的東吳
“想不到陛下竟然是這樣的陛下!”蕭少商笑道。
“可以理解!”
桓騎說道:“畢竟是帝王,怎么可能是大度的人?吳蜀兩國和三大王庭氣勢洶洶,陛下不給他們一個教訓才怪!”
“不過,我們下了狠手,其他人怕是也要遭殃啊,吳蜀兩國和胡人三大王庭可不就是軟柿子,打碎了牙,不可能咽回肚子里?。 笔捝偕掏嫖兜恼f道。
“還是顧好自己吧!”
桓騎笑道:“折蘭王庭的折蘭霸道盯上了我,那么盯上了你的,就應(yīng)該是金狼王庭的年輕一代第一人了?!?p> “中原人看不起胡人,因為他們是異族,可是你我在邊軍多年,和胡人打了不少交道?!?p> 桓騎說道:“我們可以輕看胡人,但是不能輕視胡人,金狼王庭年輕一代第一人的分量很足,你莫要掉以輕心才是?!?p> 桓騎頓了頓說道:“至于儒家之人,就隨他們?nèi)グ?,即便敗了,就當是磨練一二了,不?jīng)歷一些挫折,如何能如松如柏,傲立風霜之中?”
蕭少商笑而不語,桓騎的解釋很合理,但恐怕不至于此。
魏帝有意對儒家出手,此刻借桓騎和他的手,讓這次武斗便得劍弩拔張,未嘗沒有借他人之后,給儒家難看,挫儒家銳氣的心思??!
“你我替陛下干臟活累活,也說的過去,那個年輕道人是怎么回事?”
蕭少商說道:“陛下面授機宜,他在陛下的心中,份量怕是不比你我低?。 ?p> “不是不比我們低,可能要比我們更高一些!”
桓騎說道:“欽天監(jiān)太玄子,那是將來要取代國師,成為大魏玄天師的存在?!?p> “兩百年前,有道人入宮,以道法推斷未來,解武帝三馬同槽之夢,請旨鎮(zhèn)殺司馬氏?!?p> “自那之后,道家這一脈備受大魏皇帝重視,奉命監(jiān)視天下氣運流動,于大魏王朝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陛下能不信任他嗎?”
桓騎玩味的說道:“儒家心黑,殺人不夠,還要誅心,令人畏懼;道門心狠,冷漠無情,手段毒辣,讓人膽寒?!?p> “這一次太玄子出面,夠他們喝一壺了!”
說話之間,兩人便來到校場之中,和長公主曹曦打個招呼,便不在多言,安靜觀看比賽。
校場中央,兩個和尚相對而座,一個阿彌陀佛,一個我佛如來,皆有金色佛光護體。
兩人手持念珠,以佛法論道,解慈悲之意,卻是讓蕭少商不滿。
“慈悲為懷,當真是笑話啊!”
蕭少商冷笑說道:“若是人心向善,胡人何故肆虐北方,我們何故殺人無數(shù)?”
“滿口荒唐,實在可笑!”
“這話過了,最多也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吧!”
桓騎說道:“佛家慈悲沒錯,可是身在這亂世,紛爭不休,戰(zhàn)火不止,人命賤如螻蟻。”
“慈悲救不了眾生,能救眾生的是戰(zhàn)爭!”
桓騎說道:“一場無比浩大的戰(zhàn)爭,可以將所有戰(zhàn)爭消弭的戰(zhàn)爭?!?p> 蕭少商點頭說道:“天下歸一,可得太平,這一點也倒是很同意你的說法!”
桓騎看向蕭少商說道:“許都城外,有一座野寺,寺中僅有一名老僧,通世俗之事,曉佛門經(jīng)義,其人不凡,有大能耐!”
“我年輕的時候,曾經(jīng)在那座野寺之中,聽過老和尚講解經(jīng)義,收獲良多,感觸頗深?!?p> “若是有機會,去和老和尚說說話吧,他一個人也怪寂寞的!”
蕭少商冷笑說道:“和我說這個干什么,你知道的,我對儒家不感興趣,我對道家不感興趣,所以我對佛門也不感興趣。”
桓騎微微搖頭:“佛家有貪、嗔、癡三戒,你不貪不嗔,是極好的。”
“可是你的心太野了,對于刺激的事情沒有抵抗力,是癡!”
蕭少商沉默不語,追求刺激,是他唯一的樂趣,這也是他為人詬病的地方,他父親蕭絕城不止一次提醒他,讓他收斂一二,免得日后落個凄涼收場的下場!
“男人嘛,總要有點樂趣,聽你這么說,我怕是越發(fā)不能見老和尚了!”
桓騎無奈搖頭,讓一個吃慣了肉的人突然去吃素,是他天真了!
兩人沒有繼續(xù)說話,因為校場之中,兩個和尚已經(jīng)已經(jīng)分出勝負。
這第一場,是大魏王朝輸了!長公主曹曦面容不變,這一場的失利在預(yù)料之中,可以接受!
東吳有四百八十寺廟,和尚僧侶遍地都是,一百年前,更有東吳皇帝出家,遁入空門,佛門興盛,可見一般。
反觀大魏,一共就那么幾座寺廟,也都破落的很。
佛家不為而行,心心向善,戒殺戒戰(zhàn),而大魏皇帝都有一統(tǒng)天下之志愿,怎么可能信佛了?
能允許佛門出現(xiàn)在大魏國土,已經(jīng)是法外開恩,大魏皇帝怎么可能允許佛門興盛了。
頂級天才之爭,吳國首勝,便在派出一名和尚,想要一股作氣,再下一城。
曹曦有怎么會不明白對方的心思,不在猶豫,素手一揮,派出長安書院的少年君子劉長安。
儒家、佛家,信義不同,論道自然是多余之事,誰的拳頭大,誰的道理就大。
劉長安當初被蕭少商偷襲得手,輸?shù)母蓛衾洌杉热皇侨寮疑倌昃樱衷趺纯赡軟]有幾分本事了?
劉長安以浩然之氣強壓佛門金光,花費片刻之間,便贏下一局,替大魏搬回一城,贏的大魏文臣,滿堂喝彩。
對于大魏來說,這不過是一場比賽而已,輸贏關(guān)緊要,可是對于儒家來說,這是宗教之爭,他們是不愿意輸?shù)摹?p> 得勝凱旋,劉長安得意不已,看向蕭少商,眼中再生戰(zhàn)意。
“切,手下敗將而已!”
蕭少商不屑說道:“這和尚還真不爭氣。居然收拾不了怎么一個家伙,廢物!”
“佛門第一人,自然不止這點水平,應(yīng)該是東吳沒有出全力吧!”
果然東吳中書丞周仁面色平靜,絲毫不在乎比賽的輸贏。
東吳此行,唯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刺探王戟的虛實,少年之爭的勝負,東吳并不在意,所以此次使團之中,并無東吳四百八十寺廟中最頂尖的佛門天才出現(xiàn)。
而且,少年天才悉數(shù)入大魏許都,風險太大了,萬一大魏翻臉無情,將所有天才悉數(shù)誅殺,他們哭也沒地哭??!
出工,已經(jīng)是東吳最大的誠意了,出力,那不是萬萬不能的!
不得不說,他的擔憂很有必要,畢竟大魏之中,已經(jīng)有人動了這份心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