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明第一賢孫

第十章 小叔叔們 上

大明第一賢孫 三指神醫(yī) 2262 2021-11-11 09:45:59

  “子曰,先進于禮樂,野人也;后進于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p>  ……

  進入學堂里殿,站在門外,朱雄英便聽到一陣陣孩童的讀書之聲。

  朱雄英悄悄伸頭望了里殿一眼,只見一年輕翰林講官,正站在那搖頭晃腦的領(lǐng)讀論語。

  在他下方,則有四個穿著親王服飾的皇子東施效顰,一個個晃著腦袋在后面跟讀著。

  朱雄英默默觀察著自己這四位小叔叔。

  先是看向八叔朱梓,他年歲最大,如今虛歲九歲,其人長得十分俊雅,不僅沒有什么皇子架子,反而還有一股書生氣質(zhì),給人看來有些懦弱之感,想來該是在學堂內(nèi)讀書最久,被那些文臣儒士給洗腦了一番。

  朱雄英又撇了一眼十叔朱檀,他虛歲八歲,人長得也是俊秀不凡,雖然在那一邊晃頭晃腦的讀著書,但身上那股孩童之氣卻怎么也遮擋不住,看來這股孩子氣是天生的,改不了;怪不得自己這個十叔日后恃寵而驕愛作妖,氣得他老爹是鼻孔冒煙,直跺腳。

  觀察完十叔朱檀,朱雄英又望向了七歲的十一叔朱椿,若說剛剛自己兩個叔叔俊美的話,那自己這個十一叔可以稱之為仙童,不僅俊秀靈氣,而且小小年紀,就有一股君子之風,難怪史上朱元璋、朱棣、朱瞻基求見張三豐而不得,自己這個十一叔卻可以同張三豐相處半年之久,果然,長得好看才能得仙緣。

  收回眼神,朱雄英將自己的目光放到了此行目標十二叔朱柏的身上,雖然這個十二叔只有六歲,且還有些嬰兒肥,但看起來還是相當儒雅,且那眉目間,與自己的皇爺爺極其相似,身上有股英豪之氣,難怪日后能夠數(shù)次領(lǐng)軍出征,多番平定禍亂。

  朱雄英悄悄打量完四位小叔叔,不由的心中感嘆。

  這四位王叔,除了十一叔朱椿歷經(jīng)四帝得了善終外,其他三個叔叔,下場都極為凄慘,其中八叔朱梓與十二叔朱柏,更是全家死絕,連后人也無。

  八叔朱梓,洪武二年九月生,次年被封為潭王,洪武十八年十二月到封地湖廣長沙府。

  他機敏好學,善文章,常召集府中儒臣宴飲,并讓他們即席賦詩,親自品評高下優(yōu)劣,優(yōu)者賞以金幣。

  王妃于氏是都督于顯之女,洪武二十三年,于顯之子寧夏指揮于琥被卷入胡惟庸案,旋即被殺,朱梓聞訊后非常緊張,朱元璋派人對他進行安慰,并召其入京,結(jié)果使朱梓更加害怕,便與王妃于氏一起自焚而死,由于無子,封國被除。

  八叔朱梓的死,讓老朱傷心不已,那十叔的死,就是讓老爺子勃然大怒了。

  朱元璋這一生,十分重視文化,尤其注重儒家文化,因此十分看重魯國的地位。

  魯王朱檀,是朱元璋的第十個兒子,在他出生兩個月時,就被朱元璋封為了魯王,在山東兗州給他買了地蓋了房,全款置辦齊了所有家當,可見朱元璋對這個兒子是多么的重視。

  朱檀深得父皇寵愛,他自己一開始也是不負眾望,自幼聰慧過人,尤其愛讀詩書經(jīng)史,他能詩好文,謙恭下士,十五歲正式走馬上任到兗州,成為了第一任魯王。

  但小小年紀離開父母的懷抱,朱檀深感沒有安全感,不知不覺信奉了道教。按說道教修身養(yǎng)性強身健體,倒也是件好事,但這朱檀正道不走偏走邪道,終日焚香誦經(jīng)、燒煉仙丹,沉迷研究“長生不老之術(shù)”,結(jié)果“餌金石藥,毒發(fā)傷目“,十九歲就雙目失明,最終命喪黃泉。

  朱元璋得知之后憤怒大于悲傷,對他的行為感到十分荒唐,一氣之下便給了朱檀“惡謚”一個字——“荒”。

  從此,人們再也不知那才情過人的朱檀,只曉得在鄒城東北部,九龍山南面,埋著個年輕的藩王“魯荒王”。

  若是說朱檀的死是咎由自取,那十二叔朱柏的死,則含著天大的冤屈。

  朱柏,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二子,母妃胡氏。

  在朱元璋諸子中,朱柏是非常優(yōu)秀的一個,不僅忠孝,而且文武雙全。

  洪武十八年,朱柏就藩封國荊州府。

  他自幼聰慧,朱元璋在分封諸王準備就藩到封國時,曾賜給每名皇子一條玉帶配戴在身上,朱元璋命諸王轉(zhuǎn)身,讓他看看腰帶后方的裝飾品,諸王都轉(zhuǎn)身背對皇父,唯獨朱柏將腰帶轉(zhuǎn)過來給父親查看。

  朱元璋問他為何要這么做呢?朱柏回答說:“君父不可背也!”朱元璋聽罷甚感歡慰。

  朱柏也曾數(shù)次率軍出征,洪武年間有降兵于常德發(fā)起叛亂,流竄至荊州虎渡河一帶,朱柏曰:“敵軍士氣正盛,必須先挫其銳氣,使他們的軍隊士氣低落,若讓敵軍逃往塞外,禍害將會更嚴重?!?p>  朱柏隨即調(diào)兵遣將,奮勇作戰(zhàn),成功擊敗敵軍前鋒,并率兵沿路追擊,使叛軍無法逃入塞外,敵軍屢次戰(zhàn)敗,最后敗退至延安被殱滅,明太祖對朱柏甚是嘉獎,特地召朱柏至京師慰勞其功。?

  但是天妒英才,隨著朱元璋駕崩,朱柏的人生路也走到了盡頭。

  朱元璋死后,朱柏悲痛欲絕。因此而生出內(nèi)傷,已有棄世之意。

  只是建文帝朱允炆早就對這位文武雙全的叔叔看不順眼了,只是朱元璋還活著,自己沒有下手的機會。

  朱元璋尸骨未寒,他就借口有人告朱柏謀反,派人圍了湘王宮,揚言不自首就要進宮抓人。

  朱柏仰天長嘆曰:“嗟乎!吾觀前世大臣,遇昏暴之朝,將詔獄下吏,便自引決身。親太祖皇帝子,南面而王,太祖賓天,疾不及視,葬不及會,抱茲沉痛,有何樂于世!今又將辱于奴婢之人乎?茍求生活吾不能也!”

  當朱柏死前嘆完,整理衣冠,慷慨赴死,整個王宮眾人,皆隨其后。

  朱柏寧死不辱,頗有任俠之風。

  朱柏的自殺堅定了朱棣的勤王之心,他知道朱允炆心狠手辣,毫無家族親情可言,對他是不能抱有任何幻想的。

  且不說朱柏沒有造反之心,也沒有造反的苗頭,即使有,看在朱元璋多年寵愛器重的份上,朱允炆也不該對他痛下殺手。

  好在天道有輪回,原來時空里,三年之后,朱棣圍了金陵城,建文帝也自焚身亡了,不知道九泉之下見到朱柏,他會如何面對。

  而這也是朱雄英想要同朱柏處好關(guān)系的原因,畢竟他全家死絕,是由朱標太子一脈所致,雖然罪魁禍首朱允炆還沒誕生,但朱雄英已經(jīng)決定,早晚要欺負一下自己那個便宜弟弟,為十二叔報個小仇。

  當然,朱雄英對自己的十二叔還有更大期盼,將來以后,還指望他領(lǐng)兵為自己開疆拓土。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