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明第一賢孫

第十二章 吃香的朱雄英(求收藏書推薦票)

大明第一賢孫 三指神醫(yī) 2516 2021-11-12 17:12:31

  皇家子弟在學(xué)堂授學(xué),為每日上下午各一個時辰,五日休沐一日。

  朱雄英來的遲,讀書未讀太久,上午的授學(xué)便已結(jié)束。

  此時眾人收好書本,待講官高遜志走后,幾個叔叔立馬來到朱雄英身旁,眾星拱月般將其圍在中間,仔細(xì)打量起這個大侄子來。

  畢竟平時兄弟幾個只有過家宴的時候,才能見到這個侄子一面,如今朱雄英來特意找他們,一個個不免好奇起來。

  “英哥兒,怎想起今個來尋咱們?”

  最先開口的是十叔朱檀,這里面只有他最活潑。

  “這次過來,想請幾位叔叔幫侄兒做次飯?!?p>  “做飯?英哥兒,想吃什么讓御膳房做不就得了?!边@時候十叔朱檀頗為不解的望著朱雄英。

  “侄兒做飯,并非為了自己,而是聽說皇爺爺這些年崇尚節(jié)儉,如今每日只吃兩餐,只是這白日時間長,隔了好幾個時辰,中間若不吃些什么,待時間久了,侄兒怕皇爺爺身體受不住?!?p>  朱雄英微微搖頭,臉上帶著心疼繼續(xù)道:“畢竟皇爺爺管著咱們整個大明,每天日理萬機(jī)的,若是連飯都吃不好,侄兒心里擔(dān)心?!?p>  雖然朱雄英不知道一日三餐是什么原理,不過現(xiàn)代社會都是這樣做的,那一定是有比一日兩餐好的地方。

  “只怕父皇不允,這一日兩餐,乃是父皇親自下例,宮中的人都是如此,若是咱們私自下廚,給父皇知道了,恐要受到責(zé)罰。”這時候八叔朱梓開口,雖然他也有孝心,但他更怕父皇的責(zé)罵。

  “侄兒只是心疼皇爺爺為了大明付出太多,不想他老人家處理政事時還餓著肚子,到時若是皇爺爺責(zé)罰,你們便推到侄兒身上便是?!?p>  朱元璋是出了名的節(jié)儉,一天只吃兩頓,也不吃其他的點心,而且,就這兩頓飯,也多是青菜豆腐之類的素菜。

  最重要得是,這早膳和晚膳時間隔的太長,早膳的時間是寅時(早上四點)上朝之前,晚膳則是申時(下午三點到四點)才吃這一天的第二餐,按現(xiàn)代話說,兩頓飯中間隔了十二個小時。

  雖說宮里其他人白日里也是一日兩餐,但用膳時間卻不同,中間時隔只有三四個時辰。

  倒是東宮,有自己府庫和廚房,平日里,朱雄英與親娘常氏,大都每日食三餐,不然朱雄英也不會長得那么快。

  而對于吃兩餐還極其節(jié)儉的皇爺爺朱元璋,朱雄英是真的心疼,他這一生,除了對自己的子孫好外,全都奉獻(xiàn)給了大明,給了他最重視的那些貧苦百姓。

  朱元璋可以說是對不起文人,畢竟他視文人如狗屁;對不起功勛,對那些一起打天下的弟兄,大殺特殺;但他絕對對的起那數(shù)千萬的大明百姓。

  “英哥兒,我同你一起去御膳房,到時若是父皇責(zé)怪,我們倆一起承擔(dān)?!边@時候十一叔朱椿站了出來,臉上還帶著不好意思:“只不過,我現(xiàn)在還不會做飯?!?p>  “十一叔不用擔(dān)心,到時候讓御膳房的師傅教我們便好?!?p>  朱雄英知道不僅他不會,自己其余三個皇叔也不會,畢竟都是飯來張口的皇子,平時衣服都要別人穿。

  當(dāng)然,朱雄英也不會,不過不是有御膳房的廚子在,況且朱雄英又不準(zhǔn)備做什么山珍海味,來碗熱湯面就行,重要的還是心意、是孝心。

  朱雄英說完,又看向了十二叔朱柏。

  朱柏見朱雄英看來,撓了撓頭:“那…那我,就和英哥兒你們一塊去吧。”

  “我也去,我也去?!边@時候十叔朱檀急匆匆的開口,面上似乎還有一絲興奮。

  見自己三個弟弟都要陪著大侄子去鬧,朱梓也是牙一咬,口中狠道:“那我也去,到時父皇若責(zé)怪下來,我們一起擔(dān)著。”

  “哈哈……走嘍…”朱雄英高聲呼道,同十叔朱檀、十一叔朱椿勾肩搭背的走出學(xué)堂,而八叔朱梓與十二叔朱柏也緊隨其后。

  幾個人就這么喜喜鬧鬧的往御膳房而去。

  ……

  皇宮,文華殿。

  朱元璋正在與太子朱標(biāo)商量著朝中政事。

  “你覺得胡惟庸這人如何?”

  “回父皇,兒臣覺得這胡惟庸倒是頗具才干,其人也還算勇于任事,只是兒臣聽聞,其人器量卻不大,心中頗為狹隘。”

  朱元璋聞言不置可否的點點頭,隨后望了朱標(biāo)一眼:“如今大明稍定,需要的就是那些能做事、會做事的人,向那些人品好卻辦不了事的,還不如胡惟庸呢,

  如今朝內(nèi)左丞相之位空懸,咱想讓他胡惟庸試試,若是他能把朝廷的事辦好,那就繼續(xù)讓他當(dāng)這個左丞相,若是辦不好,到時就換?!?p>  “兒臣初理朝政,這左丞相之事,父皇決定便好。”朱標(biāo)并不喜歡這個胡惟庸,總覺得這個胡惟庸是個小人,雖然平時在父皇與自己面前唯唯諾諾,小心謹(jǐn)慎的樣子,但在其他大臣面前,卻是倨傲無比。

  歷史上,朱標(biāo)一早就看出胡惟庸的不對勁,曾暗中命人搜查胡惟庸違法亂紀(jì)的證據(jù),只是胡惟庸在做官一道上頗為精明,知道太子在盯著自己,所以前期的胡惟庸做事一直盡心盡力,即使有違法亂紀(jì)之事,也會把手腳處理干凈。

  所以朱標(biāo)并未尋得胡惟庸犯法的證據(jù)。

  歷史上,朱標(biāo)對很多老臣、文臣仁義,很多時候反對父親殺害那些老臣,但唯有在胡惟庸一案里,朱標(biāo)的態(tài)度就很堅決的支持父親肅清胡惟庸的勢力。

  只不過他不支持濫殺無辜。

  也就是說,朱標(biāo)仁厚歸仁厚,但原則歸原則,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太子,他有自己的一套行為準(zhǔn)則,絕不是純粹的心慈手軟。

  此時二人將左丞相之事確定,朱元璋這才問起朱雄英來。

  “對了,你娘讓我問你,雄英怎么這兩日都沒去坤寧宮???”

  想起這個,朱標(biāo)瞬間頭大起來,這事和他還真沒關(guān)系,要怪只能怪太子妃。

  原來是朱雄英自從會走后,天天白天跑去馬皇后那,讓馬皇后跟他講故事,馬皇后見大孫子跟自己親,自然高興,于是把老朱以前打仗的事,小朱小時候的事,還有兩個叔叔小時候的趣事都講給朱雄英聽。

  朱雄英聽的津津有味,偶爾有時候,就留在坤寧宮過夜。

  于是,太子妃常氏就吃了朱雄英的醋,暗地里隱晦表示,讓朱雄英白日里留在東宮多陪陪她,所以這幾天,朱雄英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太子府里,不僅每日三餐與太子妃一起用膳,連下午也在太子妃那讀書。

  而馬皇后也很孤獨,雖說和自己家老頭子感情好的很,但老頭子有那么多小老婆,總有照顧不到她的地方,而且兒子們都大了,大半時間都在朝堂上,也沒時間陪她,平時也沒人能陪她好好說個話。

  如今好不容易大孫子來心疼自己,馬皇后心里自然高興,把坤寧宮里的好東西都給了朱雄英,現(xiàn)在見朱雄英這兩天沒來,可把馬皇后給想壞了。

  現(xiàn)在明朝初期可沒有太子妃每天對皇后請安這套,大部分時間都待在東宮府內(nèi),所以平時朱雄英白天要么在馬皇后那,要么只能在東宮呆著。

  “這幾日兒臣讓雄英在東宮讀書,所以這兩日就未能讓雄英去母后那問安?!敝鞓?biāo)最終還是背負(fù)了所有。

  這邊朱標(biāo)剛說完,就有一個小宦官上前通報:“啟稟皇上,剛剛有人來報,皇太孫殿下與潭王殿下、魯王殿下、十一殿下、十二殿下一同去了御膳房。”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