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后,他們踏上了回張老夫婦老家——L市青石村的路。肖俊本來是想接二老回K市生活的,可二老還是想落葉歸根,回到那個曾經(jīng)對他們并不友好的故鄉(xiāng)去。
半天時間,在穿過一段蜿蜒曲折的山間土路之后,青石村終于出現(xiàn)在眾人眼前,剛到村口,張老夫婦便是要求下車步行。
這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青石村,全村約有一百多處房屋,所有的房屋、護壁、道路……幾乎全都由青石搭建而成,看起來滄桑而古樸。只是村子里很冷清,除了零零落落的幾戶人家房子修繕的還比較完整外,絕大多數(shù)的房屋已因年久失修而倒塌,裸露著殘垣斷壁。不過那些精致的屋檐門框,還是提示著這曾是一個富裕的村子。
進了村子,張老夫婦明顯情緒開始激動起來,不斷念叨著這是誰誰誰家的房子。走了半刻來鐘,幾人終于在一處寬大的庭院前停下來。
這是一處相對獨立的庭院,與村里其他人家都隔著一段距離。庭院外邊還有一條兩三米寬的河流,河流上架著一座古老的青石橋,過了橋便是寬闊的田地,不過很多田地都荒蕪著長滿了野草。
說是庭院,其實也基本算廢墟了,除了幾間搖搖欲墜的房屋和一圈到處是缺口的厚厚的石頭圍墻外,到處散落著青石,空隙里長滿了比人還深的雜草。不過院子十分寬闊,住個幾十戶人家都綽綽有余,單是那些綿延不斷的圍墻都不難顯示出主人家曾經(jīng)的富有。
張老爺子這看看那摸摸,眼里噙著淚水。張老太太也指著一片片廢墟給肖俊和蘇星萊介紹著:“那點以前是堂屋,是張家平時接待客人和商量大事的地方,左邊是你阿爺阿奶的住房,再旁邊是我挨你爹以前的新房……”
在張老太太的介紹下,一段被遺忘的歷史漸漸浮現(xiàn)在二人眼前。這個村子的村民多數(shù)姓段,張家是一戶外來人口。早在清朝時期,張家第一代先祖張?zhí)斓聛淼竭@里,并與村里一姑娘段小英相愛,最終留在了這里安家落戶、開枝散葉。
先祖張?zhí)斓乱彩莻€傳奇人物,他本是京城的一富家公子,不同于普通公子哥整日游手好閑、揮金如土的瀟灑,張?zhí)斓聫男【透S父親走南闖北,學(xué)習(xí)經(jīng)商之道。張?zhí)斓掠杏掠兄\,到二十多歲時已是能獨當(dāng)一面,深受父親器重。
一次張?zhí)斓陋氉詭е犖檠核鸵慌浳餃?zhǔn)備去交易,半路卻遇上了大批土匪。本來他常年在外奔走,遇上土匪也是常有的事,但他們有鏢局護送,再加上張?zhí)斓潞苌岬蒙⒇?,很會為人處事,所以總是有驚無險。
但這一次,這些土匪不光劫財還想害命,鏢局和運送的隊伍頑強抵抗,最后一十九人全部倒在血泊中。臨死前張?zhí)斓虏胖朗亲约耗遣粚W(xué)無術(shù)的大哥為獨吞家產(chǎn),買通了這一帶的全部土匪要取他性命。
許是張?zhí)斓旅辉摻^,這一幕正好被上山采藥的段小英看見了。等那些土匪走后,段小英悄悄上前查看,發(fā)現(xiàn)張?zhí)斓逻€有一絲氣息便連滾帶爬的把他藏在附近一個小山洞里秘密醫(yī)治。
功夫不負有心人,十多天后張?zhí)斓陆K于恢復(fù)了意識,但他此時已是心灰意冷,毫無活下去的意愿。段小英為鼓勵他好好活下去,每天給他送吃送喝,刮風(fēng)下雨從不間斷?;蛟S是段小英的堅持感動了他,二人互生情愫結(jié)為夫妻,搬到了青石村生活。
那時的青石村還只是一個十幾戶人家的小山村,村民多以打獵和采藥為生,日子過得并不富裕。
張?zhí)斓聛淼角嗍搴?,組織村里人成立了一支經(jīng)商隊伍,帶著大伙四處經(jīng)商。在他的帶領(lǐng)下,青石村成了當(dāng)?shù)赜忻耐梁来澹瑥埣乙渤闪诉h近聞名的大戶,張?zhí)斓卤救烁堑赂咄亍?p> 不過,鑒于自己家族為爭奪家產(chǎn)不惜手足相殘的慘痛教訓(xùn),張?zhí)斓铝⑾铝艘粭l不準(zhǔn)分家的家規(guī)。全族合族而居,同炊同食,和諧共處不分家。每代人選出一個德才皆備的人作為族長,族長下面又設(shè)有七個家族長老,掌管全族大小事宜。
家族任人唯賢,不論出身地位,哪怕下人的子女,只要有德有才都可以競爭族長之位,那些企圖家族內(nèi)斗的不安分子則會受到嚴厲的家法處置。幾代人下來已經(jīng)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家法,對幼兒的教育、婚戀嫁娶、老年人養(yǎng)老等都有了明確的家法規(guī)定。
在良好家風(fēng)的影響下,張氏家族人丁越來越興旺,產(chǎn)業(yè)越來越大,家族規(guī)模也越來越大,而且整個家族團結(jié)一心,基本沒有內(nèi)斗的情況,可謂盛極一時。
但隨著戰(zhàn)爭爆發(fā),家大業(yè)大的張家不斷被各方勢力盯上,所有人都想從張家身上挖一塊肥肉,張家不斷被蠶食……
為保護張氏越來越少的族人,張氏最后一代族長也就是肖俊的爺爺張鳳羽被迫下令分家,讓族人四處逃命,他自己則帶著家人及少量家產(chǎn)守著張氏的老宅和祖祠。
至此,原本家大業(yè)大的張氏家族分崩離析,但事情還未結(jié)束。二三十年后,已經(jīng)家徒四壁的張家祖宅及其宗祠被拆毀,族譜被焚燒殆盡,張鳳羽一家也隔三差五就被迫害。張鳳羽不得已帶著一家人逃進深山不問世事。那時候,張老夫婦才結(jié)婚半年。
聽了自己家族的故事,本來還不太贊成父母回青石村的肖俊此刻卻多了一個信念??粗教帤堅珨啾诘睦险?,肖俊堅定道:“爸、媽,我要重建祖宅,作為張家子孫,我有義務(wù)把張氏祖宅保存下來?!?p> 張老夫婦聽了,含淚點頭,張母又道:“狗蛋啊,莫怪你爹那回打你呢事了,那只鐲子是我們張家唯一留下來呢傳家寶了……”張母說著又嗚嗚的哭起來,她原本只是張家的一個下人,但從小在張家長大,后來更是成了張家的媳婦,對張家的情感一點不比其他張家人少。
肖俊連忙安慰道:“媽,看你說的哪里話,我怎么可能會怪我爸呢,咱們一家人好不容易團圓了,以后這些傷心的事就不要再提了,我明天就進城辦手續(xù),早日把房子建起來,讓你和我爸好安享晚年啊……”
張母聽了,又輕輕點頭道:“好,聽我兒呢……”
蘇星萊也表示支持,“建吧,你就放心建,錢我來出,最好是把祖宅恢復(fù)……”
肖俊搖搖頭打斷了她道:“不用了萊萊,我還有些積蓄,我先建幾棟起來住著,其它的以后慢慢建吧,也不急在一時?!?p> 蘇星萊笑道:“你就不要推辭了,這再拖下去以后又不知道會有什么變數(shù)。這不光是張家祖宅,也是一個歷史縮影,把這份歷史保留下來不光是張家子孫,也是我該盡的一份義務(wù)?!?p> 肖俊尷尬的撓著頭道:“可是用你錢,我不好意思啊?!?p> 蘇星萊歪著腦袋,俏皮的看著他道:“你這是把我當(dāng)外人嗎?那當(dāng)初干嘛還要把全部財產(chǎn)送給我?”
肖俊不再爭辯,緊緊的握住了蘇星萊的手。他早把蘇星萊當(dāng)成親人,蘇星萊又何嘗不是,再推辭下去確實是把蘇星萊當(dāng)外人了。
當(dāng)晚,因為老房子沒法住,他們只好返回縣城。晚上,安頓父母住下后,肖俊道:“萊萊,明天我先送你回去吧,我得留在這里一段時間了……”
蘇星萊卻搖頭笑道:“不要不要,我太喜歡那青石村了,我想在那多住一段時間,也好陪陪你?!?p> 肖俊皺眉,“那里到處冷冷清清的生活又不方便,你怎么會喜歡?”
蘇星萊輕笑,“古道西風(fēng)瘦馬,小橋流水人家。那里簡直就是世外桃源啊,怎么會不喜歡?”
聽蘇星萊說的這么肯定,肖俊高興的一把將她抱起,“你喜歡,那我就為你打造一個真正的世外桃源。”
接下來的時間,肖俊開始到處跑手續(xù),蘇星萊則陪著張父張母到處轉(zhuǎn)悠。常年呆在深山的張老夫婦,看著這繁榮熱鬧的城市像兩個好奇的孩子,這摸摸那看看,不斷嘖嘖稱奇。不過二十多天后,兩人就沒了當(dāng)初的興奮,開始抱怨車水馬龍的城市太吵。
還好,肖俊的手續(xù)也辦的差不多了?;蛟S是因為肖俊曾經(jīng)的神秘身份,或許是因為青石村已經(jīng)是一個幾乎荒廢的村落,總之肖俊想重建張家祖宅的申請很快便批復(fù)下來,肖俊也已經(jīng)安排施工隊在老宅里先搭建了幾個簡易屋棚。
向家人宣布了這個好消息后,肖俊又興奮的揚了揚自己手中的新身份證,“張肖俊”。
看著張肖俊這幾個字,張老夫婦又一次熱淚盈眶,雖然他們早已相認,但張肖俊這幾個字意味著他們失散多年的兒子真正的認祖歸宗了。
看著興奮的肖俊,蘇星萊也恭喜道:“恭喜張公子認祖歸宗!”惹得肖俊像個傻子一般哈哈大笑。這種認祖歸宗的喜悅,沒經(jīng)歷過根本不知道自己身世的人應(yīng)該很難體會吧!
一家人又返回了青石村,張家祖宅的重建正式開始。
張家祖宅的重建,驚動了整個青石村,當(dāng)然雖然人很少。
現(xiàn)在青石村的住戶除少數(shù)幾戶年輕人外,大部分都是一些老年人,是張老夫婦的舊相識。他們也見證了當(dāng)年張家從一個顯赫的大家族淪落到四處流亡的過程,雖然他們記事的時候張家已經(jīng)沒落,但父輩們對于口碑極好的張家曾經(jīng)的榮耀總是津津樂道。對于張老夫婦帶著兒子回來重建張家祖宅,眾人皆是感慨萬千,紛紛前來幫助鏟草什么的。
肖俊也陷入了忙碌,每天陪著施工隊忙到天黑才收工,不過他還是堅持每天給蘇星萊按摩腿部,看著越來越黑的肖俊,蘇星萊又幸福又心疼。
一棟棟的房屋慢慢成形,腿腳不便的蘇星萊幫不上什么忙只好每天在村子里轉(zhuǎn)悠。她越來越喜歡這個“小橋流水人家”的古樸村子,偶爾會去村民家串串門,但更多的時候她都喜歡獨自一人。
要么在空蕩的青石板街道散步,要么在青石橋上吹風(fēng),要么在田野里發(fā)呆……很多地方都留下了她一個人的身影,她從沒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這么喜歡單獨。
青石村的生活簡單而悠閑,就連那幾戶年輕的村民也只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看起來不太有上進心,但每個人看起來又很滿足。在這個人人爭著為了出人頭地不惜背井離鄉(xiāng)的村子,他們顯然成了不思進取的異類,但這也是他們之所以留下來的原因吧。
蘇星萊又想起了那個漁夫和富翁的故事。
一日富翁在海邊散步,看見一個漁夫悠閑的躺在沙灘上曬太陽。于是富翁問道:“你為什么不出海多打幾船魚呢?”漁夫懶懶的問道:“我為什么要多打幾船魚呢?”富翁說:“你每天多打魚,多拿些到市場上去賣,你就能掙更多的錢啊?!睗O夫問:“我掙更多的錢干什么呢?”富翁說:“你掙很多的錢,就可以在海邊蓋間大屋子,然后躺在沙灘上曬太陽了啊?!睗O夫說道:“可我現(xiàn)在不正在沙灘上曬太陽嗎?”
人們努力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為了能過上高品質(zhì)的生活??筛咂焚|(zhì)的生活是什么呢,是住著豪宅開著豪車有著數(shù)不完的鈔票嗎?不,蘇星萊認識的富豪不少,可很少人能有像這些村民一般滿足的笑容。
這段時間青石村簡樸的生活讓蘇星萊明白人真正需要的其實不多,而是想要的太多。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對物質(zhì)的追求更是理所當(dāng)然。有錢的人不問其他都被趨之若鶩的冠以成功者的尊貴身份,而沒有錢的人則被毫不留情的貼上失敗者的標(biāo)簽。
雖說人的生存離不開物質(zhì),但現(xiàn)在社會真正吃不飽穿不暖的人已經(jīng)不多了,人們還再不斷追求更多的物質(zhì)只是虛榮心作怪。為此多少人犧牲陪伴家人的時間只為賺取更多的錢;多少人沒日沒夜加班早早透支身體;多少人為了獲得更多的關(guān)注不惜嘩眾取寵,整天重復(fù)著那些毫無意義的低級趣味?
他們或許賺到了很多錢,或許賠了夫人又折兵,可即使是人人都賺到了錢,他們真能得到想象中的品質(zhì)生活嗎?還是讓原本唾手可得的品質(zhì)生活越來越遠?
什么是品質(zhì)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老婆孩子熱炕頭肯定是其一,可多少人什么都有了,換來的卻是同床異夢?
她蘇星萊自己不也是這樣的人嗎?曾經(jīng)為了給家人更富足的生活,幾乎把除了吃飯睡覺的時間都用在了工作上,直到被車撞了才不得不停下來休息。
而且說起物質(zhì)至上的鼓吹者,她自己又何嘗不是其中一份子。雖然說她每次推薦的產(chǎn)品至少都是物有所值,但每次過億的成交額,她無形中又誘導(dǎo)人們買了多少或許并不需要的東西?這種過度消費又將給環(huán)境造成怎樣的壓力?
想到這,她不禁升起了一股罪惡感,為自己曾經(jīng)賣了那么多東西,為自己因此而賺到那么多錢而感到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