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武安侯離去,李明遠依舊面無表情。
并沒有想象中的復(fù)仇快感,反而平靜的可怕。
“我真的這么冷血嗎?”
感受到自己平靜,李明遠突然有些擔心。
今日刺殺王全,死的人何止百人,可他卻如此平靜。
仿佛死的那些人并不存在,只是做了一場夢。
“……”
陪著李明遠的三人此時也是震撼無比。
最后的雙星趕月太嚇人了,他們不敢說自己能擋下。
月魁的箭術(shù)超乎他們的想象,真的很慶幸她是自己人。
若是敵人,恐怕會寢食難安吧!
“回去?!?p> 李明遠眼神幽幽道。
喪子之痛武安侯都能忍下來,真的非一般人能及。
更何況元兇就在這,他居然頭也不回地就走了。
不愧是武安侯,李明遠反倒有些期待他會如何做。
如今的李明遠需要敵人,所以蕭閣老才會讓他往死里得罪武安侯,畢竟武安侯確實是最合適的人。
“殿下,就這么回去???要不把他……”
高俅嘿嘿一笑,覺得把武安侯解決了可以安心些。
有他們幾個,干掉武安侯不是難事,這樣的機會可不多。
李明遠笑了笑并沒有說話,但他意味深長的笑容卻讓高俅毛骨悚然,再回頭看向武安侯所前往的地方煙塵滾滾,他的額上滿是冷汗。
那一桿桿寫著“武安”的旗號,已經(jīng)將來人的身份表明,正是武安侯所養(yǎng)的府兵,聽說他的府兵有兩萬余眾。
“老哥,你表現(xiàn)的機會來了?!?p> 高首不忘打趣自己的親哥,氣的高俅直瞪眼。
倒是周慕白比較平靜,他看著那一隊武安侯的府兵眼神凜冽。
不惜帶兵入京,可見武安侯下了多大的決心,如今王全身死他的心有多痛可想而知,再怎么說都是他的親生骨肉。
七皇子徹底得罪武安侯,仿佛就像是在向外界宣告,他和五皇子之間終要對決。
從展現(xiàn)才智有蕭閣老撐腰開始,武朝皇位之爭的這盤棋便已經(jīng)開始了,武朝上下的官員沒人能置身事外。
事情結(jié)束了,李明遠也沒有過多停留,任憑事情發(fā)酵讓京城的人都知曉。
王全死了,因刺殺而死,而且還死了很多刺客,所有人都知道是李明遠的手筆,但卻沒有任何證據(jù)。
當然,這事五皇子和三公主早就知道了。
他們并沒有過問,可見他們也希望這事發(fā)生。
皇宮。
御書房。
武宣帝正準備早朝,但卻聽到了王全被殺的消息。
有人手持圣旨帶走王全,這一點直接讓他明白了始末。
“陛下,您如何看?”
保龍一族的老婦人已經(jīng)站在了一旁。
此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一旦武安侯跟李明遠對抗,那事情就會一發(fā)不可收拾,到時候可能會給各國可乘之機。
一旦太子之位的事被人利用,那恐怕武朝會刮起一陣腥風血雨。
“武安侯難道還敢造反不成?”
武宣帝勤政愛民,確實沒有什么大功績。
可他并不是沒有才智,只不過因為維穩(wěn)而沒有表現(xiàn)的機會。
如今既然選擇對李明遠重視,那自然要為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那一道無字圣旨,本就是給李明遠保命用的,可他偏偏用在了這里。
這是他的選擇,那就當是自己下旨的,還得好好擦屁股。
“對了,之前說的對賭,你可有放在心里?”武宣帝在宮女和太監(jiān)的服侍下更衣,忽然想起了這事。
老婦人略微一愣,點頭道:“陛下放下,老婦已經(jīng)寫信叫她回來了。相信不出十日,她便可以回到京城?!?p> “嗯,那好,讓她好好保護明遠?!?p> 武宣帝說完笑了笑,本已準備去上早朝,卻突然折返道:“在明遠還是太子的時候保護他的安全,這可是你們秦氏的責任。”
“老婦明白!”
老婦人躬身行禮。
她是保龍一族,保護的是武宣帝。
至于未來的皇帝,當然是另選合適的人。
當太子定下之后,這個合適的人便也定下了。
武宣帝的意思很明確,就是要找一個可以保護李明遠的人,而且這個人還得是跟他關(guān)系很親密才行。
如今李明遠和武安侯已是不死不休,賭局便到了決勝負的時候。
“唉……”
然而,老婦人卻嘆息了一聲。
陛下真的很會為難人,她可不是一般人能駕馭的,畢竟秦氏天才無數(shù),唯有她是真正的第一人。
身為女兒家文武雙全,且胸懷大志,早早便出去游歷了。
將她召回并不難,可想讓她答應(yīng)當七皇子的妃子這恐怕不容易,畢竟七皇子身邊的紅顏知己可不少。
奉天殿。
早朝已經(jīng)開始。
群臣當即說起了王全被人刺殺的事。
“陛下,武朝國都內(nèi)竟有人屢次行兇!”
“先是七皇子,后是武安侯之子,好在殿下安然無恙只是受驚,可眼下武安侯之子卻被人殺了?!?p> “眾所周知武安侯之子和殿下有誤會,此次怕是有損殿下的聲譽?!?p> 劉彰身為丞相,當然要起到帶頭作用,直接說明此事的影響。
“所以此事必須查個水落石出,好給武安侯一個交代,也好還殿下清白,以免殿下繼任太子之位會讓天下人質(zhì)疑?!?p> 大臣們紛紛點頭,對劉丞相所說的話深表贊同。
這事得有個說法,否則李明遠的太子之位可坐不穩(wěn)。
人言可畏,民心更是不可違,一旦百姓對李明遠有怨言,那邊會被有心人利用,到時候可能會危害武朝的安定。
“朕已經(jīng)知道了事情的始末,本來朕是想化解七皇子和武安侯之子王全的矛盾,不曾想?yún)s被有心人利用導(dǎo)致王全身故,朕心里也不好受?!?p> “傳朕旨意,冊封武安侯為三等安國公,賞賜之事由劉丞相代為擬定?!?p> “武安侯之子王全,忠孝仁義,追封忠義候……”
武宣帝的話響在所有人的耳邊,卻讓人無法相信。
要說武安侯封為公爵無可厚非,他確實立下了汗馬功勞,可安國公這個爵位卻顯得如此耐人尋味。
尤其是王全被封為忠義候,簡直就是諷刺。
就他,還忠孝仁義?
這要是傳出去,怕是要成為京城最大的笑話。
可就是這樣一種幾乎不可能的事,偏偏成了武宣帝嘴里的賞賜。
“陛下英明!”
大臣可都是聰明人,當即拍起馬屁。
別人的事他們可管不著,反正武安侯也不敢真的亂來。
安國公!忠義候!
王全當真死的偉大,死的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