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好好,沒錯,這是我的小名,親朋好友什么的都這樣叫我,確實挺好的,對。
在大人們的眼里,我是好孩子;在老師眼里,我是好學(xué)生;在同齡人眼里,我是所謂別人家的孩子。但是……我覺得我并不想。
我不知道為什么,我不喜歡“好”這個頭銜,它限制了我,對,沒錯。
小學(xué)的時候,有男生欺負我的朋友,我小小年紀(jì)就學(xué)會了“花錢買兇”,用糖等零食賄賂同學(xué),告訴他們:“放學(xué)我會攔住他,你們不用做什么,一人一腳就行。”
可能出于害怕,他告訴了班主任,可想而知,班主任將我喊到了辦公室問我各種問題,我慌了!
一邊努力維護著自己在老師們眼中的形象,一邊無力的解釋,眼眶兜不住眼淚,啪嗒掉落。
班主任看我是個女孩,又哭的落淚了,就笑著說讓我先回去吧。
再有就是和鄰居家小伙伴去地里刨人家紅薯,把人家暫時不用的雞房架子弄歪了,在烤紅薯的時候被雞房的主人看見了了,然后他以為是偷得他家的紅薯,就找到家里了。
我深知他沒有證據(jù),并且我刨的的確不是他家的紅薯,所以當(dāng)他質(zhì)問我的時候,我一口咬定不是。爸媽也很相信我,此事便不了了之了。
還有就是把同胡同平常沒人住的房子當(dāng)成秘密基地,努力破解人家的鎖。打開后一頓亂翻,像是尋寶一樣。
當(dāng)主人家回來后,看到這一幕,肯定是氣急敗壞。我在床上聽著,不敢起床,也不敢參與討論。
從此,路過事發(fā)地點的時候,再也不敢停留太久,甚至不敢看一眼,遇到那些人也不敢與之對視,我害怕,害怕自己在大人心中好孩子的形象破滅。
我不知道為什么和我一同做過這些事情的另外的人完全沒有顧慮,事情發(fā)生后的幾天后,她們就適應(yīng)了,幾個月就忘記了,而我三四年都還會存在這種心理。難道因為我是所謂的“好孩子”?
可能好孩子做多了總想著做一個壞孩子,也不全然是。
初中看到身邊的小伙伴可以談戀愛,買手機,不寫作業(yè)不上學(xué),很是羨慕,可是我不敢向爸媽提出,因為提出了沒有什么用,他們不僅不會同意,還會說教走一番,所以還不如不說。
閑暇之余,我經(jīng)常會想,難道因為我是個所謂的“好孩子”嗎?而我是好孩子的原因是從小成績比較優(yōu)異,只要我從小成績沒那么好,我就一定不會是“好孩子”,就沒有所謂的形象,就可以隨心所欲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沒錯,就是這樣。
如今長大了,看到長輩會禮貌的問好,和同齡人一起會努力勸說他們不要吸煙喝酒,不要沉迷游戲,和小一點的就勸誡他們一定要努力學(xué)習(xí)。
所以直到現(xiàn)在,我在他們眼里依舊是個“好孩子”,可是我不想一直做個“好孩子”,我也想做個“壞孩子”,不被別人心中我的形象所禁錮,可是仿佛一切都晚了。
我習(xí)慣性的在他們面前裝作一個好孩子,他們也習(xí)慣性的認為我是個好孩子。
我不想一直做好孩子,我想要那份不屬于我的自由,我想要那種肆意妄為,我想要那種勇敢承認,我想要那種不在偽裝……
我真的不想一直做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