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有志事竟成》——謹以此文與兒女共勉,順祝兒童節(jié)快樂!
“做人如果沒有理想,那跟咸魚有什么分別?”
兒子這幾天喜歡把這句星爺在《少林足球》里的經(jīng)典臺詞掛在嘴邊,我問這句話從哪聽來的?答:游戲里面說的。我沒有追問他怎樣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因為我相信日后的某天當他自己開始明白其中含義時,這句話作用在他的內(nèi)心會更深刻。而作為父親,我只希望他能把這句話銘刻在心。
兒子的理想是當一名醫(yī)生,可以幫助別人減少痛苦幫家人免費看病,這個想法從他幼兒園小班開始直到現(xiàn)在都沒有改變過。聽他奶奶玩笑時說,立志當醫(yī)生前他是想要做一名人民警察的,也許是因為從小看多了抗日戰(zhàn)爭電視劇的原故罷。好笑的是使他變更理想的也是因為看了那抗日戰(zhàn)爭電視劇,當看著沖鋒號吹響那成片成片倒下的八路軍叔叔時,小朋友一臉悸色的對他奶奶說:奶奶,我還是不做警察了,我做個救人的醫(yī)生好了。
女兒的理想是當一位人民教師,她這個理想的確立在我看來受我和她母親對她談話的影響很大。其實最初我問的時候她回答我是想當經(jīng)理的,細問下原來是韓劇看多了,以為所謂的經(jīng)理就是韓劇里面的高富帥男主角那般。我告訴她,經(jīng)理說得再好聽也逃脫不了打工的范圍,你與其立志當經(jīng)理受制于人還不如立志當老板好,哪怕是做一個個體戶小老板。然后她母親在旁邊說,做老師不錯?。∵馈?,我就做老師吧!女兒考慮了小半會說。
好吧,既然有了目標那么就要按目標對象去要求自己了。每每兒子調(diào)皮貪玩時,我都會提醒他:這么貪玩的小朋友以后能做醫(yī)生嗎?當兒子在做作業(yè)和玩伴邀約中抉擇時,我會提醒他:如果是醫(yī)生會做怎樣的選擇呢?當女兒學習落后時,我會問她:如果你是老師你現(xiàn)在應該怎么做?當女兒對考分迷茫時,我會跟她說:你要保持每科多少的平均分直到高中,才能以今年的錄取線進入向往的師范大學去就讀呢?當然這樣的提醒有時是有效的,有時卻沒有,我想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年紀尚小,同時也因為他們是我孩子的緣故。
兒子掛在嘴邊的哪句星爺在《少林足球》里說的話,我己經(jīng)把它深深地刻在心上。擺脫打工的命運,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便是我的理想,做這樣的決定一是基于對家庭的責任,一是希望保持初心不辜負自己的人生。然而生活在渾渾噩噩的人群之中,有理想是很孤獨的,就像是白鴨群里的一只黑鴨,你要承受嘲笑的言語、要承受不被理解的目光、要承受沒找到圈子時的失群,你時常會感到有很多話想說,開口卻又無話可說。寫下來是我的選擇,筆下的文字像揮舞的鞭子,每當浮躁來襲它們就會在我的翻讀中鞭策自己。但我也有輸?shù)臅r候,在逃不能逃破不能破時筆會變呆、會舍我而去,因此才有了那不斷裝了又卸卸了又裝的不固定的各種游戲,慶幸的是我總能在某些觸動下驚醒,然后尋回丟失的筆、尋回自己的路。所以,孩子們的情況我是理解的,我需要和他們一起去克服。
孩子們的優(yōu)點和缺點都是明顯的。那天,我把兒子喚到跟前很認真地對著他說:兒子,你記住爸爸現(xiàn)在說的這句話,你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思想品德好。兒子聽了一愣訕訕地說:爸爸,我心里還有個馬虎精沒趕跑。是的,兒子雖小,但在他的心里已經(jīng)逐漸形成了自己正確的是非觀,不過做作業(yè)不認真、馬虎,貪玩、沒有時間觀念的缺點在他身上也同樣突出。女兒呢,人是聰明懂事的,雖然不在我們身邊讀書,但是在缺乏父母直接教導的情況下也能在學習上、在部分科目取得驕人的成績。用“部分科目”當然指的是偏科,這就是她的缺點:在文科方面理解與表達能力欠缺。或許是學習方法不當,或許是學習時間安排分配不當,但我認為不夠刻苦、怕吃苦才是她最大的缺點。
人有自知之明方能自知自明。要擁有自知的能力,需要不斷去逼問自己然后在生活中、在自己身上找到答案,需要不斷地懷疑自己然后在實踐證明的過程中獲得堅定。
有了自知之明,你的理想才不會不切實際,你的志向才能夠成為方向。人生有了方向,剩下的就是堅持與努力,堅持朝著既定方向前進而不放棄目標會離你越來越近,努力的程度則決定著你到達目標的時間。理想,有的人用了一輩子的時間才實現(xiàn),有的人用了半生,而有的人卻倒在了路上。
少年,奔跑吧!
20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