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這算什么,朕也會化泥為石。
聽到李世民這么說,孔穎達連忙回答道:“微臣明白了,謝陛下解惑?!?p> “嗯,無妨,可還有要事么?”李世民問道。
“臣并無要事?!笨追f達滿肚子的疑惑。
什么是科學?
魏王從哪里學來的科學?
這怎么就變成了科學和儒學的教派之爭了?
“那便退下吧?!崩钍烂翊虬l(fā)到。
之所以告訴孔穎達科學,李世民覺得自己找到了更好的治理國家的科學。
沒辦法,科學···它實在是太香了?。?!
軍事上有炸藥和馬蹄鐵,政治上有內(nèi)閣制度,文化上有拼音字典,就連農(nóng)業(yè)都能一年兩熟。
朕感覺整個大唐的國運都在上漲。
“臣告退?!笨追f達只能帶著滿肚子的疑惑離去。
······
“阿彌陀佛,貧僧見過圣上。”圓測和法寶兩人雙手合十行禮道。
“見過大師?!崩钍烂顸c了點頭:“不知大師,今日前來所謂何事??”
圓測開門見山到:“貧僧是為了那《大乘佛法》之事前來。”
李世民眉頭一挑,便知道兩人想說什么,明知故問道:“哦?大師是遇到了什么難題么?”
圓測和尚行了個禮說到。
“出家人不打妄語,貧僧請教陛下,那牛尿真的能包治百病么?”
李世民擺了擺手道:“這只是用來教化蠻夷的權(quán)宜之計?!?p> 圓測和法寶頓時對視一眼,說不出話來。
騙人喝牛尿,您管這為教化蠻夷??
兩人愣住了,一時之間不知道如何回答。
“兩位大師?”
“上天有好生之德···陛下圣明仁德···怎能怎能做此等事?”
兩人連忙行禮想要勸諫。
而李世民不屑的冷哼了一聲說到。
“上天有好生之德,此話無錯。
但蠻夷怎能算是人,豬狗一般的東西也配朕的仁慈?”
“陛下息怒。”圓測見李世民發(fā)火,連忙跪下行禮道。
“今日,貧僧出門之時,那石佛流淚,佛祖顯靈。
正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陛下此舉佛祖都流淚了,還請陛下為天下佛徒思慮一番?!?p> 說著,一臉不畏死,慷慨就義的模樣。
“石佛流淚?還有這等事?”李世民皺了皺眉頭。
這種事情,他還是頭一次聽說。
不過這一次,李世民臉上露出了不屑的笑容。
“區(qū)區(qū)石佛流淚就是佛祖顯靈了?這有什么稀奇的???
朕還會化泥為石呢?。 ?p> 見識過科學的神奇之后,李世民覺得這石佛流淚太低級了。
所謂的石佛流淚指不定就是南風天,即將下雨,石佛滲水。
兩人聽完李世民說出這樣的話來。
便知道李世民已經(jīng)對佛祖之類的一點敬意都沒有了。
兩人面露苦色,沒想到石佛流淚都不能讓李世民改變主意。
這可怎么辦?
正當兩人不知所措之時,李世民端起一杯茶,抿了一口說到。
“天下佛教分南北,南能為頓宗,北秀為漸教。
你法相宗也不過是一支脈。
在朕給你們做,那便是你們的榮幸,你們不想寫,總有和尚愿意寫的?!?p> “這···”兩人聽完頓時心都涼了許多。
這話里的意思是直接想換人?
法相宗能夠長安擁有弘福寺。
這個地位,信徒,香火是多少和尚羨慕不已的事。
圓測根本舍不得這么大的家業(yè),可心中的警鐘想起四大皆空的經(jīng)文。
寫還是不寫?
他只猶豫了一秒,便知道四大皆空自己根本做不到。
沒有毅力成為那野和尚,苦行僧,更沒有資格擔任上千人的命運。
他深深的嘆了一口氣,雙手合十開口道。
“阿彌陀佛,罪過,罪過。
此等罪孽,便讓貧僧一人來承擔!”
“哼。”李世民搖搖頭,不屑的冷哼,擺了擺手,示意兩人出去。
心道真是一群口是心非的和尚。
嘴上說著罪孽,但是卻喊著罪孽自己一人承擔,當真是無恥至極。
還是科學好,這印刷術(shù)可大大的節(jié)約印刷一本書的時間和成本,報紙的成本將會更低。
科學可真太香??!青雀的計劃真不錯。
兩人默默的出了宮之后,這才敢開口交談。
“師兄,真的要這么做么?”法寶開口擔心的問道。
圓測反問道?!安贿@么做又該如何呢?”
“石佛流淚,佛祖顯靈,可以讓信徒在宮門口大聲念讀佛法,讓陛下感受佛光普照?!?p> 說著,法寶有些激動不已。
“我相信,總有一天陛下會回心轉(zhuǎn)意的。”
“若是陛下,一怒之下將你們斬殺了,你們該怎么辦呢?”
“我等為佛爭光,必定會早登極樂,面見佛祖,定能成為佛祖座下佛陀?!?p> 圓測搖了搖頭,反問道:“你這么做,那寺中的師兄弟怎么辦呢?”
“這?!狈▽毶笛哿耍@壓根沒想過,高昂的語氣漸弱道:“想來師兄弟們應該會與我一同上西天吧???”
“法相宗一千余眾和尚,就算是全部上了西天,那佛陀之位有一千個么?
別傻了,那道教便是前車之鑒。
這天下的和尚何其多,你不做有的是和尚做?!?p> “師兄為何變得如此功利?”法寶聽完大怒,質(zhì)問道。
圓測一臉淡然,轉(zhuǎn)身對著法寶說道。
“師弟若是覺得失望,那不如離開長安,去往天竺取一本真正的《大乘佛法》來吧?!?p> “定不會讓師兄失望!!”法寶倔強的回答道。
說完,法寶在圓測的目光之中轉(zhuǎn)身離去,頭也不會的直奔天竺而去。
圓測只是搖了搖頭,默默的回到了寺里,拿起毛筆便開始編寫《大乘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