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實際上,這種組合套曲,在大主題切換的過程中,也是可以鼓掌的。
但一般很少見。
許多欣賞古典音樂的人,是非常在意完整度的。
感受整部完整作品帶來的情緒起伏,故事內容是很重要的。
比如李少杰這次的節(jié)目《四季》。
四個段落春夏秋冬,最好還是整個欣賞下來,去感悟一整年的故事變化與場景。
但這夏的第三樂章帶來的震撼感實在是太過強烈。
...

武劍仙
裂開來,重新清理電腦忘了備份大綱,新書大綱原地毀滅。 還得重新寫,笑死。 還好之前光顧著摸魚來的,沒搞特別多的資料。 贊美摸魚。 ps,命運交響曲第一次就是在奧地利維也納劇院首演,指揮家就是貝多芬本人。 恩格斯說,“沒聽過這部壯麗的作品的話,那么你這一生可以說是什么作品也沒聽過。” 舒曼也曾經(jīng)說過,“只要世界上還有音樂存在,它就會世世代代傳下去?!? 世界上無數(shù)偉人名人,為此曲所傾倒。 幾乎可以說是人類藝術史上至高的詩篇,是靈魂的守望者。 縱使不懂任何音樂的人,也會被命運的篇章所震驚。 ------掐爆了命運的喉嚨。 這首曲子沒有標題,原本只叫第五交響曲。 命運這一名字,就是后人統(tǒng)一給起的。 因為只要聽了這個曲子,都會感受到,仿佛是在與命運抗爭。 歌單選入的是耳熟能詳?shù)牡谝粯氛?,以及與之相對的第四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