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懷有惡意的青年。
東陽國,王城城門外。
流云門的戰(zhàn)艦在東陽國上空盤旋,只要不是瞎子,都知道流云門有大人物來了。
不,應該說就算是瞎子,聽到其他人的驚呼聲、議論聲也,也知道流云門有大人物趕來。
作為東陽國的主宰,皇室自然第一時間便趕了出來,在王城城門處迎接。
不僅是東陽國國君,上一代的老國君,上上一代的老國君……基本只要沒有死,全都擺駕儀仗趕到了王城城門外,眼巴巴地看著天上的戰(zhàn)艦。
因為他們早就提前知道,這次來東陽國帶隊的長老正是他們王家先祖。
哪怕已經(jīng)幾百歲,也沒人愿意死。
可延壽的寶物又哪里那么容易得到?
東陽國的前幾代國君唯一能求助的也只有作為流云門二長老的先祖。
香火情分在那擺著,再鐵石心腸的人看到自己后代垂垂老矣,一副半截身子入土的模樣,也總會心軟。
至于說孝道、親情占幾成,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李陽等一行五名親傳弟子,在二長老的帶領下走下艦船,立即便看到一位身穿龍袍的威武中年后面跟著幾名同樣華貴衣裝卻泛著腐朽之氣的老人迎了上來。
“東陽王家后人,拜見先祖!”
等二長老走近,幾名老人呼啦啦齊齊跪下,東陽國國君也只能跟著跪下。
畢竟父親、爺爺、老太爺都跪了,他能站著嗎?
況且跪拜的人也是自己先祖,并沒有不妥之處。
李陽默然不語,靜靜地站在蘇少空身后。
他此時只感覺到一陣心酸,這就是修行的紅塵劫之一。
當你修為越來越好,壽元越來越長時,就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身邊之人一個一個逝去,甚至連兒子、孫子都成為一捧黃土。
突然,李陽感覺自己的一截衣袖被人抓住。
等他回頭,便看到宋玉竹這小子一臉復雜,神色難明地看著眼前這一幕。
二長老看上去也不年輕,但卻有些一頭黑發(fā),此時地上一群頭發(fā)花白,垂垂老矣的人向他跪拜稱“先祖”,這是一種對心靈極大的沖擊。
“好了,起來吧,都一把年紀了,還動不動就跪?!?p> 二長老內心也不好受,盡管回東陽國之前他就已經(jīng)對這一幕做好了心里預設,也知道自己不能逃避現(xiàn)實,但真面對這種局面時,他還是不免受到觸動。
隨著二長老話音落下,也不見任何法則和元氣的波動,卻立即有一股無形的力場作用在地上幾名老人身上,將他們脫起。
這便是萬象境后期的力量,已經(jīng)能夠憑借一言一行便影響到周圍的天地。
在同境界的對戰(zhàn)中,這種能力作用微乎其微。
可對于低境界的修士來說,他都不需要動手,一個念頭便能將其鎮(zhèn)殺。
隨后,一行人向王城內走去。
一行人都是大老爺們,住在皇宮中自然不太方便。
所幸,皇室已經(jīng)提前準備好了一座遠離鬧市的幽靜莊園。
行走在王城內,不提他們流云門親傳弟子的身份,就單單那幾名老人和東陽國國君,這就已經(jīng)讓他們一行人萬眾矚目。
陡然間,李陽動作一頓,猛然轉頭看去,一名青年頓時映入眼中。
似是沒想到李陽會突然回頭,那名青年轉身便想逃跑。
只是,他的速度又怎么可能與李陽相比。
青年剛剛轉身,李陽就已經(jīng)來到他身邊,將手搭在他的肩頭。
青年再也無法邁動一步。
“怎么了,師弟?!?p> 察覺到李陽突然離隊的蘇少空立即也選擇了停下,來到李陽身邊出聲問道。
李陽沒有回答,而是盯著青年,皺眉問道:“這位兄臺,你認識我嗎?”
蘇少空一頭霧水,李陽突然停下攔住一位路人,結果卻問人家認不認識自己,他完全不能理解。
不過蘇少空也沒有再開口,他感覺李陽沒那么神經(jīng)質。
“不,不認識?!?p> 青年緩緩轉過身,臉上露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回答道。
李陽點了點頭,但目光也變得銳利起來,說道:“我也不認識你,我生平更是第一次來東陽國,但既然不認識我,又為何心中對我抱有惡意?”
“師弟,他……”
蘇少空身形一動,封鎖了青年的所有退路,然后才看向李陽。
“師兄,我天生便有一種敏銳的直覺,感知不會出錯?!崩铌枒岩蛇@青年是導致東陽國孩童丟失幕后團伙的一員。
這時,發(fā)覺蘇少空與李陽離開隊伍,其他人也走了過來,包括二長老和東陽國幾代國君。
儀仗隊禁衛(wèi)軍很有眼色,立即疏散人群,將周圍包圍。
李陽沒有理會這些,從始至終目光都沒有離開青年。
雖然表面上青年只是個沒有任何修為的普通人,但李陽還怕他隱藏修為,或者是口中藏著毒藥自盡呢。
只有一直盯著,李陽才能及時做出應對。
“我,我只是認錯人了?!鼻嗄甓哙轮?,一臉恐懼地辯解道。
“認錯人?你難道認不清我們身上流云門弟子的服飾,還是說認不清這東陽國國君的儀仗隊和禁衛(wèi)軍?”
李陽面色平靜,但卻言語逼問道:“我們來到東陽國應該已經(jīng)路人皆知?!?p> “莫言自討苦吃,老實交代,不然我有理由認為你就是導致東陽國孩童丟失的匪賊之一?!?p> 李陽此話一出,禁衛(wèi)軍對此地的包圍更緊了,就連被疏散到包圍圈之外的人也高度關注了起來。
“師弟,先擒下他,帶回去再問吧。”蘇少空建議道。
“不用了,你們不是想知道嗎?我說!”
聽到蘇少空的話,青年頓時臉色一變,立即大喊道。
見狀,蘇少空也停下了準備出手的動作。
如果真與孩童丟失有關,帶回去費勁審問還會浪費時間,很有可能讓其他匪賊逃脫。
倒不如在此逼問出來后立即動身,或許還能連根拔起一條大魚。
很顯然,此時基本所有人都把青年當成了孩童丟失背后匪賊中的一員。
只是接下來青年的開口卻是讓所有人一愣,完全是跟眾人所想牛頭不對馬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