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走了?!编u原城在門外催促。
江宸與鄒原城離開旅館,來到幽霞山下。
抬頭仰望,直立的峭壁如一道長長的城墻,自東面天際而來,向西面天際而去。
幽霞山是一道連云霞都越不過去的天塹。
對于江津城來說,它就是保衛(wèi)城郭最好的哨塔和碉堡。
很久以前,來自西南的大群魂靈獸,曾經(jīng)與江津城發(fā)生大規(guī)模戰(zhàn)斗,但它們永遠止步于此,再也無法北進一步。
江津城的百萬民眾才能夠安享太平,不受兇獸之苦。
仙隱門就坐落于這座山脈,成為江津城百姓的守護神。
后來仙隱門掌門力主改革,與江津城城主,也就是江家家主一起開辦學堂、研究院,擴大修士招生范圍,培養(yǎng)出一大批年輕而又富有才干之士,南御兇獸,北拒蠻敵,讓江津城這個原本的邊陲小鎮(zhèn),在這個波詭云譎的世界中逆流而上,發(fā)展壯大,成為今天的北方第一大城。
仙隱門與每一個學堂的學生都有割不斷的血脈聯(lián)系,不僅輸出全部師資力量,也邀請優(yōu)秀的畢業(yè)生上山研學。
但仙隱門內(nèi)部仍舊保留傳統(tǒng)的師帶徒體系,掌門在內(nèi)的幾位耆老都收受徒弟,不定期去江津城學堂與學子們相互切磋交流。
掌門雖然名動天下,卻深居簡出,長期閉關修煉。
江宸對這一趟仙隱門之行充滿好奇,對那位掌門尤其如此,聽說他也是江家子弟,多年前走上修行之路,一路披荊斬棘,至今已經(jīng)是兩河流域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中長老級人物,卻甘愿隱居幽霞山,守護江津城,開創(chuàng)第七十二福地仙隱門。
上山的路很不好走,只有少數(shù)是磚石鋪就的臺階,大多數(shù)都是棧道。
在峭壁上人工開鑿圓孔,插入木棒,上面鋪一塊木板,就成了可以通行的道路。
有些棧道拉起護欄,木板與木板之間捆扎結實,但也有些棧道好像臨時砍了一棵松樹,片成木片,隨便一搭就完事了。
放眼望去,幽霞山脈中大多數(shù)峭壁上,蜿蜒曲折如同爬山虎一樣,爬滿的都是這種棧道。
“誰會跑來深山修棧道?”江宸大惑不解。
鄒原城笑而不語,手指點著對面山壁上的一處。
那條棧道上正有一個人影飛快掠過,肩扛松木板,手提一大捆麻繩,在狹窄沒有護欄的棧道上如履平地,遇到轉(zhuǎn)彎處,即便沒有護欄也不稍作減速,呼一下就拐過去,看得人心驚膽戰(zhàn)。
雖然隔一個山谷,但江宸看得出來,那人不是普通的修路工。
“仙隱門的人?”江宸奇怪,仙隱門這是準備打造一個5A景區(qū)并對外開放嗎?
二人一邊說著,一邊踏上了一條峭壁棧道,沒走多遠,江宸發(fā)現(xiàn)兩邊石壁出現(xiàn)多處劃痕。
橫七豎八,看起來雜亂不堪,像是有人用刀劈斧砍的痕跡。
再仔細看看,不是刀斧,而是劍。
環(huán)顧山谷,原來所有峭壁幾乎都有分布。
這些劃痕是不同的人,不同的劍,不同的時期,在崖璧上留下的。
“幽霞山的摩崖劍刻,可是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中的一大勝景。你能從里面看出什么?”鄒原城意味深長地看著江宸。
武道課也學過劍法,江宸對此略知一二。
他不急于回答,而是邊走邊看,用心比較分析,最后總結出特點?!岸嘧??!?p> 有些劍痕明顯出自同一把劍,同一個人,但劍招也有很多變化。更不用說不同的人,不同的劍。而且有的劍招,起頭、承接、收止都一樣,說明是同一招,但在不同的時期,還是會有細微變化。
他回顧來時的路,從見到第一道劃痕開始到現(xiàn)在,大約翻過了兩座山頭,爬過五片峭壁,踏過的棧道少說幾百米,見過的劍痕不下千道,但沒有一道是完全相同的。
山谷對面棧道上的人剛剛修葺完一段棧道,稍稍休息一會兒,隨后投入對摩崖劍刻的學習之中。
看得出來,那是一個年輕人,衣著非常樸素,但整齊干凈,臉上的胡茬也修剪得很好。
他所面對的那片石壁,劍痕比較集中,看得出來他已經(jīng)在此學習了很久。
年輕人也向江宸投來一瞥,認出了他身邊的鄒原城,立即站直身體,遠遠行禮?!班u師叔!”
鄒原城認了一會兒,沒認出來,但從這一句“鄒師叔”不難推測?!澳闶钦崎T師兄的徒弟?”
“是。弟子韓浩松,見過鄒師叔。師叔很久沒回來,大概認不出我。”
鄒原城朝他點頭示意,指了指他身后的棧道,上下彎折,呈之字形懸掛在峭壁上,看去密密一片,工程量著實不小?!斑@都是你修的?”
“是。弟子手腳太笨,用了半個月才修好。”
他每天凌晨三點起床,在峭壁下的樹林中砍伐木材,背上山到達棧道盡頭,懸空鑿孔,插棒鋪板,一直忙活到上午八九點。
隨后開始一天的修習功課,參悟摩崖劍刻,直到月上柳梢。
回去后簡單睡幾個小時,重又進山坎木,一日復一日。
這樣的日子并非只有半個月,因為其他懸崖峭壁上也有他修的棧道。
數(shù)不清修了多少,只知道七歲進入仙隱門,十二歲拜掌門為師,學習劍法,從那時候起,他就開始了一邊修棧道一邊學習摩崖劍刻的日子,至今已有九年。
所有仙隱門中的弟子,以他最為刻苦勤勉。鄒原城一見也是非常喜愛,暗暗感嘆仙隱門中也是代有人才出。
“那么這片摩崖上的劍刻,你都學會了嗎?”
“嗯,八九不離十。弟子準備下月修東南面那片摩崖的棧道?!?p> 韓浩松指了指尚屬于空白的一片石壁。
江宸忽然笑起來,笑聲在山谷中來回彈跳,顯得頗為張揚。
“韓兄今年貴庚?打算在這山中學幾年?”
江宸的話雖然直接,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幽霞山脈莽莽蒼蒼,山頭數(shù)十座,要把這些劍招都學會,少說也要幾十年,也許會上百年,如果境界沒有達到一定層次,韓浩松到那時可能已經(jīng)黃土埋脖根了。
韓浩松目光有些冷淡,瞥一眼江宸,壓制自己的火氣,仍舊彬彬有禮道?!安徽摱嗌倌辏匀胗南忌?,我發(fā)誓要學會空隱劍法,否則絕不出山?!?p> 摩崖劍刻上的劍招雖然繁復無比,變化多端,但都是出自空隱劍法,是仙隱門鎮(zhèn)山之寶,由掌門江既明開創(chuàng)。
其實掌門開創(chuàng)劍法的時候只有八十一式,但經(jīng)過多年補充添加,以及其他門中耆老的研究延伸,現(xiàn)在劍招已經(jīng)多達上萬,而且還在不斷增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