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回唐

第5章 洛陽、上元、夜(一)

回唐 召白 3212 2013-06-03 23:43:29

  過了元日,接下來最重要的日子就是上元節(jié),正月十五夜,上元燃燈節(jié)。

  其實唐時并沒有把上元節(jié)做為官方正式的節(jié)日,但是民間卻是當做最重要的一個節(jié)日來慶祝的,因為是剛過新年,做為春節(jié)的延續(xù),上元夜依舊是最為熱鬧的一個日子。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官方也把上元節(jié)當做約定俗成的節(jié)日。在正月十五前后三天規(guī)定取消宵禁,從而成為人們展示盛世活力的最好舞臺。

  每年的上元夜官方都會組織大型的活動,包括點燈,或者叫做“燃燈”——這是佛教的說法,雜技、舞蹈、武術、舞馬等盛極一時的表演都會粉墨登場。

  開元二十三年的上元夜,玄宗皇帝已經(jīng)命人在皇城的端門前面開辟了很大的一塊場地,周圍是將近萬步的戲場,專門組織來自全國各地或者說是天下各地的藝人登臺表演,顯示皇族與民同樂的胸懷。

  一般這時候玄宗皇帝都會露面與臣民同樂,但是為了安全的考慮,并不會真正地讓玄宗皇帝走到民眾中間來,因此絕大多數(shù)洛陽的民眾是沒有機會見到圣人容貌的。

  然而,上元夜的端門依舊真正是當晚整個洛陽城最熱鬧繁華的所在。

  其實在洛陽城的各處,都有不同的晚宴或者聚會之類的活動在上演,親朋好友、生意伙伴、官員商賈都聚在一起,為了不同的目的走到一起來。有詩會,有舞會、有酒會,各種各樣,幾乎整座城市的市民都出門去逛集市,看舞龍、舞獅、猜燈謎,顯得十分熱鬧。

  夕陽才剛剛落下去,各地的表演已經(jīng)開始,熱鬧的氣氛開始渲染出來。上元夜最重要的活動——賞燈已經(jīng)開始,各個坊中乃至洛陽城中的主干街道上都已經(jīng)掛出了各式各樣的燈籠,樣式新穎,花樣翻新,一個比一個精致完美。

  每年這時候都有好事者會評定各處各家的燈籠,名次就會在次日出來,流傳于城市各處,對于奪得魁首的那家,這絕對是無比驕傲的事情,走出去都會考:

  “某家的花燈可是奪得過洛陽的魁首的,這可是天下第一等的美譽?!?p>  晚宴開始的早,李家上上下下從老太太到家人、丫鬟、仆人等幾乎百十人口,規(guī)模巨大,在上元節(jié)的晚上是十分熱鬧的。其實全家坐在一起能感覺出一種親切的熟悉的氛圍,也許這就為幸福。

  外面的院子中有人忙碌著,有孩子在院中奔跑,挑著燈籠來回打鬧。有的人手中的燈籠在打鬧中“轟”的著了起來,邊上的大人緊忙把孩子拉到一邊,還沒等孩子哭起來就替他換了一個新的。

  上元節(jié)的前幾天李府上下也制作了不少的燈籠,上元夜前都掛了起來,從大門直到后院,整個府上燈火通明。

  但是好看的依舊在熱鬧的街上。各式各樣的燈籠怕是不下萬種,這上元夜的燈籠點綴著整個洛陽城,燈火點點,光怪陸離。

  洛陽的今夜是一個不眠夜。

  李府早早的吃了家宴,就準備全家出門。老太太年紀大了,困的早,熱熱鬧鬧的家宴過后,囑咐其他人出去時要小心,同時問了有哪些仆人跟著一起,以確保安全。老太太最關心的還是李清,反復叮囑花解語看好李清,須臾不得離開她的視線,同時有兩個小丫鬟和幾個仆人跟著。最后花解語再三保證了,老太太才放下心來。

  李仁濟有宴會要參加,帶著仆人早早的出去了。李瑞在劉氏的示意下雙雙出去看了花燈,沒有能帶李瑞一起出去。老太太讓人套了馬車送到門口,解語把李清包裹的嚴嚴實實,在車上鋪了厚厚的被褥,抱了李清上了馬車,回頭跟老太太說道:

  “老太太請放心,我?guī)±删ザ碎T前看看,玩上一會兒就回。”

  “早去早回,清兒晚上睡的早,在他困之前就回來?!崩咸?。

  “是?!苯庹Z答道,其他的丫鬟仆人也應下了。兩個小丫鬟同解語、李清同坐在車廂里,兩個仆人趕著馬車出了李家。

  這時候的修文坊同樣到處是燈籠高掛,燈火通明。道路上花燈如織,連綿開來猶如浩蕩不滅的流火。因為取消了宵禁,平日里晚間絕跡的小商小販都出來了,高聲叫賣、呼聲攬客,期間還有流動的人群,來回表演的隊伍,敲鑼打鼓,熱鬧非常。

  上元夜逛街的一個大的節(jié)目就是猜燈謎,很多的燈籠上都寫著不同的燈謎,街上來來往往的人群會三五人聚在一起研究這個謎面的謎底是什么,另外的謎面又是什么答案。有些燈謎是有獎賞的,答對了就把獎賞拿走,頗能引起游人的興趣。

  出修文坊右拐直去端門還有不近的路,但是在百米寬的主干大街上滿是人群,有專門的大戶人家搭的燈棚,懸掛著五彩紛呈的燈籠,上面布滿了或易或難的燈謎供人去猜,燈棚下面有專門的人在照顧著,里面的燭火快要燃盡的時候就及時換上。

  或許還有不錯的獎賞,或是實物或是銅錢,有些有錢的人家甚至于懸賞巨款讓人猜燈謎,當然,在主家看來燈謎是很有難度的,說不定在略暗的燈棚下面還有蒙著面紗的女子在暗中觀察,看是否有才高八斗的書生駐留,解了燈謎,停下來腳私聊,成就一段或美滿或冤孽的因緣。

  開元二十三年的上元夜不只是洛陽城中的人們在歡度,同時還有很多外來的客商,當然還有很多懷才的書生在。有些是常住洛陽城的,為了是新年過后的科考。這時候難得有休閑的時刻,三五友人約了出來逛街,其實還是為了顯示一下自己的文采,停留在很多的燈棚前面去解那些大大小小的燈謎,有的有感而發(fā),興趣所致,說不定偶拾佳句,換來恭喜慶賀的喝彩聲。

  花解語讓馬車在快要到天津橋的時候停了下來。其實這時候的天津橋旁已經(jīng)沒有馬車通行的道路了,到處都是人,天津橋頭,人流如織。解語吩咐仆人把馬車找個地方安置,留下人來看管著,隨后帶了李清和兩個小丫鬟一起走去天津橋上。

  這時候的李清那里還會有半點困意,眼下正是觀察盛世大唐洛陽的最好時期,每看到一樣事物李清都會在腦中想著書籍上記錄是什么樣的,與現(xiàn)實又有什么差別,有時候會恍然大悟般解開自己以前的很多迷惑,直到花解語連續(xù)叫了他幾次才回過神來。

  真是有職業(yè)病了,呵呵,李清心里在笑自己。

  眼前的花解語眼中有些許的疑惑,或者是驚慌,畢竟怕李清出什么事情,剛才見到李清有些出神,還以為李清又想起了被拐的事情。其實現(xiàn)在的解語也不過是十五六歲的年紀,在后世還是無憂無慮的初中或者是高中生,雖然跟著老太太學了不少的東西,性子也很是穩(wěn)重,但是畢竟還是怕李清再出什么事情。李清看著解語的眼神,還是明白她心里的擔憂,后世的眼光能清楚的了解解語的擔心,寬慰道:

  “哈哈,沒什么,一時出神了。”說完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語氣好像太像大人了些,于是連忙堆出純真的笑容道:

  “解語姐,帶我去猜燈謎吧。”

  燈謎到處都有。李清和花解語在燈籠的海洋中閑逛,解語牽著李清的手沿大街慢慢逛著,看到好看的燈籠便駐足,挑一些簡單的燈謎讓李清來猜。其實也如剛才般,花解語本想抱著李清的,被李清堅決地拒絕了。畢竟是五六歲的小孩子,所有人還是自然的把他當做孩子來看。

  真是沒有難度,李清心里暗道,有些很難的燈謎李清也是能猜出來的,但是還是不要顯的太過妖孽了吧?;ń庹Z同樣也在留意燈謎,有時停下來看看燈籠上燈謎暗自心里盤算半天,猜不出也不動聲色,猜出來了臉上便是燦爛的笑,只是沒有說出來。李清笑著在一旁觀察。

  同時跟著的兩個小丫鬟早就被迷了眼,指指點點地看著兩邊的表演或者是花燈,偶爾也猜個燈謎。至于李清這種難度的燈謎自然是不好意思猜的,有難度的又往往猜不出來,一晚上好像也沒有猜出幾個來。

  這期間,有的時候花解語看到一些懸賞中有小孩子玩的玩具,就故意的讓李清去猜:“小郎君,你看這個井字的燈謎你要不要猜猜看?”

  語氣是頗為輕柔的,但是你直接把答案都說出來的燈謎猜起來又有什么意思,李清暗中汗了一把,依舊配合著想了一想后把答案說出來,于是得到懸賞的玩具?;ń庹Z拿過玩具塞到李清手中任他玩耍,還饒有興趣地抓著李清的手來回晃動幾下。

  一路邊走邊停。

  花解語邊走邊說著話:“小郎君以前就很愛看燈火的,記得去年的時候為一盞燈籠不小心燒掉了還傷心很久呢。”其實李清是完全沒有印象的,只好點頭附和著。

  李清并沒有在天津橋上多待,這時候的天津橋上絕對是人潮涌動,熙熙攘攘。掛在天空的一輪明月干凈而透明,但是在滿洛陽的燈光夜火下顯得有點暗了些。待到臨近天亮的時候,熱鬧褪去,燈火暗下來,凌晨的月光才能展示出“天津曉月”的美來。

  下了天津橋,走到皇城的一面,李清往前走著,花解語后退著說著話,小丫鬟們在李清后面跟著,蹦蹦跳跳玩鬧著。

  “攔住他,不要讓他跑了?!?p>  喊叫聲陡然響起,接著人群騷動了起來,一個巨大的影子奔了過來,直沖向了花解語。

  

召白

有點晚,今天感覺不是很順,沒有完全寫出我心中所要表達的,容后再改。   依舊求各種收藏、推薦。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