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中有一詞,名為“積土成山”。
我從未見過山的誕生,卻見過太多山的消亡。
“轟隆隆”的砂石車從身旁開過,塵土飛揚(yáng),即使隔著口罩也感覺口鼻一陣瘙癢。
接連幾個(gè)噴嚏,我抱怨著猜測(cè):“不曉得哪里又在修路,倒是這個(gè)車這么跑,現(xiàn)在走的路怕是又要修了?!?p> 就這么一句話的時(shí)間,又是三四輛大車開過去,兩車道的水泥路一車便占了三分之二。
我避到路旁等車開過去,才又重新上路。
約摸走了十分鐘,我忽地頓住。
我知曉那車是開往何處了。
一山中開,其間一條兩車道的新路。
我們這兒的土是紅巖土,新碾平的路,被挖開的山,鮮紅一片。
兩半山隔著血紅的路相望,刀削斧砍般筆直的切口處,亦是紅猩猩的土。
我沒有多看。
我花一個(gè)小時(shí)走回了家,卻站在院壩中失神。
我家的對(duì)面曾有座山,我的童年跟它緊密相關(guān)。
現(xiàn)在只有猩紅的土,以及猩紅的土上灰白的路。
“這哈路修好了,你們回來就方便多了哦!車可以直接開到院子里頭!”
爺爺顯然很高興,“說的到時(shí)候還要栽花栽樹修路燈,那要是修好了就漂亮了哦!”
爺爺說起這些的時(shí)候,衰老的臉上都在放光。
那是對(duì)幸福的向往。
我也笑:“是啊,方便多了?!?p> 回去的路上,我走了一條新的路,是剛修的路,近了不少,我第一次走。
路很長,灰白色,還沒完工,從兩半山中鉆入又鉆出。
回來的路上我看見過這條路,灰白的石子路下是猩紅的土,是挖開的山的土。
我不是頭一回見兩半山,不久以后,這些猩紅的土?xí)u漸泛白,失去鮮紅的色彩,最后為野草或水泥所覆蓋。
山還是山,又不像山,更像《說文》小篆所畫的山。
山二分,峰列兩旁,中行人。
然,小篆“山”中的“人”,也不過是今人之“人”。